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法遏制中國 3個支點撼動美軍和美元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4-17 1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多維新聞/日期: 2015-04-16
  二戰結束后,一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聯盟」應運而生,主導著整個世界。冷戰的結束和前蘇聯的解體,被視為是這一「統治聯盟」的最後勝利,所塑造的「國際秩序」也幾乎成了一個「歷史終結」的模式。

  但今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再次來到顛覆性重組的階段。守成大國內部已出現危機,在這種時候作為守城大國必須遏制住崛起的新興大國,才能將挑戰者踩在腳下,自身才是安全的,危機才能最終解除。基於此,在美國看來必須遏制住中國的發展,必須將中國扼殺在崛起的搖籃里,才能保住美國的霸權。於是,人們看到,支撐美國霸權的兩大因素——美軍和美元無時無刻不揮動著左勾拳和右勾拳。

  在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大背景下,中日釣魚島之爭,中菲黃岩島、仁愛礁之爭,中越南海海洋權益之爭的背後,美國無處不在,試圖通過「代理人遏制」阻斷中國發展。特別在次貸金融危機后,奧巴馬政府絞盡腦汁施壓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提高關稅壁壘,給中國從海外獲得資源及併購外企設置重重障礙……

  但這些小打小鬧的動作,已很難從根本上撼動身量日漸壯大的中國。以4月15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確認為時間節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已經成為二戰以來第一個美國的主要西方盟友都已加入、美國自己卻被關在門外的國際金融機構。也就是說,亞投行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美國主導的西方金融霸權體系發生裂變。原本亞投行只是作為一個地區性銀行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但是現在包括南非、伊朗、以色列、巴西、英法德等57國的亞投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銀行,一次歷史性的大轉彎已經悄然發生。

  美國遏制中國的「眼鏡蛇效應」已經產生。(「眼鏡蛇效應」一詞來自殖民時期印度的逸聞:英國政府計劃要減少眼鏡蛇的數量,因而頒布法令說每打死一條眼鏡蛇都可以領取賞金。然而印度人為了賞金反而開始養殖眼鏡蛇。當英國政府意識到這種情況而取消賞金后,養殖蛇的人把蛇都放了;放出去的蛇繼而大量繁殖,結果眼鏡蛇種群數量反而上升。現今該術語用於形容政治和經濟政策下錯誤的刺激機制。)

  今天,很多來自西方的聲音認為,「中國的布雷頓森林時刻已經到來」。這是西方意識形態的話語,必須要避免這種簡單的類比。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是按照美國利益制定的原則。有維護美國霸權的意味。而亞投行是一個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是充分展現本區域各國合作意願、適應本地區各國發展需要並有助於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的多邊開發銀行。中國並不試圖控制亞投行是最好的證明。

  一方面,中國對亞投行有控制的能力,但沒有控制的意願:中國並不尋求一票否決權。因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反對美國在世界銀行擁有否決權,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一方面,中國是亞投行的發起國與關鍵力量:中國推崇協商一致,即「有事好商量」,盡量以達成一致的方式決策,而不是靠投票權來決定。或許,我們應該認為,中國的確並非執意要改變現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只是在嘗試建立一個與自身國際經濟地位更為匹配的新機制。


  種種跡象證明,中國正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努力發揮與其塊頭和實力相稱的領導作用。為此,正形成三大支點:

  一是文化支點。除博鰲論壇外,通過諸如中非合作論壇、中國阿盟合作論壇、中拉共體合作論壇等積極而廣泛的交流,中國的主張正得到更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金融支點。由中國倡議建立的國際金融組織已經有: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絲路基金、中國中東歐開發基金等。正在積極推進的還有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這些金融機構與「一帶一路」結合,成為地區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

  三是安全支點。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10+3峰會等,都採取安全與經濟雙輪驅動。此外,作為亞信會議主席,中國將亞信作為推動亞洲安全合作的重要平台,予以支持。中國正在通過這些機構,在捍衛地區安全穩定方面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這三個支點,所支撐的正是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所提出的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的新安全理念之路。這和美國的安全觀大相徑庭,美國憑藉美軍、美元走的是結盟、遏制與威懾之路。

  今天這三個支點正在悄然撼動美軍、美元所支撐的歷史舞台。美國的大國發展戰略逆人類歷史潮流。美國現在依然固化在冷戰思維當中,他們走的路線不是平等合作的發展路線,而是試圖不斷製造一些地區混亂,通過這些來獲得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從而自己漁翁得利。這種思路不過是現代社會下的一種殖民模式,這顯然是不合世界潮流的,也不是各國喜聞樂見的。過去,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沒有選擇,如今有了新的選擇,大家自然都想從善如流。 (陸蓮 撰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