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性學研究所調查:人們在勾搭中尋求的不僅是性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15 1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性學研究所調查:人們在勾搭中尋求的不僅是性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金賽性學研究所的賈斯汀•加西亞(Justin García)對所謂的「勾搭文化」的特點和決定因素進行了一項最為廣泛的科學調研,調查了500個大學生,結果,其中65%的女性與45%的男性表示在最後一次「勾搭」中,他們實際上希望遇到一段穩定的感情。
  現代社會裡的人們的確更加追求性快感與沒有承諾的性關係,但在性的表面之下,其實也隱藏著對愛的需求。
  「為什麼將性當成愛呢?」的這句俗語經常來表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感受到了強烈的身體吸引,卻將此掩飾為愛情或者是一種特殊的聯繫。雖然把性當成愛是很常見的,但與之相反的現象——即把愛稱為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變得越來越普遍。
  美國金賽性學研究所(the Kinsey Institute)的賈斯汀•加西亞(Justin García)對所謂的「勾搭文化」(英文為hookup,指未作承諾的性接觸)的特點和決定因素進行了一項最為廣泛的科學調研,調查了500個大學生,結果,其中65%的女性與45%的男性表示在最後一次「勾搭」中,他們實際上希望遇到一段穩定的感情。事實上,儘管人們都覺得「勾搭」的性質是十分隨意的,51%的女性和42%的男性說他們在勾搭之後會坦率討論與對方成為愛人的可能性。
  加西亞還舉出他和同事們在201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樣本是由681名成年大學生組成,其中63%的男性和83%的女性表示他們更願意選擇一段傳統的浪漫關係,而不是在沒有承諾的情況下發生性關係。
  

  永遠的晚安之吻。(圖片來源:Courtney Carmody / Flickr)
  在發表於2008年的這篇《從生物心理社會學的角度看交往行為》研究中,加西亞和他的同事詢問了507名本科生是什麼促使他們去尋找交往對象。89%的男性和女性回答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但也有54%的受訪者認為是感情原因,51%的受訪者認為目的是為了開始一段浪漫關係。
  加西亞認為,「年輕人當中濫交的常態化是西方社會性行為方面近期最令人吃驚的變化之一,但在現實的勾搭過程中,人們尋求的並不僅僅就是性。」
  從 20世紀50年代開始,避孕藥的發明、青霉素近乎消除梅毒,以及避孕套的廣泛使用,使得濫交的風險變得很低。這導致了20世紀60年代的性革命,它消除了整整一代人對性的恐懼和保密性。但是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疫情的爆發,又使得陌生人之間進行濫交的數目迅速下降。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地發問:現今濫交現象是不是越來越多?
  根據加西亞的研究,這個答案至少在美國無疑是肯定的。他指出,如今年輕人間出現的新的性革命有兩種原因:第一是不想在自己的黃金歲月放棄擁有眾多的性夥伴的可能性,他們將正式許下承諾、建立一段長期關係的時間推到很晚。第二個原因更為顯著——加西亞的研究表明,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對濫交表示出廣泛的認可。
  有人說美國文化是十分清教徒式的,因為它不允許在電視上出現裸體,這不完全是事實。不如說美國文化是「矛盾」的:雖然大多數的電視連續劇和真人秀節目絕不會展現出乳房或臀部,但是會讓你覺得濫交是完全正常的、積極的甚至理想的,不管是對男性還是女性。這是相對於前幾十年的一個顯著變化。而今的訊息鼓勵年輕的女性不要受到過去父系社會的限制,盡情的享受性愛不要為此而羞恥。
  

  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市路邊的廣告牌。(圖片來源:urbangarden/Flickr)
  2012 年發表的一項獨特的研究也支持了這一假設:該研究招募了160位女大學生並把她們平均分成兩組。研究者要求其中一組閱讀從《麗都》雜誌(Cosmopolitan)上摘錄的關於性關係的文章,而另一組看沒有色情內容的娛樂八卦。稍後,研究者對這些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看出那些看《麗都》雜誌的學生更傾向於支持女性應當尋求生理滿足的想法,同時也認為偶爾發生一次隨意性行為的風險較小。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研究,其結論也並不是毫無瑕疵,但它支持了加西亞的基本觀點:當今大眾媒體和社會傳遞給年輕人關於濫交的感受與幾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這就導致了勾搭文化的流行以及男女之間的差異在不斷縮小。
  加西亞解釋道:「男女性之間對性的態度差別越來越小,是我們最重要的發現之一。」調查表明男性和女性對待性濫交的意見比他們預期的更相似。這表明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尋求沒有承諾的性滿足,而更多的男性表示他們希望在濫交中感受到情感的成分。
  

  吻。(圖片來源:Luis Sarabia/Flickr)
  作為一名人類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加西亞認為,我們的性本能是受自然選擇強烈約束的,但是他也指出進化的邏輯極其簡單,不能充分說明西方社會性行為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在 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調查了832所大學的學生,其中49%的女性和26%的男性的受訪者對他們最近的一次「勾搭」都有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而只有26%的女性和50%的男性感到滿意。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想探索這些差異背後的動機,所以他對394所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跟蹤。他發現對那些感覺自己孤獨或者抑鬱的人來說,濫交改善了自己的心態;對那些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更陽光的人來說,濫交使他們感覺更糟。
  總體而言,加西亞認為勾搭濫交對一個人的幸福感以及滿意程度的影響是積極大於負面的。但是他警告說情緒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他舉了一個例子:女校中72%的學生都在至少一種情況下對某一次濫交表示後悔,23%的學生從來沒有後悔過,3%的學生對好幾次濫交表示了後悔。
  加西亞表示,在有計劃的性接觸中,有四分之三演變了長期的戀愛關係。對這種 「意外」的感情給予的解釋是當性愛很合拍的時候,性高潮后釋放了大量催產素。人們稱這種物質為「愛情激素」,因為這種激素的釋放會形成一種幸福的滿足感並建立起對身邊人的依戀感。
  毫無疑問這種化學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加西亞的數據也表示,在這種看似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性愛背後,人們的確會有意無意地形成更強的聯繫。所以為什麼把愛簡單地歸為性呢?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UQ6INN8J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