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表情與變臉(轉貼)

[複製鏈接]

312

主題

3152

帖子

103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夢女 發表於 2005-1-10 15: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回顧與展望:表情與變臉


年終總結、年前展望這是老規矩。我最近看到朱大可先生的《1981-2004中國文化撒嬌史》,從張義謀的《紅高粱》到雅典的「粉紅色高潮」,尤其是點到了「王朔主義」在過去20多年的流行,這就不僅僅是年終總結了,幾乎算是「世紀總結」。不過朱先生常常寫的文字都是項莊舞劍,所以常常要花心思才能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比如他說到「王朔主義」的流毒就未必真在批判王朔本人,一個「主義」透著有褒還貶的無奈心情。「流氓」、「受虐」、「犬儒」,算是該文的關鍵詞,這恐怕也是朱先生對於過往20多年的總結。我同意這個總結。

回顧20多年來「流氓、受虐、犬儒」的文化熏染,中國人逐漸失去了真情,失去了感動,中國人集體成為「痞子」。現在誰不搞笑、誰不開玩笑、誰不皮笑肉不笑,那肯定不是純正的中國人,到了國外盡憑表情其實人們就能很輕易地分出哪些人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這主要就是得益於「痞子」表情。
伴隨著國內的流氓與痞子他們還有「進口」。無聊與流氓是我們的文化主題,以「無厘頭」著稱的周星弛由舊社會受人蔑視的「戲子」轉為「爺」轉而為「教授」,這在中國的文化與歷史上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象徵。王朔那種稍帶認真的寫實主義悲劇痞子已經不夠了,中國人不失時機地選擇了「後現代」。無聊與荒誕成為僅20年的文化特徵。但這些潮流的涌動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

我是理解王朔的,我是喜歡張義謀的,我是讚賞周星弛的。朱先生選擇的文化標本很典型,正是由我們無數人的真心擁護與接納,這些「流氓」和「痞子」才能成為我們的文化英雄,他們才成為具有豐富涵蓋力的文化象徵。同時金大俠的武打英雄適時地彌補了我們可能曾經有過的潛在抗爭,不過這個文化導致的是更大的文化虛空,它指向舊時代的痕迹是如此明顯,以至於首先清理「大俠」思維的陳腐比破解「痞子」之陳的任務還重。
客觀地講我認為這幾個人是中國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文化過程,是中國人需要的一個過程,沒有了他們我們是應該遺憾的,有許多問題將無法解決,只有靠他們某些堅冰才能得以消融。我當然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這一現象的。中國的傳統審美與價值需要一批人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予以準確有效地解構,甚至1919沒有完成的任務都需要有人繼承,事實證明利用文化解構最便利有效。王朔與周星弛在先後兩個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文化形式成功地達到了任何政治家或社會學家都無法達到的深度。所以王朔不愧為「主義」,周星弛該當「爺」。

不過解構也有「與時俱進」的問題,幾年前我就發現這個「運動」漸露敗勢。說出來理由很荒唐,我這個典型的「無厘頭」到國外轉過幾圈,回國后發現我的「表情」一時不適應。國外是嚴肅的,國內是搞笑的,比較之下我很prefer to嚴肅表情。我心想,中國這裡不是有尊嚴的人呆的地方,人人「二皮臉」、沒廉恥,搞笑過度,這要出問題的。隨著這場價值觀的成功顛覆,沒過多久「道德海嘯」就席捲而來。
假如我把全部的責任推到「王朔主義」以及「星爺」身上那肯定有失公道,但是對於「道德海嘯「的災難我們確實可以從這方面深入探討。

從心理學來分析,為什麼有集體的「王朔主義」泛濫和「無厘頭」成風,為什麼社會從容接受了「受虐」、「犬儒」以及「流氓」,那是因為我們集體失去了一個固有的價值,整個民族成為精神上的流浪者,他們「受虐」是肯定的,與社會潮流複雜的抗爭必然產生無奈的接受,人們的嬉皮笑臉是一種對環境的承受韌性,是一種快速變換的世界所強做的鎮定。假如你不搞笑、不無厘頭,你還能如何呢?

我認為本世紀或者就是2005年,將是中國人轉向反思和明確拋棄「王朔主義」或「星爺」的一個轉折點。中國人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集體拋棄「痞子」與「無厘頭」,迎來一張正面嚴肅的表情。中國人要變臉,中國人應該變臉了。
而我似乎還真的看到了一些跡象。我首先看到了葛紅兵這個略帶基督色彩的作家的悲壯神情,我當然還看到更多的基督文化元素在我們社會的產生,然後我看到了中央領導人即將與民間慈善人士共進晚餐的「小事」,我在電視上不再看到錯誤引導中國幾十年的道德楷模雷峰,代之以越來越多的民間視角的人間真情……。

「羞口」是中國人在「王朔主義」以及星爺影響之下產生的毛病,許多具有正麵價值缺之不可的嚴肅辭彙在我們中間逐漸成為「肉麻」的代名詞。這不正常,失去了他們我們嚴肅無據,所以中國人要走一段重拾價值的尷尬過程,把那些肉麻詞揀回來不僅是需要的,而且是唯一正確的,只是由誰揀揀什麼是個關鍵的問題,只是希望這不再是一場行政命令。要挖根中國人集體「羞口」這個毛病正是當初行政命令下的假大空。
中國人從過分嚴肅什麼都當真的50年前的超古板僵化到20年前開始的「王朔主義」痞子成風,都走在了兩個極端。幾乎應了30年河西30年河東的規律,那麼「王朔主義」之後我們必將迎來另外一個潮流。30年一時髦的鐵律看來中國人也碰上了。

假如從社會學、心理學等科學機制來主動調整社會的話,我確實認為中國人到了集體有意識「變臉」來拒絕「王朔主義」以及「星爺」的時候。中國人應該拿回我們的嚴肅表情,因為那「嚴肅」不是別的,它的內核是尊嚴。一個沒有尊嚴的社不會是個道德社會,所以我預期清算「痞子」和「流氓」或許還是防備「道德海嘯」的第一道屏障。
朱大可的《撒嬌史》對於「流氓」「痞子」的反思從這個方向看起來則更象是一個明確的開場白。

2005/1/5蘇三
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

34

主題

300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93
沙發
ngok 發表於 2005-1-10 19:13 | 只看該作者
好深的理論。。。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3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5-1-10 23:1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夢女MM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