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美國學校肯定會從這樣的狀況中獲利。申請人數的增多讓招生負責人有更多的選擇,在學校選擇上也更多元化。因為國際學生要付出比美國學生更多的學費,還能給美國學校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根據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統計,去年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的花費大約在80億美元。
在中國發生的作弊醜聞也讓這些說法甚囂塵上。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已經確認SAT和托福考試中的弊案,招生負責人也發現了一些有關偽造成績單和代筆推薦信的案例。
對美國大學招生負責人和教育工作者來說,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中國申請人每年都在持續飛升中。但是美國招生專家表示,作弊醜聞只是一次例外,不是普遍現象。「大部分中國學生不會作弊。」美國大學招生諮詢協會(U.S.-based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的國際合作主管埃迪•韋斯特說道。這是一個在全世界擁有14000名成員的產業集群。
雖然來自中國的作弊或者說有作弊嫌疑的事件數量在不斷上升,但是總體來說,比例仍然很低,密歇根州立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Michigan State』s offic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一名退休主任布里吉斯(Briggs)說道。對於國際學生舞弊醜聞的過度解讀和恐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問題。學校和管理者不應該僅僅把國際學生當作經濟利益的來源,他還表示:「國際學生數量的增加其實是一個值得褒獎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