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談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 (轉載)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5-4-9 1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籽棠 於 2015-4-9 11:01 編輯


在外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晚上七點才拖著極其疲憊的身子回到自己的店裡。打開電腦,進入自己的網路家園——中國市民網,鋪天蓋地的回帖留言,像一股溫泉將一天的疲憊洗去,身心變得愉悅輕鬆。而當我正準備友誼往來一一回帖問候之時,一陣刺耳的尖叫怒罵聲傳入耳中,這個極不和諧的噪音破壞了我剛剛恢復輕鬆愉悅的心情,原來又是斜對面餐館里一對夫妻又干架了。


    說起這對夫妻,真是讓人頭疼,因為他們倆時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發生爭吵怒罵,即使正是顧客盈門之時也毫不讓步,更嚴重時竟然歇斯底里失去理智,抓起裝滿洗凈疏菜的籃子當作進攻對方的武器。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旦吵架干仗,他們竟然將一個嗷嗷待哺的不足一歲的女兒於不顧,任憑小女兒驚嚇得哭聲凄慘,誰也不肯首先讓步停止戰爭。就這樣,一陣陣刺耳的對罵聲,噼噼啪啪的摔打聲,嬰兒的哭叫聲響成一片,整條街市因他們的吵鬧弄得雞犬不寧,人心惶惶,這對於一向喜愛清靜的果兒更如突遭一場劫難,心中反感厭惡極了,為有這樣素質低下的鄰居感到痛心和恥辱。然而心中更替他們的小女兒身心健康成長擔憂,因為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本身應該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溫馨港灣,更是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的搖籃。雖然教育分為社會教育即學校教育,環境教育,即包括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教育,其中家庭環境教育尤其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者,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一個家庭環境的優越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成長中對知識、技能、思想、品德、性格培養和定性。


一個有著良好氛圍的家庭環境,能培養小女孩長大時的養尊處優與溫柔安靜的品性;能使小男孩長大后謙遜儒雅寬容善良的紳士風度。我曾認識這樣一位男孩兒,他的父親是一位警察,母親是一位優秀老師。由於父親的工作關係,常常不能正常陪伴孩子學習生活,更沒有時間顧及對孩子的教育,所以教育責任都落到了媽媽肩上。媽媽是個責任心愛心極強的教師,在孩子上幼兒園之的年齡,為了能方便接著孩子,就將孩子放到學校對面的幼兒園裡,她每天下午第二節課後就將孩子接到自己的辦公室,拿出一些幼兒圖書和玩具叮囑孩子安靜自己看書或玩耍,不能大聲喧嘩影響老師和學生們的教學和學習,並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一個好孩子應當做到,因為影響別人工作和學習是種極不禮貌的行為。在家中,幾乎很少有和爸爸親密接觸的時間,因為早上還未醒,爸爸就上班去了,晚上進入夢鄉,爸爸才到家。但媽媽卻常常給兒子灌輸,爸爸是人民警察,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所以要犧牲陪自己孩子玩耍的時間,所以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值得兒子尊敬的好爸爸。並且還教育兒子,爸爸再苦再累,但是看到自己心裡最疼最愛的兒子健康聰明成長,就能得到最大的安慰,就會認為自己是位成功驕傲自豪的父親。就這樣,在媽媽的精心教育影響下,兒子從上幼兒園到讀大學,一直品學兼優,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大學里多次獲得獎學金,而他卻將獎學金資助那些農村來的家庭貧困的同學們,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更是成為眾多女生們青睞追求的對象。然而這一切無不與他的母親十幾年如一日的辛苦教育有著直接關係。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這是強調環境對人們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告誡人們要注重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成功與否起著極其重要的關係。


雖然不能絕對地說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唯一外因,但也決不能忽視惡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的消極影響。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也是我們每個家庭的繼承者,為了讓每個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廣大家長們,都能為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這不僅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更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孩子們開闢一條健康成長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