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佗到底是波斯人還是印度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4-12-22 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佗,中國三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與曹操同鄉,並為其所殺。這位古代神醫的故事在中國婦孺皆知。但是,歷史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人物?史學界歷來看法不一。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華佗本身就是個神話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原型來自於印度佛教傳說。這個故事與「曹沖稱象」一樣,都是印度的舶來品。但也有學者對陳寅恪的觀點提出質疑,他們認為華佗確實是中國的神醫。歷史上的華佗到底是何樣人物,看來也只能作為一個不解之謎留待後人去考證。

  第一個系統研究華佗神話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一身嚴肅,治學嚴謹的大學者陳寅恪。陳寅恪早在清華大學教學時,就曾撰文指出了華佗故事的來龍去脈。

  他在《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一文中,將曹沖稱象的故事、華佗治病的故事,甚至「竹林七賢」的故事中的「印度」神話背景,一一予以縷析。

  陳寅恪在《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一文中指出,陳壽著《三國志》,下筆謹嚴。但像陳壽這樣嚴謹的史學家,在其著作中,也常常將當時所流傳的印度故事混人他的文論之中。而且混入和雜糅得相當隱蔽,不易被發覺。這為鑒別古史之真偽增加了困難。

  佗」字中的秘密

  陳寅恪認為,天竺語(即印度梵語)「agada」乃葯之意。舊譯為「阿伽陀」或「阿羯陀」,為內典中所常見之語。「華佗」二字古音與「gada」相適應。「阿伽陀」省去「阿」字者,猶「阿羅漢」僅稱「羅漢」一樣。華佗的本名為「敷」而非「佗」,當時民間把華佗比附印度神話故事,因稱他為「華佗」,實以「葯神」視之。陳寅恪的意思很明顯,「華佗」這個字和音的來源,來自印度神話,是當時中國的好事者將印度神話在民間傳播,以致最後被陳壽等拿到了中國的歷史之中。其實,華佗的中國名字只有兩個,即「元化」和「敷」。


  陳寅恪的文章發表后,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贊同。林梅村先生在《麻沸散與漢代方術之外來因素》一文中就支持陳先生的說法,他說,「agada」在梵語中的實際含義是解毒劑,多指丸藥。麻沸散實為天竺胡葯,「華佗其名或來自五天梵音,其醫術有印度因素,則事在情理之中。」並稱:「但只要認真觀察華佗行醫的社會環境,就不難發現陳說並非臆測。」

  華佗的印度神話淵源

  陳壽在《三國志》第二十九卷的「方技傳」中,記載了華佗治病的許多奇事。陳寅恪將其神話的來源予以追溯。他指出,華佗為曹操治病,純屬抄襲之作。斷腸破腹之事也為抄襲之作。口吐赤色蟲亦為抄襲之作。幾乎可以這樣講,中國的這位神醫元化(或敷),其神奇醫術,絕大多數是從印度神話故事中抄襲而來的,本土並無此事。只是「賴佛成神」,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以致「真」到了中國人特別相信的地步。

  陳寅恪指出,華佗的事迹,實際來自印度神醫耆域的故事。陳壽的《三國志》記載,華佗治病時,對必須動手術剖開切除的,便讓病人服下麻沸散,然後再破腹取出患結。病患如果是在腸子里,就切開腸子進行清洗,再把腹部逢合,在傷口敷上藥膏,四五天後傷口便痊癒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沒有感覺,一個月左右,傷口就會完全長好。這個故事其實來自於耆域治拘閃彌長者兒子的病。

  再如,華佗治廣陵太守陳登的病,他讓陳登服了二升湯藥,吐出了大約三升蟲,紅色的頭還在蠕動,半截身子像是生魚片。這個故事其實和神醫耆域的故事也有類似之處。

  再比如,華佗為曹操療疾以至致死的事,也和耆域的故事相似。「耆域亦以醫暴君病,幾為所殺,賴佛成神,謹而得免。」陳寅恪認為,華佗和耆域的際遇符合,尤其不能不讓人有「因襲之疑」。

  華佗可能有其人,但並不是神醫

  陳寅恪認為,《三國志》中不但「華佗傳」有佛教故事,而且曹沖稱象的故事也有佛教背景。他認為,「巨象非中原當日之獸,華佗為五天外國之音,其變遷之跡象猶未盡亡,故得賴之以推尋史料之原本。」《三國志》的成書,據佛教進入中國的時間還不算太久,而印度神話傳播已非常之廣,社會所受之影響已非常之深。所以像陳壽這樣以嚴謹著稱的史家也不能辨別其真假。

  陳寅恪認為,華佗(字元化,真名為敷)這個人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國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國譙縣一帶之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曉」一些養生之術。但此人後來變成了「華佗」則完全是將印度之「佗」(藥王神)強加給了這位中國人。這位中國人從此走上了幸運大道,成了人們敬仰的神秘人物。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觀點

  關於陳寅恪先生的考證,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廣東華聯大學龐光華先生認為,華佗醫術中含有古天竺(古印度)的分子可能是事實。但要說華佗這個名字為梵文「agada」的譯音之說,恐怕不能服人。

  龐光華認為,梵文「agada」作名詞時是香葯之名,特指解毒劑,中譯為葯或丸藥。音譯為「阿伽陀」或「阿羯陀」。但需要說明的是,梵文中的「agada」決不能省作「gada」。據《梵和大辭典》和《佛教語大辭典》可知,「阿伽陀」為無病、健康之意。

  而且龐光華指出,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對應的,華佗名佗,字元化,本身是相對應的。古書中「佗」當讀為「施」。古書中施與德、澤、惠、仁相聯。德與化相應,合則言德化。所以化與施相配。深合古人的心,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如此說來,華佗這個名字自然和印度神話扯不上邊。

  史載華佗約生於108年,卒於208年,享年百歲許。《三國志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51

主題

2036

帖子

82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21
沙發
cywb 發表於 2004-12-23 08:35 | 只看該作者
照這麼說,中國的西醫都是外國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47

帖子

8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2

積分
88
3
yyyggg 發表於 2004-12-26 06:57 | 只看該作者
明明中國人,考證來考證去要證明是外國人,不禁想問一句:居心何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4-12-26 09:48 | 只看該作者
這帖是我發的,其實連小孩都知道,漢代哪來佛教,哪來印度人?張騫西使還沒回國,哪來波斯人?
日本人就喜歡這樣,放在這裡就叫《奇聞怪談》,不能較真的。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