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業部副部長:在轉基因上必須佔有一席之地(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3-21 2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03月07日 07:5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黃海 蕾陳蕎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答記者問。新華社發

  昨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等問題答記者問。樓繼偉提到,稅收法定將在2020年完成,之前財政部仍按目前體制調整稅費,絕不是「隨意」。昨天下午,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就農業工作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轉基因問題時表示,我國在轉基因技術上必須佔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國尚未批准任何轉基因的主糧商品化生產。

  京華時報記者黃海 蕾陳蕎

  財政部

  談稅費調整

  上調燃油稅並非「隨意」

  昨天,樓繼偉介紹備受關注的稅收立法工作時表示,我國將在2020年,基本完成稅收法定。

  有記者提到,在稅收立法之前,是不是財政部還可以隨意調整稅費?「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樓繼偉回應,去年連續3次上調燃油稅,是和多部門協商后報國務院作出的決定,而不是隨意。

  針對環保稅何時出台的問題,樓繼偉強調,環保稅是個小稅,主要是把現在的收費改成稅,不能指望環保稅來解決類似大氣污染、霧霾這樣的問題。

  談稅收政策

  清理區域優惠不針對台商

  針對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的規範管理問題,有台灣媒體提到,台商非常關心是否有緩衝和過渡,需要過久?樓繼偉表示,這項政策針對全國境內所有法人,絕不是針對台商。今後不能再出新的優惠政策,對老的政策逐步清理,並由國家統一布置。全國要統一清理,不能再搞行政性競爭,要公平的市場競爭,「之所以要統一,是因為如果不統一處理,誰先清理,誰就喪失了過去行政性競爭的優勢」。

  此外,在回應個人所得稅提問時,樓繼偉表示,個人所得稅面臨著稅制不合理,應改成綜合所得稅制比較合理,同時重申簡單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並不公平。

  談「三公」經費

  中央去年較前年減少8億

  近幾年,「三公」經費不斷減少,那麼到底減少了多少呢?減少的錢去了哪兒呢?樓繼偉說,中央財政去年「三公」經費是71億多,比前年減了8億,今年的預算是按照不多於去年來安排的。至於中央減下來的8個億,收回總預算平衡,這是一個財政上的常識,沒有說收回的錢用到什麼地方,收回總預算,平衡在各個方面。

  樓繼偉還表示,中央財政去年「三公」經費是71億多,今年只會更少,估算一下,全國的「三公」經費也就400多億元,「有說3000多億,那是胡扯」。

  談水電附加費

  現存附加費均有法律依據

  現在老百姓交的油、電、水的附加費是不是有合理的法律依據?

  樓繼偉對此回答,現在在水費和電費上確有一些附加收費。目前保留的,都是有依據的,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比如三峽水庫庫區基金、南水北調工程基金。按照收益原則來考慮,三峽的開發,大家都負擔了,很難區分誰從三峽獲得收益;從地區來看,東北不見得享受到三峽的收益,這也有一定的不公平性。

  農業部

  談糧食安全

  中國人飯碗要主裝中國糧

  昨天,余欣榮在發布會上回應糧食安全問題時表示,我國現在的糧食安全形勢很好。2014年,我國實現了糧食總產的「十一連增」,糧食總產創新高,達到12142億斤,糧食單產也創下新高,達到359公斤。此外,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居於歷史最高,接近900斤。

  余欣榮說,我國糧食進口量去年達到最高,進口總量是1億噸,但這1億噸中70%以上進口的是大豆,穀物類去年的進口量僅占當年糧食總產量的3.2%。這是因為國際市場的糧食品種價格普遍低於國內。

  他表示,在農業調結構、轉方式過程之中,要把糧食不出現大幅減產、糧食產能不出現下滑作為「調」和「轉」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

  「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重視農業,特別是重視糧食生產,要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余欣榮說,中國人的飯碗要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飯碗裡面主要裝中國糧。

  談轉基因

  未批准轉基因主糧商品化生產

  余欣榮說,農業部對待轉基因問題的態度,一是在研究上積極支持自主創新,佔領農業生物科技的制高點;二是推廣上慎重,做到確保安全;三是管理上依法。

  「當前,人們對轉基因有疑慮和擔心,社會上對轉基因問題有爭論,從人類科技進步史的角度來看,這是正常現象。」余欣榮說,轉基因誕生時間還不長,社會對這項技術的認識還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他表示,為了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長期有效地供給,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包括在轉基因這項高新技術上,必須佔有一席之地,「我想,隨著科普的深入和實踐的發展,公眾的疑慮是可以逐步減弱的」。

  余欣榮強調,我國只批准了轉基因的棉花和木瓜的商業化種植,還沒有批准任何轉基因的主糧商品化生產,「今後農業部將慎重地進行推廣應用」。

  談奶業發展

  生鮮乳質量安全持續向好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年初一些地方出現奶農倒奶、賣牛甚至殺牛的情況,余欣榮回應,從國際上來看,2014年全球的奶業增產明顯,所以導致了國際市場的奶價大幅度下跌,由此推動了我國進口奶粉大幅度增加。

  「國內市場消費增加的幅度趕不上國際奶粉大幅度的進口和國內奶業大幅度的增產,導致了國內,特別是養殖戶鮮奶的收購價格由去年初的1公斤3.25元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85元。」余欣榮說,另一個比較長期的原因,也就是國內的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成本上、產業的鏈接度上,和國際的奶業發展都存在差距。

  他表示,農業部連續6年開展了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實施監測規劃,累計抽檢了12.5萬批次,結果表明生鮮乳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放心的,而且在持續向好。

  □語錄

  2015年中央財政在節能環保方面安排了2000多億。環保稅主要是把現在的收費改成稅,不能都指望環保稅來解決類似大氣污染、霧霾等等這樣的問題。

  中央財政去年「三公」經費是71億多,全國的「三公」經費也就400多億元,「有說3000多億,那是胡扯」。

  ——樓繼偉

  轉基因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我國是農產品的消費大國,為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長期有效地供給,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包括在轉基因這項高新技術上,必須佔有一席之地。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哪怕有1%的問題我們將採取1oo%的努力,堅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余欣榮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5: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