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學菩薩界,轉凡成聖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 摘錄盧軍宏台長講述於東方台觀音堂

大家知道做善事可以轉為功德,那麼我問你們「一個有功德的人,他的功德會否轉為善業?」告訴你們出家的修行人就可以,他們這一輩子出家修行,如果沒有好好的修,下一輩子投胎為人,功德就全部轉為福報。比如,念經有口無心,動壞腦筋或做了不好的事情等,這輩子所有積的功德全部轉為福報,因為果報是已經投人了,而這輩子就白修了。師父告訴你們這個道理,就是要你們一定要堅持好好修行修心,還有就是要把你做的所有的功德,要不斷的加溫,才能保持住這個功德。

我們都在學菩薩,學習菩薩的慈悲精神,師父今天給大家講「十地菩薩」,師父每次只能給大家講一地,十地菩薩就是菩薩的十個不同的境界,菩薩的境界是我們要學習的境界,雖然我們現在是在學佛學菩薩,但是你們必須要知道菩薩到底都是怎麼樣的境界?

十地菩薩又稱為十聖位,我們學菩薩是學菩薩的境界,而菩薩的境界有十個不同的級別,要知道自己到底修到哪個級別了,也就是說要知道自己修到哪個層次了。師父會把十地菩薩,一地一地的,從字面上分析給你們聽,然後用白話把菩薩的十個境界透透徹徹的講解給你們聽,讓你們來修學十地菩薩,讓你們明白每個不同境界的菩薩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樣才能做到十地菩薩?

今天給大家講一地菩薩,即初地菩薩,也叫歡喜地菩薩。歡喜地:始出凡境,初登聖境,慶心內融悅情外發,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用聞思修慧為加行智,斷凡夫我性無明,證遍滿功德檀波羅密增上。初地菩薩就是剛剛到菩薩的境界。初地菩薩為歡喜地菩薩,始出凡境,「始出」就是剛剛離開人間的境界,到達了聖人的境界,即菩薩的境界。也就是說你剛剛脫離了平凡的境界,凡人的境界,開始走向菩薩的境界。初登聖境,就是你剛剛開始登上聖人的境界。慶內心融悅情外發,就是慶賀,歡悅心,剛剛開始感受到自己內心一種溶化到聖境的喜悅,已經把人間繁瑣的事情融化到佛的境界上了。悅就是歡喜心,就是我非常歡喜的進入了聖界,進入了菩薩界,已經開悟,認識了這個人生,只不過是因緣合和而成,對什麼樣的事情都很開心,都能圓融,所有在人間的一切事情都能包容,圓融,然後進入了聖界。而且做什麼事情都會有一種喜悅。融悅情外發,就是歡喜心,慈悲喜舍心開始往外發,就是有一種能量體把你往上穿,尤如火箭就是這樣,那些啟動氣體能量往外發,火箭就上去了,因為初地菩薩的每一個事情,都會生出歡喜心,所以稱為歡喜地菩薩。歡喜地菩薩做什麼事情都是開心,都是歡喜,什麼事情都看得穿,什麼事情都明白了,只有人才會不開心、憂愁、煩惱。用聞思修慧,來修你這個智慧,聞就是見聞,耳聞,鼻聞等,這個聞字並不是指你聽到的才叫聞,是你的六根接觸六塵后的東西都叫聞,就是你所接觸到的東西都叫聞,這個聞是一個總體概念。聞思就是當你接觸到東西之後,會產生思維,有了思維之後,才能修慧,所以叫聞思修慧。當你在人間所有看到的東西,經過你的大腦過濾,思考的時候,要用菩薩的證見來思考,那個時候就變成修心了,就變成開始啟用你的智慧了。人的智慧是怎麼來的?你看見的東西就要學會轉化,比如,簡體字經過電腦的軟體轉化后,就變成繁體字了,繁體字也可以轉化為簡體字。也就是說菩薩的腦子裡就像有一個轉換器一樣,所有的東西進來,經過腦子一過濾,就變成菩薩的東西了,但要加上行智,就是你所有的行為,修行,必須要有智慧,這叫行智。也就是你所有做出來的行為一定要有智慧。比如,與別人吵架,你這個行為有沒有智慧?偷人家的東西,語言欺騙人家,你們說這些行為有沒有智慧?這些行為就根本沒有達到菩薩的境界。初地菩薩所有的行為,包括思維的行為,心裡的行為,全部都包含著智慧,這個智慧就是菩薩的智慧。斷凡夫我性,就是一定要斷掉無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凡夫俗子,凡夫就是腦子裡只想著自己,凡夫就是凡人。我性就是我自己的本性,是無明的。也就是斷掉你的無明,為什麼現在會無明,是因為你過去生所做錯的事情,把你的心靈染塵了,才會成為無明。所以菩薩說要斷凡夫我性無明。證遍滿功德檀,就是你所有證悟的佛法滿功德檀。就是你現在所有的功德,你避開自己的無明名習氣,所修的智慧(功德)找功德檀上全部滿了,也就是你自己所思維的,所講出的話,所聽到的,所做出的事情,全部都是遍滿菩薩的智慧。波羅密增上,就是彼岸,用你的境界再上一層,再上一層。

三個地為一個界,到了最後十地菩薩就是圓滿的,就是《心經》里的一句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心經》你們都會念,你們知道《心經》的題目是什麼意思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就是智慧,波羅密就是彼岸,多就是到達了,心經的意思就是讓你的心到達你所要求的彼岸,就是到達開悟的境界。是用你的智慧達到了一個彼岸,也就是用你的境界到達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師父經常給你們講般若智慧,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講的就是般若智慧。人的智慧最重要,因為人有了智慧,才能開悟,才能好好的修,你連智慧都沒有,什麼都聽不懂,如何修行?

今天時間關係就先講到這裡,下次師父會講進入初地菩薩的條件,就是怎樣從凡人轉換成菩薩,怎樣從人界用自己修鍊后的意念,然後進入菩薩界,師父用八句心德,勸導眾生知迷開悟,速成菩提。

世道難成佛,唯有修心伏,
三藐三菩提,戒定慧來依,
破除無明心,忍辱開悟欣,
證得無上法,凡人變菩薩。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