習近平「正在聚斂權力,以維持中共的最高權威」,《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政治:復興,改革還是後退》(Chinese Politics in the Era of Xi Jinping: Renaissance, Reform or Retrogression?)的作者林和立(Willy Wo-Lap Lam)說。習近平「認為蘇聯解體的一個原因是黨失去了對軍隊和經濟的控制」。不過,習近平似乎更關注蘇聯是如何解體的,而不是美國是如何成功的,這可不好。他的打壓行動不光針對腐敗——許多官員因此不敢做大的決定,還針對哪怕是最溫和的異見。大學里使用的外國教科書在被審查,中國主要網站的博客和搜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管控。使用谷歌或在線閱讀西方的報紙更是想都別想。
正如創造了「新興市場」一詞的投資家安托萬·范阿格塔米爾(Antoine van Agtmael)對我說的:中國正在讓在國內創新變得越發困難,而與此同時,中國不斷上升的勞動成本,和美國不斷增長的創新能力,正在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把下一個工廠建在美國,而不是中國。美國價格低廉的能源加上更靈活、開放的創新——大學與創業公司分享頭腦的力量,產生新的發現;製造商正在使用新一代的機器人和3D印表機,它們可以允許更多生產在本地進行;新產品結合了無線感應器和新材料,從而比以往更加智能和高效——正在讓美國成為范阿格塔米爾口中的 「下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