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懷瑾:鄭板橋為何憐嘆乾隆做太上皇?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3-10 0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要:中國歷史上,200多位皇帝,最後一位退位做太上皇的,是清朝乾隆皇帝。大詩人鄭板橋對乾隆退位之事,有著一種敬佩的憐嘆。這是為何?且看南懷瑾在《易經系傳別講》里的講述。

  我們看歷史上的皇帝,所謂「亢龍有悔」,就是當太上皇的境界。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個。乾隆活到八十幾歲,最後把皇位交給他兒子嘉慶,結果也很慘。唐明皇用錯了人,用李林甫當宰相。乾隆用了一個最得意的人,叫和坤(不是和坤,一般人都把坤弄錯了,當成乾坤的坤)。和坤很壞,他貪贓枉法是歷史上有名的。乾隆一死,嘉慶先把和坤抄家,抄出他家的財富,比皇帝宮裡的財富還要大、還要多,可見他貪污多厲害。乾隆知道不知道呢?絕對知道。有人就對乾隆講,和坤那麼壞,為什麼還要用他?乾隆說:你知不知道,你們總要留個人陪我玩玩嘛!這句話講絕啦!將來各位做了大臣,一定要在皇帝身邊弄一個小人。因為皇帝也有些上不了檯面的私生活,只有這種人才能去替他辦。他如果找包公,那還了得!如果皇帝聽說西門町有部黃色的影片上演,想弄來看看,包公一定跪下諫諍:「臣期期不敢奉詔」,那多沒趣!如果告訴和坤,那他會做得比皇帝想象的還要周到,包君滿意!你說皇帝怎麼會不喜歡他?因為在位的人有時候會很苦,所以乾隆才說,你們總要留個人陪我玩玩嘛!意思是說:你們不要都講他,我知道他壞,可是你們都太好了,那怎麼陪我玩呢?和坤這種人,在歷史上叫做弄臣。

  唐明皇逃難到四川的路上,騎在馬上,在濛濛細雨中,聽到馬鈴鐺的聲音,那種凄涼味道,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慈禧太后逃難,虛雲老和尚跟在後邊,看到慈禧太后餓得那個樣子,內侍去民間弄些紅薯給她吃,慈禧太后見到紅薯便口水直流,真是一毛錢也不值,什麼皇太后不皇太后!人都是一樣。當年唐明皇幸蜀,騎在馬上自己在嘆氣,怎麼會弄成這麼個樣子!當時高力士跟在旁邊(高力士是個忠臣,是一個很好的宦官。大家不要被小說家騙了,高力士為李白脫靴,這是小事。)聽到了,說:「皇上,這還不是怨你自己。」唐明皇問怎麼說?高力士說:「誰叫你用李林甫做宰相呢?」唐明皇在馬上一嘆說:「李林甫這個小子,我曉得他會搞成這個樣子的。」高力士說:「皇上,你也知道他壞?」唐明皇說:「怎麼不知道呢!」高力士說:「他壞,為什麼還要用他?」唐明皇說:「哎呀!這你就不懂了。現在再找一個像李林甫那樣壞的還找不到呢!」一句話說明了人才難求呀!我們看歷史不懂,很多人看歷史都不懂,人才最難,天下就是合意的人才難找。等於一個人喝好茶一樣,個個都會泡茶,泡得呷著舒服的很少。所以我不是不知道他壞,但是現在再找一個像李林甫那樣的人才還沒有呢!說到這裡我們想到清朝有一位名士叫鄭板橋,也是一位才子、一位高人。有一首詩寫得很好,他說:

  南內凄清西內荒,淡雲秋樹滿宮牆。

  由來百代名天子,不肯將身作上皇。

  鄭板橋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因為他看到乾隆當了太上皇,他有所感慨。第一,感慨乾隆很了不起,能夠在自己老的時候,把皇位交下來給兒子。第二,他又為乾隆擔心,當了太上皇那種味道。雖然皇帝還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權位交了以後,想喝口台灣的凍頂烏龍,幾個月都喝不到。當皇帝的時候,要什麼不到二十分鐘就來了。為什麼?情況不同了。是皇帝兒子不對嗎?不是,中間搗亂的都是左右的人!所以說「南內凄清西內荒,淡雲秋樹滿宮牆」。這裡可以看到鄭板橋的文學境界,「淡雲秋樹」,淡雲是一個人失勢后那種冷漠凄涼的情況;秋樹是秋天的樹,葉子落光了,連一片葉子都沒有,唯有淡淡的枝影,那種冷漠、無助……你們沒有看過皇宮大內,至少到日本京都可以走走看看。那麼大一堵宮牆,一個人坐在那裡,那比當和尚還可憐,真的是比和尚還要和尚,一個鬼影子都看不見。「淡雲秋樹滿宮牆」,就是講權位交了以後那種凄涼。這種境界對修道的人來說倒是很好,因為修道就是享受凄涼。如果是修禪的人,正好打坐閉關,剛好得其所哉!可是普通人做不到。下面一轉:「由來百代名天子」——自古以來高明的皇帝,「不肯將身作上皇」——寧可死在位子上。歷史上有些當皇帝的,不肯把權位交出來,到死了以後,屍體臭了,蛆蟲亂爬,屍腐水流,抬不出去的也很多。因為兒子們在爭權奪位,搶當皇帝,常常把皇帝的屍體,任由蛆蟲嚙食,可見權位搶奪的可怕。不但皇帝如此,當董事長、大老闆的也是一樣。

  在台灣有一位華僑很有錢,年紀也大了,一個朋友跟他說:先生,你的年齡那麼大了,錢也那麼多了,也應該休息休息了,還那麼辛苦做什麼?他說:就是因為我年齡大了,所以更要努力賺錢,不然我死了便不能再賺了。我那朋友只有苦笑。這也算是一種哲學。但他死後也是落得老婆兒子爭財產、打官司,老人的後事卻無人管。這種情形,我們就看到很多。老子死了,兒子不管,兄弟們只顧爭財產、打官司。那些大老闆們有很多不能放手的理由,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但是等到眼睛一閉,你放不放呢?不放也得放!但只也有到那個時候再說!我眼睛沒有閉以前,就是不放。所以「由來百代明天子,不肯將身作上皇」,就是這個道理。他不願意 「亢龍有悔」,因為作了太上皇,「貴而無位」,沒得位置可坐!「高而無民」,下面沒有人跟你跑龍套,那種情形也是很慘的。

  不過中國從前的皇帝,也真有些是為人民辦事,而不顧自己的。所以皇帝自稱孤家寡人,那真是孤家寡人。我常常說,就有機會我也絕不當皇帝!不要說當皇帝,連平常人年紀大了,也是孤家寡人一個。你想,兩個老朋友正在那裡說笑話,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都可以說,但是你的後生晚輩年輕人一過來,你什麼也不敢說了,不得不傲岸端莊,裝出一副非常道貌的樣子。這樣年輕人自然也不敢靠攏來了,結果沒有人跟你講話,那真是孤家寡人了,尤其是讀儒家書方方正正的老朋友們。奉勸各位以後要常跟年輕人跑跑,說說笑笑。不要將來變成孤家寡人的時候,大家看到了只向你敬禮,大家都敬而遠之,永遠不跟你親近,那種味道才是:「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這是補充「亢龍有悔」的道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