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應誇大中國經濟中的風險因素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財政收支矛盾、地方債風險、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新舊問題交織,成為了眾多國際資本唱空、做空中國的重要「論據」,但事實上,這些風險完全可控,各種化解風險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當中,中國經濟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不應該被誇大。

  去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回到個位數增速;但是財政剛性支出不減,財政收支的矛盾不斷凸顯。

  支出方面,目前,在財政資金使用上,預算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比如,眼下財政這麼「吃緊」,卻仍有大量財政資金閑置沉澱,趴在賬上「睡大覺」,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充分釋放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作用。

  收入方面,今年我國安排了1.62萬億的財政赤字規模,赤字率由去年的2.1%提升至2.3%。國際上通常用兩個指標來評價一國財政風險:一個是赤字率,即赤字佔GDP比重不超過3%;另一個是國債餘額佔GDP比重不超過60%。從這兩個指標看,我國仍有巨大的空間。此外,房地產稅改革、環境稅改革等在不斷推進,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土地出讓收入下降的影響。

  雖然債務規模在安全線內,但是債務期限與當時還債能力是否匹配,也是外界的主要擔憂。化解方式就是「開前門,堵後門」。財政部近期下達了地方存量債務1 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用以部分置換截至2013年6月30日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中將於今年到期的1.86萬億債務。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上月召開的亞洲博鰲論壇上還表示,如果1萬億元的置換額度不夠,還有第二個1萬億元。這實際上是將之前不透明的地方債進行重組和資產證券化,從而化解地方債風險。

  經濟增速的下滑也讓金融領域風險有所上升。在近兩周舉行的各家銀行201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幾乎每家銀行的高管都會被問到有關不良貸款的問題。持續的關注源起於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的不斷攀升。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已連續13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1.25%,亦創近4年新高。

  不過,國際主要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通常在2%~3%左右,中國一些大型銀行的資產規模不遜於甚至遠超國外知名銀行,但不良率卻在1%~1.5%左右。相比之下,中國銀行業的「安全係數」並沒那麼可怕。

  不僅如此,銀行業不斷加碼的高水平撥備覆蓋率同樣是資產風險的防火牆。截至2014年12月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1.9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 2812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32.06%;貸款撥備率為2.90%,較年初上升0.07個百分點。不少分析師認為,這樣的撥備幅度和較好的盈利水平足以支撐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不發生大的問題。

  從一些銀行已披露的2014年度業績報告看,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房地產行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領域佔比並不大。可喜的是,上述幾個領域配套的改革舉措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製造業的過剩產能問題正在轉型升級、「一帶一路」等重大政策利好下轉化為優勢產能「走出去」。各地區、多部門合理調控房地產市場,聯合出台利好政策幫助房地產行業穩步換擋、平穩過渡。

  可以預料到的是,2015年不良貸款上升的壓力依舊存在。然而,隨著各項有利政策的穩步推進,不良貸款的增速將逐步放緩,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達到相對穩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