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永遠的四鳳"去世 老年還能惟妙惟肖扮少女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5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永遠的四鳳"去世 老年還能惟妙惟肖扮少女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胡宗溫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表演藝術家胡宗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5年4月13日19時41分於北京逝世,享年92歲。作為北京人藝的元老,胡宗溫在人藝的舞台上塑造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角色,如《雷雨》中的四鳳、《駱駝祥子》中的虎妞、《茶館》中的康順子等。她一生曾兩次扮演四鳳,因為表演惟妙惟肖、角色太深入人心,胡宗溫也被譽為「永遠的四鳳」。

  據了解,胡宗溫在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裡一直重病在身,因尿毒症血液透析多年,與疾病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但她始終心繫話劇藝術,心繫舞台,心繫北京人藝。晚年,她多次帶病參加劇院的活動,輔導青年演員。在2012年北京人藝六十年院慶前夕,她在重病中還堅持來到劇場,為了最後一次看一看首都劇場以及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舞台。

  胡宗溫1922年出生於湖北漢口,1937年抗戰爆發后,年僅十幾歲的胡宗溫參加了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抗敵演劇隊,隨隊在太行、呂梁山區堅持抗日宣傳活動。她參演了《打鬼子去》《老三》《一心堂》等劇目,並在《國家至上》《家》中飾演了重要角色,在前線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938年,她在戰火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後,胡宗溫在北平參演了大量劇目,塑造了《麗人行》中的李新群、《孔雀膽》中的阿蓋公主、《大雷雨》中的卡彭諾娃、《北京人》中的袁園、《夜店》中的賽觀音等角色。

  北平和平解放后,胡宗溫被分配到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並於1952年隨團併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繼續擔任演員,這開啟了她藝術事業的新高峰。

  北京人藝建院之初,她在人藝開門「四小戲」之一的《趙小蘭》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趙小蘭。此後,她參與了北京人藝上演的眾多中外名劇,其中《龍鬚溝》的程娘子、《雷雨》中的四鳳、《茶館》中的康順子、《丹心譜》中的吳愫心、《駱駝祥子》中的虎妞等形象,令觀眾印象尤為深刻。

  



  《雷雨》飾四鳳

  與此同時,這位從抗敵演劇隊走出的戰時藝術家,不僅在人藝舞台上塑造了諸多經典藝術形象,1950年她在電影《劉胡蘭》中演繹的「劉胡蘭」,也成為一代人的紅色記憶。

  胡宗溫曾兩次在《雷雨》中扮演四鳳,在這個劇中,她將自己對母親的感情融入「四風」這個角色,刻畫出人物細膩的內心世界,讓觀眾印象深刻。從1954年北京人藝首次上演《雷雨》到「文革」后再次復排該劇,雖然經過了二十餘年,但當五十多歲的胡宗溫再次登台飾演四鳳這個妙齡少女時,其對角色的詮釋卻超越了年齡,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被譽為「活四鳳」。

  在《丹心譜》中,胡宗溫飾演的吳愫心有一段獨白戲,至今令人記憶猶新。在舞台上,她接到了周總理的電話,以「隔空對話」的方式,讓周總理這樣一個沒有出現在舞台上的角色形象,也藉由這一段表演豐滿起來。

  在1980年復排的《駱駝祥子》中,胡宗溫與李婉芬共同擔綱演出虎妞這一角色,並在同一角色的塑造上展示出了獨特的一面,不同於李婉芬版虎妞的潑辣利落,胡宗溫版虎妞則充滿了女人味兒,很有特色,兩種塑造都使人信服。

  



  《駱駝祥子》飾虎妞

  在《茶館》中,胡宗溫出演了被賣給太監做老婆的康順子,成功塑造出一個在光怪陸離的舊社會掙扎生存的婦女形象。目前我們看到的電影版《茶館》中的康順子,也是她出演的。1976年,已經年過五旬的胡宗溫挑戰《茶館》中只有15歲的「康順子」一角,將這個幾乎沒有台詞的小人物表現得絲絲入扣。1980年,胡宗溫因演繹這一角色,隨《茶館》劇組赴歐洲演出,成為走出國門的第一部話劇的創造者和見證者。在1992版《茶館》中,七十歲高齡的胡宗溫最後一次飾演康順子,這部戲也成為她的告別演出。

  



  《茶館》飾康順子

  胡宗溫的表演自然含蓄,寓於激情,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造型富有音樂感。她50多年的戲劇生涯足跡遍及國內外。2007年中國話劇誕生百年之際,胡宗溫榮獲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胡宗溫生前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市政協常委。

  在獲悉胡宗溫去世后,與胡宗溫同為「人藝黃金一代」的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說,「原來她的身體在我們這輩人里是最好的,我還曾經跟她開玩笑說以後我們的悼詞都得你來念。」他回憶說,「2012年人藝甲子院慶之際,我和朱琳、鄭榕、朱旭等出演最後一場《甲子園》時,胡宗溫還給我打了個電話,她說自己又高興又難過,『你們都能上台,但我不行了』,我當時聽了心裡很難受。」

  而作為人藝演員的濮存昕,在聽到胡宗溫去世的消息后說:「這是人藝舞台上把『平民姑娘』『勞動人家女兒』形象演得最到位的第一人」。楊立新則回憶起自己剛進劇院的時候和胡老師同台演戲的場景,「1986年《茶館》劇組裡跟她同台過,胡老師演康順子,我在第一幕里演一個賣耳挖勺的老頭,在第三幕里演一個唱京戲的。胡宗溫老師是一個特別開朗的人,她雖然已經是大藝術家了,52歲了,但我們都跟她很好,對她一點也不陌生。」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KTpYxs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