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猛烈反擊亞投行 美國面臨終極噩夢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4-4 1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多維/日期: 2015-04-03
  雖然外界普遍認為拒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BIIA)是奧巴馬政府的「挫敗」、「失策」之舉,但美國似乎要在對抗亞投行問題上一條道走到黑。美國針對亞投行的反擊已經開始。在爭取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的行動中,中國正在得到美國關鍵盟友德國澳大利亞的支持。但美國財長雅各布•盧(Jacob Lew)訪華后卻發出威脅,不能讓中國欲增強其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地位的計劃得逞。

  且就在全球都在聚焦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時,美國的軍機直接開進了台灣。4月1日,美軍兩架F-18大黃蜂戰鬥機因「機械故障」緊急迫降台灣台南空軍基地。這是美台「斷交」以來首次有美國掛彈戰機公開降落台灣,此次不同尋常的迫降正在中美的敏感期內,被認為是美國在亞投行問題上給中國難堪。

  有分析指出,奧巴馬政府在亞投行問題上決策失誤遭受的洪水般討伐只是噩夢的開始。拒入亞投行意味著美國在新經濟秩序到來時出局。此言看似危言聳聽,實則頗有依據。堅持不入亞投行,美國不僅將面臨國內企業界的怨聲載道,更要隨時警惕著最後盟友的背叛。一個關係到美國的經濟能否全面復甦,一個關係到美國以同盟關係為基石的全球存在能否延續,兩種壓力匯聚一起不容小覷。亞投行設定之初就將排他性撇開,即使創始國大門關閉,美國仍然可以作為成員國繼續加入,及時醒悟,避免更大損失依然為時不晚,至少美國要比日本先入局。

  不入亞投行的嚴重經濟惡果

  亞投行創立初衷,就是為了給中國的「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實業和金融,互為彼此,所以為了一個大目標,「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正在齊頭並進。面對中國畫出的這個大蛋糕,美國如果不入亞投行,就等於分不到任何好處,不單在金融領域會有影響,實業領域損失也不容小覷,說是出局也毫不誇張。

  就金融問題來說,一方面,西方國家是禁止政府用本國財政組商業銀行,只能准政府組建央行進行規則制定,即不準裁判當球員。但西方央行卻能注資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相當於賺外快。另一方面,對於高儲蓄率的國家來說能夠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引導存款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本國或本地區資本的有效配置。歐洲等國現下正是亟需拉動投資,需要找到好項目。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銀行和IMF等多邊金融機構不僅對於各國相對固定的額度配比,並且美國一家獨大,機構運行和項目審批冗雜,歐洲等國也一直覺得無法伸開手腳。

  但亞投行對注資沒有上限,會採取民主的管理和決策機制,聯合各成員國進行規則制定。並且中國已經放棄了否決權,承諾不會一家獨大。如此,歐洲等國將傾向把資本投入亞投行。而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亞開行等金融機構將會受到衝擊。所以,此時美國更應該要加入,避免將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加入新的多邊金融機構也是對美國面臨現有世界金融秩序崩塌的一條退路。

  從實業角度看,「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基礎其實就是新馬歇爾計劃,吸取其資本輸出和購買資源的經驗,利用中國充分的外匯儲備,收購國外的資源,投資國外的基礎建設,出口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如果目前「一帶一路」的外向型戰略能夠實現,估計中國會保持20年製造業的繁榮」。當然,中國設計亞開行的理念和「一帶一路」一樣,都是持開放原則,呼籲合作。即使是馬歇爾計劃,也是參與各國能一同受益。據公開資料顯示,亞投行的投資方向主要涉及鐵路、公路、機場、橋樑、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會涉及節能減排、農業、跨境併購等方向。

  這些領域,亞投行的成員國都能直接或間接參與,利用本國的原料、設備和技術為基礎設施建設添磚加瓦,尤其是在中國的短板領域,例如環保技術,能源設備等。亞投行成員國都能藉此龐大的需求擴大出口,輸出優勢產能。再者,拉動投資和大型建設還可以吸引各國高技術人才,推動就業。而這些利好正是陷入經濟困境的歐洲汲汲欲求的。

  所以,美國如果不入亞投行,直接受牽連的將是美國的企業和人才。長遠預計,美國企業設備、技術和服務,與美國高技術和服務人才將會遭受到衝擊。其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承建企業將首當其衝,最直接影響就是喪失與擁有亞投行資金支持企業的競爭力。因為所有基建項目競標,申請建設貸款,進口基建原料和引進設備器材,美國都會是一個「圈外人」,其企業也不會是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優先考慮對象。

  試想,當美國企業看到歐洲企業在亞洲幹得熱火朝天,佔據了與自身相關領域存在競爭關係的大部分市場,而本國因為沒有參與資格,只能眼紅的站在格局之外。那麼,這些利益團體勢必會給美國政府施加巨大的壓力。有消息稱,美國的許多工業和服務行業,例如鋼鐵、信息服務等企業已經呈現出巨大的擔憂,並且很可能利用國會政治團體,向奧巴馬政府施加壓力。屆時,保守黨的指責,美媒的嘲諷和商業集團的怨念匯聚一堂,相信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將留下極為難堪的一筆。本就弱勢跛腳的奧巴馬終將留下臭名。

  美日爭相避當國際孤兒

  據最新資料顯示,世界GDP前十的國家,如今只有美國和日本沒有加入亞投行。可以說美國還有一個盟友在身邊,並且是在亞太最親密,步調一致的盟友。但目前在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紛紛申請加入亞投行之後,日本似乎陷入了糾結。頻頻出現有高官發言表示可能加入,但隨即又被另一個官方聲音所否定。這種各持己見的內部混亂已經讓日本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陷入極度曖昧,如此反覆無常的背後,代表的是安倍一顆早已動搖的心。

  縱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4月下旬訪美,為了給出訪營造良好的關係,此時安倍是斷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表示加入亞投行,給訪美製造陰霾。若加入亞投行,日本就需要打破長期以來同美國保持的外交和經濟等方面的同盟關係,因此,在作出最終決定之前,至少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定稿之前,日本不得不權衡各種因素。

  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日本將在安倍訪美后就亞投行表態,而結果極有可能是加入。原因有這幾點:第一,亞投行和美日主導的亞開行將會形成直接競爭關係,如果亞投行在制度和資金上明顯優於亞開行,難免會使亞洲各發展中國家紛紛投誠,使亞開行成為日本手上的雞肋資產。第二,如今美日最看重的TPP也因為亞投行出現了戲劇性轉折,菲律賓已經表示將放棄TPP。日本在與美國的TPP談判上早已心力憔悴,如果此時出現TPP牆倒眾人推的局面,順勢而下,日本可能更加大膽的打破顧忌。第三,亞投給日本帶來的誘惑巨大,「一帶一路」同樣能給日本拉動投資,出口和就業。如此看來,安倍心中那桿天平早已傾向加入。

  在此情境中,如果遭受了日本的背叛,美國將會徹底孤立,奧巴馬政府也會面臨來自國內和國際的雙重壓力。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曾毫不隱諱地稱:「美國在全球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一個覆蓋全球的聯盟所組成的精細體系支撐的。」 在英法德等盟友紛紛背叛美國加入亞投行后,最後的支持者日本如果也加入亞投行,美國的同盟關係將真正到了形同虛設的地步。真要到了這一局面,美國再考慮加入亞投行將會是騎虎難下,顏面盡失。所以,在日本加入亞投行之前,美國率先表態加入,成為亞投行的成員國,將會是美國避免跋前躓后,動輒得咎的最好時機。

  對於日本而言亦是如此,早在美國1972年繞過日本同中國建交時,日本就應當明白盟友的實用主義至上原則。並且,這場尷尬同盟的勝者,只屬於最先叛變的一方。看似可靠的美日同盟,實際亦是利益先行,情誼殿後,就看誰能搶先撕破這張皮罷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