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年之後,智能醫療將如何管理我們的健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3-31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03-27 18:48:52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網易科技訊 3月27日消息,博鰲亞洲論壇今日下午召開了「智能醫療與可穿戴設備」論壇。這次論壇由三星電子總裁兼首席戰略官Young SOHN主持。高通總裁Derek ABERLE、美國網路安全中心的前主任Rod BECKSTROM、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校長Sam HAWGOOD、 華大基因CEO王俊等人參加了此次論壇。分享了智能醫療領域的發展現狀、面臨問題以及未來五年的趨勢。網易科技將對話實錄進行了整理。

智能醫療首先要解決成本問題

三星總裁首先提出的問題是:目前在生命科學和IT整合方面,我們需要克服的挑戰是什麼?高通總裁回答稱,生命科學行業有各種各樣的挑戰,作為整個行業來說都要解決的是成本。也就是提供智能醫療的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推動智能設備更好的應用到醫療領域。解決這個辦法可以是轉移成本,比如說,智能醫療儘管增加了機器的成本,但是病人可以在家裡面接受醫療了,就相應減少了醫院裡面的成本,以及人力方面的成本。我們關注成本的時候不能只是關注一個設備的成本,而是關注整體的成本是否出現了下降。

ARM CEO Sam HAWGOOD稱,在過去的十年中可穿戴的醫療設備其實是推動技術進步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有更高的連接度,有高清的攝像機、照相機裡面,把家裡面清晰的數據進行遠端傳輸。如何能夠去獲得醫療上的支持和醫療上的信息,如何能夠使得最為偏遠地區的人們並不需要去遠程跑到醫院裡去,整體上講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指出,目前我們沒有辦法公平地擁有所有的醫療資源,很多的好的醫生都是在大城市大醫院裡面,比如說在二級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人們是沒有辦法獲得很好的醫療資源的。如果看一下中國的情況,比如大概只有5%到10%的人口能夠獲得高質量的醫生服務。針對這種請款,IT可以做什麼?如果醫生能夠分享數據給遙遠的家庭醫生,如果能夠把數據整合起來,可以節省很多資源,因為數據相互隔離就等於浪費錢。

智能設備要保證精準性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校長Sam HAWGOOD稱,如果直接進入到直接醫療的領域而不是看消費者領域的話,有兩個方面是非常關鍵的。其中一個部 分一定要確保精確性,大多數的設備不是很好的得到確認。比如說像血壓、心跳,以及走多少步都能夠得到數據。也很難說這是非常精確的。 第二點,我們所需要的是需要有更好的相應的在真正醫療方面的應用,在結果方面的應用,這些才能讓病人更好地來使用它,而且要讓他們聽這方面的信息。比如說 能夠買更多的保險,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激勵措施,讓人們更多地使用這種設備。但是之前我們一定要確保他們能夠帶來非常有效的醫療方面的結果。

如何看待數據安全與倫理道德

對於數據安全性的問題,高通總裁稱,大數據時代,無論是用ID,還是用指紋識別等等,所以必須要是非常安全、非常強大。但ARM CEO稱,安全更多是社會學的問題,而不是技術的問題。就像跨國數據的問題,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會有對於數據安全以及數據隱私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政策。Withings首席執行官稱,在很多的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就是涉及到數據的 分享和傳輸的相關政策。還有在兩個不同的安全點上,以及不同的醫療工作人員之間分享數據是否有相關的政策,各個國家都是不同的,有的國家有非常清晰、簡單的政策。比如說不同的醫療工作者是否可以訪問同一個病人的相關數據?有時是個人所做的個人健康方面的監測,你所獲得的個人監測的數據和一個護士對你的健康 監測的數據,很有可能有一定的差異,因為使用的監測技術不同有不同。有數以千計衡量、測量的方法,在不同的測量和衡量的基礎上再去做加權的綜合,來提供對 於不同人、不同端點對於一個人監測的不同結果。

三星總裁稱,的確我們就處在這種結構和建構的時代,有一些問題可能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有一些問題也不是政策上的問題,更多是倫理和道德上的問題。比如,使用和基因遺傳相關的數據,並且在此基礎上對於基因的信息進行改變,這種就設計倫理道德。華大基因王俊認為,通過基因的編輯來控制疾病,是不涉及倫理道德問題的。但是設計諸如智商、智力相關的,或者讓孩子長得更漂亮之類的,就比較敏感了。甚至未來,我們可以定製嬰兒。

再比如,像智能眼鏡,大家覺得人們日後每天會佩戴智能眼鏡嗎?還是說在某一些機械工作方面,或者是在外科手續方面,這些智能眼鏡會有一個專屬的範圍狹窄的專註應用呢?Withings首席執行官認為,這個問題取決於人們是否願意分享,2015年人們願意分享的界限還是狹窄的,你戴著谷歌眼鏡進入酒吧或許會被群毆,但是也許到2025年,人們將更願意分享。

2020年,哪部分會對生活產生更大影響

在場嘉賓一致認為,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智能醫療和可穿戴設備仍處於早期,不僅產品需要改觀,更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把可穿戴設備和提供的服務所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讓行業持續發展。

關於五年之後的發展,王俊稱將會有人工智慧的體系,這樣能夠處理所有的數據。「2020年的時候,我覺得至少有成千上萬的人們的基因組得到很好序列,有很多數據將得到收集。我覺得到時候進行基因排序是免費的,因為數據的價值本身就會非常大了。我覺得有關於醫療方面和人類基因組的數據,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同的基於數據方面的商業模式。」

Sam HAWGOOD稱,五年之後,我們希望把數據整合起來,然後放在相應的設備上,能夠使我們決定,比如有生活或社會因素方面的影響。還有包括臨床方面的數據進行整合,我們現在也知道有很多的數據集怎麼樣來進行整合是有很多挑戰的,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個人、個體,而且在這方面有很多關於醫療方面的優勢。從基因組的下遊方面的一些項目將會開始,還有包括基因和蛋白質的一些關係。還有包括另外一點,就是在未來五年有關於植入性的技術,我們將會看到相應的設備。比如說現在有一些神經系統裡面的植入,他們通過植入神經系統可以治療像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等。

Rod BECKSTROM稱,五年不長也不短,這些智能醫療設備可衡量性、可測量性將會進一步提高,便捷性也得到提高。(易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3: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