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入我境內投彈 為什麼不能果斷擊落緬軍飛機?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15 1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入我境內投彈 為什麼不能果斷擊落緬軍飛機?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緬甸進入緊急狀態 華裔又倒霉!
  3月13日下午,緬甸軍機炸彈落入中方境內,造成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大水桑樹村正在甘蔗地作業的無辜平民4死9傷。此前的3月8日,緬甸政府軍與民地武發生武裝衝突時,有流彈落入中方一側,造成一處民房受損,幸無人員傷亡。
  消息在網上立刻引發了各種討論。有質疑緬甸政府居心的,有不信任解放軍防空能力的,有抨擊中國政府軟弱不敢擊落飛機的,甚至有要兵發雲南去者進兵緬甸的……就算中國空軍今天上午證實,昨日已經組織多批戰機起飛,對向中國邊境抵近飛行的緬甸軍機進行跟蹤、監視、警告、外逼,這種討論也沒有終止。
  為什麼不能果斷擊落緬軍飛機呢?筆者是個軍迷,不想張口就討論干不干涉別國內政,但從技術上說,這事兒不好辦。
  緬甸軍機飛入我境內投彈?
  先來看一張衛星照片,筆者從谷歌地圖上截的。
  

  圖片中的白線就是中緬邊境線,紅點則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大水桑樹村的大概地點,至於事發的甘蔗地是哪一塊,筆者實在無力找到。不過看看地圖右下角的比例尺估算,就能知道,此次被炸的地方,離中緬邊境的距離只有1-2公里。
  緬甸空軍對地攻擊手段落後,基本只有火箭彈和無動力常規炸彈,炸彈都深入中國境內1公里,緬甸空軍戰機肯定侵犯了中國領空!大多數網民可能是這樣推斷的。但在轟炸這個事情上,我們是要考慮牛頓定律的。
  戰機飛行帶著高度和速度,炸彈雖然沒有動力,但因為慣性也會飛出一段距離,這段距離有多遠呢?筆者手頭有一本1982年解放軍編寫的《海軍航空兵戰術》,根據解放軍使用轟炸機實測的結果,250公斤的高阻力航空炸彈在1500米高度水平轟炸,如果飛機的速度是500公里,炸彈能飛行2.22公里,如果速度是700公里,炸彈能飛3公里,這時如果把高度增加一倍,炸彈能飛4.1公里。極端情況下,當飛行高度是6000米時,炸彈的射程可以達到5.68 公里。
  如果考慮到現在普遍使用的低阻航空炸彈的阻力比高阻力炸彈小,炸彈的飛行距離還會增加;如果考慮到攻擊機飛行員在投彈式為了防止自己陷入地方火力可能採用甩投炸彈(就是在投彈前拉起機頭,給炸彈一個向前上方的投擲方向,飛機則在投彈后做其他動作反向脫離),炸彈的飛行距離還可以大大增加。
  緬甸軍機投彈時,很可能根本不在中國上空。要制止這種攻擊,就得將飛機擊落在緬甸上空或者乾脆在中緬邊境緬甸一側劃一個寬度10公里以上的禁飛區。這種選擇的意義,還是留給專業戰略家們討論。
  為什麼會炸到中國來?
  雖然炸彈不是緬甸飛機在中國上空投的,但為什麼緬甸會對著中國村子的甘蔗田投彈?說是故意的筆者反正是不信,真要炸人,炸居民點效果比這好多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應該與無地面支援的空中對地打擊的難度有關。
  現代戰爭電影里我們往往看過不少的先進戰機對地攻擊的場景,他們要麼是地面人員反覆同飛行員通話,甚至直接用地面設備發出引導信號(古有彩色發煙彈,今有制導激光束)引導戰機進入攻擊路線並且投彈;要麼是戰機自帶先進的觀瞄設備,在空中發現地面活動的人員裝備,然後用精確打擊武器直接消滅之。
  但是很遺憾,緬甸軍隊不存在所謂空地引導的能力,戰機上也沒有這種先進的觀瞄設備。因此除了對一些城市目標的有規劃轟炸之外,緬甸軍戰機的搜索方式往往是目視。
  目視搜索的難度有多大,從航拍照片里可見一斑。
  

  這是從2000米左右的飛機上拍攝的,這個大小里,誰能看見其中機動的車輛呢?
  

  3300米高度航拍的城市,別說機動車了,連房子都變成光點了。
  把這些航拍照片里的房子全部換成樹和灌木,想從裡面發現人,難度真的不小。
  更何況發現人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確認是軍隊還是平民,完了還要識別敵友,等確認是敵人了還要規劃一下攻擊航線再去進攻。當然在中緬邊境飛行打擊反政府武裝的緬甸戰機也許都管不了那麼多。這片區域基本沒有緬甸政府軍活動,不在城市裡的必然也不大可能是平民,反正也看不清敵人穿什麼軍服拿沒拿槍,一串炸彈扔下去總歸能消滅些什麼。
  至於炸過邊境,對那種低水平的飛行員來說並不奇怪,地面不是地圖,不可能畫著巨大的白線組成的國境讓飛行員認清自己在哪兒。要是有先進航空地圖和精確定位的先進戰機也許可以在程序中標明國境,但對於緬甸空軍的這些簡陋的戰機,比較高級和準確的定位方法可能會出乎一般人的預料——買一個比較高端的GPS 手持終端(現在似乎也可以買北斗),帶到飛機上,根據終端報出的經緯度來計算自己的位置——這一點也不丟人,幾年前的中國空軍也有不少部隊這麼干。當然在蜿蜒曲折的中緬邊境飛行,很快反應一個經緯度到底是中國還是緬甸,想來也不是容易的。這時候,可能帶個手機等著收「中國移動歡迎您」的簡訊是個比較快的方法。
  更重要的,這種方法可以估算本機的位置,但對地面目標的絕對位置卻沒有辦法標定——戰鬥中,沒有飛行員會冒著被擊落的風險到疑似敵軍的上空轉一圈測定了經緯度再回來攻擊。
  當然這樣的打擊思路和目標搜索水平,誤打誤炸平民的事情與其說在所難免,不如說是家常便飯,所不同的是,這次炸到了中國公民。
  退一萬步說,就算緬甸軍機不小心短暫侵入中國的領空,想要擊落它也是難度重重。
  「擦邊球」的困境
  在各國的防空警戒中,都會提到這個「擦邊球」概念,說白了,就是那種短時間內進入一國領空,隨後很快飛走的情況——這在冷戰期間的中國沿海經常發生,美國飛機經常故意用這一戰術來試探中國防空系統的反應速度——當然,這一戰術也有玩砸的時候,不少美軍戰機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這個試探的度,在侵入中國領空的幾分鐘里飛的略遠,遭到中國戰鬥機追擊時不能及時退回國際空域,最後被擊落。不過絕大多數時候,對那種有預謀飛進領空幾十秒又飛走的擦邊球,除了外交抗議和緊盯防止其進一步深入外,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至於緬甸空軍,既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搞擦邊球——它連精確定位還要靠飛行員自己帶GPS終端上飛機,根本吃不準自己有沒有進入中國領空。它們發生的闖入領空事件,主要是意外性質的:不小心飛過了界,或者在邊境進行空中機動時部分航跡劃過了中國領空,這種只有幾秒或者幾十秒的闖入領空雖然容易發現,卻難以進行除了空中警告、外逼之外的辦法。
  現代防空作戰中,對付戰機的大部分方法是發射地空或者空空導彈,但一來是否要攻擊這些「偶然過境」目標是個問題,二來就算要攻擊,從十多公里甚至幾十公裡外鎖定目標再發射,僅導彈飛行就需要幾十秒,這時很多飛機已經回到了緬甸上空,已經發射的導彈再將其擊落就會回到前文的「將飛機擊落在緬甸上空」問題。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對於邊境空中目標,如果其有明顯敵意(如美國的偵察機)則中國一般會出動戰機緊盯以防止其靠近甚至越境(2014年南海上的殲 -11跟蹤P-8反潛機就是一例);如果沒有敵意的,其航線可預測且不大可能越境,則一般只進行雷達跟蹤監視;而那些如緬軍戰機一樣不可預測的目標,則要派戰鬥機進行跟蹤,以便在其不慎越境的第一時間進行告警驅逐。至於將其擊落甚至迫降的動作,則多數要在警告無效后才能實施。
  對於落入中國邊境的緬軍炸彈和那些短時間越境的緬軍飛機,比起冒著引發不利於己的外交糾紛的可能強行攻擊,利用外交手段和和平的軍事手段加以限制才是更為現實的做法。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UQ05IcI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