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畢福劍為什麼要罵毛澤東?或與其父遭遇有關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1 0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畢福劍為什麼要罵毛澤東?或與其父遭遇有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畢姥爺攤上大事相關資訊總匯
  一場突如其來的「文革」風暴擊碎了少年畢福劍的體育冠軍夢,老中醫出身的父親一夜之間成了右派,舉家從大連流放到遼寧金縣大孤山公社王家村勞動改造。一切宛若在夢中,畢福劍在遼寧青年隊僅受訓了一個多星期,就面對夢斷賽場的打擊;父子相見抱頭痛哭,父親喚著他的小名:「小海蠣子,是爹害了你呀!」畢福劍看著父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根本沒有搞明白思想上進的父親為什麼能跟政治叫板,栽了這麼大的跟頭。畢家有兄弟四個,父親按「立憲建國」給孩子們取了很革命的名字,排行老三的畢福劍,原名畢福建,是上了高中后才自己作主在一位漂亮的女同學的建議下改成畢福劍的。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文娛衚衕」,原題為《畢福劍的父親曾經錯劃為右派》。

  



  畢福劍

  寫在前面的話:博主曾經採訪過畢福劍,也寫過他的專訪。大家看完文章后就明白他為什麼要罵毛主席?

  夢斷賽場

  畢福劍和王軍霞是同鄉,沒有奧運會冠軍王軍霞的時候,畢福劍就是大連市男子1500米亞軍得主,那時他的最好成績是4分16秒2,遼寧青年隊將這棵田徑好苗子招入旗下栽培。誰知天有不測之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文革」風暴擊碎了少年畢福劍的體育冠軍夢,老中醫出身的父親一夜之間成了右派,舉家從大連流放到遼寧金縣大孤山公社王家村勞動改造。一切宛若在夢中,畢福劍在遼寧青年隊僅受訓了一個多星期,就面對夢斷賽場的打擊;父子相見抱頭痛哭,父親喚著他的小名:「小海蠣子,是爹害了你呀!」畢福劍看著父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根本沒有搞明白思想上進的父親為什麼能跟政治叫板,栽了這麼大的跟頭。畢家有兄弟四個,父親按「立憲建國」給孩子們取了很革命的名字,排行老三的畢福劍,原名畢福建,是上了高中后才自己作主在一位漂亮的女同學的建議下改成畢福劍的。

  也許是天性使然,好動的畢福劍沒有吃上體育這碗飯,卻在文藝上露了頭,拉二胡、吹笛子、唱樣板戲、說山東快書、跳東北大秧歌,樣樣都能比劃兩下,一不留神成了村子里的「開心果」。1978年初春的季節,剛剛高中畢業在遼寧金縣太平公社唐房青年點插隊的畢福劍,正和鄉親們在熱熱鬧鬧的組織文藝晚會,他擔任主持人,又獨唱,又說山東快書,一下子被接兵部隊的首長發現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首長說這個青年我們要了。其時畢福劍的父親剛剛摘掉「右派」的帽子,安置在縣結核病醫院任書記。首長徵求畢福劍的意見,畢福劍說:「當然願意了,我做夢都想當解放軍!」大隊書記聽說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的頂樑柱要被挖走,百般阻撓,找到公社,公社又找到縣武裝部,最後是縣委書記、武裝部第一政委發話:「服從大局,克服困難,讓他去部隊吧!」

  志在軍營

  畢福劍所在的部隊是第一海洋船調查大隊,駐地在青島。當兵后的畢福劍並沒有因為有文藝特長而當文藝兵,他分在艦艇上當了一名操舵手。有一天,上級通知有首長來視察工作,艇長開會布置任務對畢福劍說:「畢福劍,你負責布置俱樂部!」小時候在父親高壓下學過一段時間書法的畢福劍,到部隊后第一次覺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連開了幾個夜車,將俱樂部布置得煥然一新。那天首長來視察時,對俱樂部的裝飾讚賞有加,當首長得知這裡的一切出自於一位新兵之手時,立馬要見見畢福劍。首長說:「小同志,很有才華嘛!」畢福劍一連幾天都像吃了蜂蜜一樣美滋滋的。大約是當兵半年後的一天,政治處派他到濟南軍區文化站學習放電影。後來畢福劍得知是那位視察的首長,調到北海艦隊工作后,有心想挖走畢福劍,調查大隊領導說既然畢福劍是我們的人才,肥水還是流在自家的田地里吧。學成歸來的畢福劍分配在電影組工作,這讓他如虎添翼,渾身有著使不完的勁。電影組的放映員其實就是一個單位的門面兵,迎來送往,布置會場,沒有兩把刷子休想在電影組混下去。大概與生活的經歷有關,從小就受人歧視,在農村吃了不少苦頭的畢福劍,格外勤奮和鑽研。他拜新聞幹事為師,學習寫作和攝影;他拜文化幹事為師學習文藝表演;他拜俱樂部幹事為師學習舞台設計和美工知識。

  記得有一回,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到大連講學,畢福劍也報名去了講習班,有天下課,他一直跟隨高老去了下榻的賓館,進了屋就給高老跪下,要拜老人為師。其時,高老年事已高,曾經在媒體上公開表示不再收弟子了。畢福劍沒有因此心恢意冷:「只要您能教我,我不要名份!」高老被這個年輕人的好學精神深深打動了,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這一老一少,一直交流到深夜,高老看了畢福劍的表演后,指出了他很多不足,尤其是要他在創作上多下功夫。高老說,一位出色的山東快書演員不僅要會表演,更重要的是善於觀察生活,了解生活,反映生活,只有對生活滿腔熱情才能創作和表演出藝術精品。真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畢福劍牢記恩師的教誨,從點滴入手,先在創作上下苦功夫,每每碰到什麼有趣的事,他就認真記錄下來,有時看到一句精彩的話就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每次創作出一個本子,他總是將幾位好友找到自己的房間,念給他們聽,讓他們提意見。久而久之,他成了政治處里文藝方面的大拿。

  1982年,畢福劍搭上了直接提乾的最後一班車,被送進了上級教導隊學習一年,回來后提拔為調查大隊俱樂部主任。不久,又兼任大隊團委副書記,成為全大隊最受寵的人才。俱樂部主任和團委副書記的職務是畢福劍接受全面鍛煉的最好崗位,各種活動的組織與團員青年交心談心,上團課,搞教育,在大禮堂裡面對二三千人高談闊論,為他日後所從事的職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逼上廣院

  1985年1月,畢福劍所在的第一海洋船調查大隊,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原地脫軍裝,集體轉業,交青島市海洋局管轄。離開部隊很長一段時間,畢福劍心裡空空蕩蕩的,好像頭頂上少了一塊天,更像是失戀的感覺。儘管還是做著原來的工作,儘管還是那樣受寵,用畢福劍的話說,魂丟了!那些日子,他沒有了往日的激情。他說他的心裡一直存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想當一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他常常和戰友下飯館喝酒,以排心中的愁雲。

  四月初的一個星期天,畢福劍和好友陳崇明到市內遊玩,午飯過後,兩個人喝了一瓶白酒,搖晃著要回單位。突然一副巨大的廣告牌吸引了這兩個熱血青年,原來是上海戲劇學院和北京廣播學院的招生簡章。

  陳崇明對畢福劍說:「老畢,我看你行,去報名試試吧!」

  「得了吧,湊那個熱鬧,咱是不是那塊料自個兒知道!」

  「要是考上了多好呀,走去看看吧!文化宮不就在這附近嗎?」

  「你看看上面怎麼寫的嗎?要交4塊錢報名費,咱有這4塊錢吃點啥不好,我不去!」

  「我給你交報名費,考取了算你的,考不取算我的,行嗎?」陳崇明連說帶拉將畢福劍拽到了文化宮。數以千計的報名大軍,排著長隊,等侯在文化宮門前,畢福劍又一次膽怯了:「哥們,咱丟不起那個人,你讓我走吧!」

  陳崇明指著遠處一位還不足1.60米的小個子,貼在畢福劍耳邊說:「人家都這麼自信,你就出息成這個樣子了?」排了兩個多小時隊,交上了報名費,第一道關目測過後,兩個學院的考官都說兩天後來看通知。還是陳崇明積極主動硬要畢福劍來看榜,畢福劍說:「我還你錢,真的沒必要跑那怨枉路了!」陳崇明說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硬拖著他就過來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初試榜上沒有畢福劍的名字,北京廣播學院倒看上了畢福劍。其時,他的年齡超過規定的年齡兩歲。經過嚴格的三試和文化課考核,華東片就錄取了畢福劍一人。招生的老師說:「我看他第一眼,就覺得他滿身是戲,能錄取他我們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喲!」

  錯進央視

  1985年9月,畢福劍走進了北京廣播學院導演系。四年的苦心學習之後,他心中再一次燃起熱愛軍營之火,他將自己的簡歷列印好,將過去發表的作品整理好,第一站就來到八一電影製片廠,那天他特意穿上洗得已經發白的舊軍裝,剛到門口,哨兵問畢福劍:「你找誰?」

  「我就想去幹部處,找誰都行!」

  「你說不出名字,是不能隨便讓你進的!」

  「我從通縣專門趕過來的,我想找工作,我也當過七年兵,你能給我行個方便嗎?」說著拿出了學生證和退伍證。哨兵是個原則性很強的新兵,就是不讓進。大約在門口等候了一個小時,來了一位班長,問明情況后,才打電話到幹部處,只聽對方說:「讓他上來吧!」接待他的石幫飛幹事,看了看畢福劍的簡歷和作品,聽了聽他的自我介紹,流露出滿意的神情,答應向上級領導彙報。

  畢福劍忐忑不安地等待著,10天過去了,八一廠也沒有音信。他只好又將簡歷送進了中央電視台人事處。過了兩天石幹事專程來到廣院,他對畢福劍說領導覺得你很好,我們正在給你打報告,你等著我的消息。畢福劍千恩萬謝,暗自高興,心想又能第二次穿上軍裝了!

  不出一個星期,中央電視台通知畢福劍去報到,接到通知后,他就一個勁地給石幹事打電話,要麼是打不通,要麼是沒人接,他說那一刻他還懷揣著幻想,希望自己能夠重回到心愛的軍營。

  畢福劍從中央電視台報到后的第二天,他正在學校收拾東西,石幹事和八一廠負責幹部工作的領導專門開著車趕來了,通知他去辦手續,

  畢福劍苦笑著搖了搖頭,一切都晚了。畢福劍說:「儘管那一次我沒有如願以償地穿上軍裝,但我很感激八一電影製片廠,很感激石幹事。我們素不相識,他能為一個普通的學生這樣認真負責,真的很了不起!」

  夢想成真

  畢福劍走進中央電視台後,依然保持著在軍隊練就的工作作風,從掃地、打水、扛機器開始,成為組裡最出色的勞動力,因為他既有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

  1997年《人間萬象》欄目被央視有關領導重新定位,幾位導演過招之後,畢福劍被圈定為負責人。為了節目的創新和開拓,他和其他編導人員推出了一種新型的表演方式,即觀眾自己參與表演話劇或其它藝術品種。多夢的畢福劍說:「凡是能說話有思維的人都可以做演員,正像列寧所說,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夢想劇場》就是為老百姓提供這樣一個舞台。」

  也許有些戰友並不知道,畢福劍的主持生涯背後有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1995年4月23日至5月5日,他隨中國科考隊遠赴北極,成為第一個徒步到達北極點的中國電視記者。嚴寒、風暴、北極熊、剪切帶……死亡一直籠罩在頭頂,無數先行者把自己的生命連同理想留在了茫茫冰天雪地中。畢福劍能成為第一個徒步到達北極的中國電視記者,不僅具備超凡的膽識、機智、勇氣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軍營這片熱土給予他全面的鍛煉。去之前,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去,危險太大。畢福劍說:「我曾是一名軍人,如果要上戰場去流血犧牲,戰士能退縮嗎?」

  畢福劍的主持生涯應該說從北極起步,當時在北極沒有主持人,他就自己對著鏡頭說話,介紹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增強真實感,可能就因為這點讓北京的導演看中了,覺得畢福劍上鏡還可以,於是開始有人讓他主持一些節目。是這段奇特的經歷,還是一種幸運,畢福劍說他也說不上來:「其實,人的天賦要靠自己去發現,肯定自己才能讓別人看重你,重用你。機會真的要靠自己去把握!」畢福劍能做上《夢想劇場》的主持人,純屬是一種偶然。《夢想劇場》開播之初找了好幾位專業主持人,但他們字正腔圓的主持風格與觀眾的業餘表演融合不到一塊兒去。眼看節目送審的時間快到了,畢福劍說:「乾脆我來串一下,拍好后先把片子拿去送審再來定主持人。」哪知這一「臨時客串」獲得一片喝彩,他的主持樸實自然、風趣幽默,與節目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領導最後拍了板:「好吧,《夢想劇場》就由你來主持吧。」

  儘管從幕後走上了前台,畢福劍依然深愛著他的導演專業,他也念念不忘7年的軍旅生活。《夢想劇場》曾多次被他搬到軍營,他還邀請海軍的一位戰友與他一起在一個小島上,為一位守島兵做了一期特別節目,十幾位當紅明星,幾十人的舞蹈隊,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某海島,台下一人鼓掌,台上數十人表演,節目播出后在軍營內外好評如潮。

  《夢想劇場》做出了知名度,時間也調整到了晚上的黃金時段。這些年來,畢福劍一直在「夢想」中成長著,他說:「《夢想劇場》無論如何發展,有兩點是不變的,一是圍繞戲劇做文章,二是老百姓在台上做主演。」看來畢福劍和軍旅年輕的戰友一樣還期待著有許許多多的好夢成真。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WwlEY2n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