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如驚天海嘯席捲而來,無職無權的徐介藩和張梅夫婦驚愕不已,在蘇聯大肅反時期也沒有見過社會這般瘋狂,這世道是怎麼啦?兒子曉濱才8歲,女兒曉燕才6歲,也跟父母一樣過著一日數驚的恐怖日子。然而劫數難逃,徐介藩和張梅還是被誣陷為「蘇修特嫌」。1968年4月,徐介藩在西安被非法關押,之後當成重犯押解到北京東郊通縣進行「隔離審查」,強令他「交代問題」,受到多年迫害,最終釀成了腦血栓。
在西安的張梅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被畫地為牢,家裡貼滿了各種標語口號,看守就住在外屋,張梅和孩子上廁所都不許關門。造反派可以隨時破門進家揪斗張梅。與林彪離異近三十年了,她的罪名是——「反林彪、反葉群」。有一次,紅衛兵們又闖到家裡,當著兩個孩子的面批鬥張梅,女大學生們罵張梅彎腰不夠,使勁按她的頭,腰椎有重傷的張梅挺不住,摔倒在地,嚇得兩個孩子哇哇大哭,衝上來要扶起媽媽。造反派推開孩子,抓住張梅的頭髮,野蠻地把她拽起來,揪掉了一大把頭髮。張梅忍著疼痛,把帶血的頭髮給這些「造反英雄」們看,抗議他們的暴行, 女大學生過來把頭髮一巴掌打掉。文革中的紅衛兵堪比德國法西斯衝鋒隊,為中華民族歷史留下血腥而恥辱的一頁。
1970年秋,專案組大員通知張梅:「帶上兩個孩子去湖北襄樊五七幹校,這是黨對你最大的關心和愛護,讓你走五七道路,好好去改造思想!」
張梅心裡在流血,老伴一去無音信,是死還是活?大女兒曉霖在哈軍工讀書,按說該畢業了,怎麼連續幾年連封信都沒有?她哪裡知道大女兒已經被軟禁在大漠深處了。眼前的這兩個孩子也該上學了,帶到幹校怎麼辦?孩子有什麼罪啊!一生受苦受難,張梅這個倔強的陝北女人沒有屈服過,現在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張梅欲哭無淚,誰能來幫我一把啊!
年過半百,一身是病的張梅拖著兩個孩子,被驅趕到陌生的湖北襄樊。什麼五七道路?就是流放。起早爬晚,風吹雨打,張梅身心俱疲,掙扎了一年多,捱到了1971年的深秋。
有一天,兩個自稱是北京裝甲兵司令部的軍人來到幹校,他們找張梅宣布:「裝甲兵領導找你有事,跟我們走。」其餘一概不予解釋。
「我還有兩個孩子呢!」張梅拒絕道,「我走了他們怎麼辦?」
「不行!」兩個北京解差不由分說,強行帶走張梅,押解到北京,把張梅關進香山腳下一所小學校里,成為囚犯。
「交代你與林彪的關係,揭發林彪的問題!」上面來了幾個軍人橫眉豎眼,劈頭蓋腦一番話把張梅送上了九天雲外,她腦子一片空白,半天清醒不過來,什麼什麼?林彪?林彪……他不是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嗎?
原來林彪和葉群都摔死在外蒙古了,成了反革命。
張梅如實交代:「1941年秋天,林彪在莫斯科跟我分了手,30年了,再沒有見到他。葉群更是從來不認識。他們的事我什麼都不知道,揭發不出來。」
不揭發不行,專案組規定:不準張梅與外界聯繫,不許寫信、不許打電話……囚室的窗戶全用黑紙糊上,不許用電燈,給張梅一盞小馬燈。
整整逼供了兩年,張梅什麼也交代不出來,本來身體就多病,現在關在暗無天日的單間小屋裡,她日夜思念老伴徐介藩和扔在湖北幹校里的兩個孩子,張梅身體和精神都快要垮了,她似乎覺得要死在這裡了。
兩年後,上面下令,把張梅送回湖北襄樊幹校。
徐曉濱和徐曉燕兩兄妹在幹校成了流浪兒,常常吃不上飯,衣服破破爛爛,像個小叫花子,即使這樣,幹校還要派人監視這兩個可憐的孩子。當張梅看見兩年不見的孩子時,她淚如泉湧,悲憤得說不出話,泡在苦水裡的兩個孩子長高了,可精神上的創傷把孩子折磨得傻傻的,他們獃獃地望著媽媽,一聲不吭。
從湖北幹校回到西安的張梅沒有停止上訪,她不斷向中央寫信,要求見徐介藩,要求落實政策,上邊總算答應張梅探監了。
張梅帶著兩個孩子趕到北京,一路上囑咐孩子,見到爸爸千萬不許哭。當徐介藩出現的時候,張梅自己先哭了,她不敢相信,眼前這個步履蹣跚,佝僂著腰的老人就是他那高大魁梧的丈夫。
徐介藩目光獃滯、臉色灰黃,浮腫讓他變了一個人,他張張嘴卻說不出一句話來,由於腦血栓得不到有效治療,他幾乎變成殘廢人,文革把徐介藩健壯的身體徹底毀了。
張梅四處求救,要求放人治病。1975年底,徐介藩才被解除監禁,但是組織上還是沒有對他的「問題」做出任何結論,徐介藩的頭上還頂著一個「蘇修特嫌」的沉重罪名,接受無休止的審查。
為了給徐介藩治病,張梅費盡周折,吃盡辛苦,才把他送進301醫院。但是已經晚了,親人眼看著徐介藩一步一步變成植物人。
文革結束后,1979年3月29日,總政治部推翻了林彪、四人幫一夥強加在徐介藩身上的種種不實之詞,正式為徐介藩做出了平反的決定,恢複名譽。
1981年,徐介藩享受正軍級待遇:次年,中央軍委又批准他享受副兵團級待遇。
然而,躺在病床上的徐介藩已經完全不知道這一切了,享受享受,他享受什麼呢?
1983年4月16日,一生剛直不阿的徐介藩將軍在解放軍總醫院與世長辭。
老紅軍張梅老人一直住在香山南麓的裝甲兵干休所里,安度晚年。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俄羅斯駐華大使館代表普京總統授予她一枚勳章,肯定她當年在蘇聯的貢獻。
2007年12月,筆者採訪張梅老人,左為她的女兒徐曉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