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油品為什麼異味難聞刺眼刺鼻?(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國內開車加油的人大概深有體會,國內銷售的汽油柴油不僅異味難聞而且刺眼刺鼻!穿行在大街小巷的車流之中,既使沒有見到車尾冒黑煙,也會感到呼吸困難,汽車排放的尾氣同樣也是異味難聞刺眼刺鼻!這種親身的體驗,到歐洲到北美甚至到日本到香港,人們幾乎感受不到,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聞不到難受的異味,更感受不到刺眼刺鼻。原因是什麼?是油品的質量!

  柴靜近日在有關霧霾的視頻中,透露中國最好的柴油硫含量是歐洲的25倍,17%的柴油車排放了70%的氮氧化物和99%的一次性顆粒物。汽油長期比發達國家低兩到三個等級,中國國四及以上的油品只佔4%。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與歐美日標準差距非常大,油品硫含量偏高,使得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程度一直居高不下,並且成為PM2.5污染的主要來源。與機動車排放相關的油品關鍵指標中最主要的是硫含量。國際上通行的尾氣排放管理方法,可以說就是限制燃油中的硫含量,即所含硫越少,油品質量越高,排放尾氣相對越清潔。

  中國油品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歐Ⅳ標準中對硫含量的要求是不大於0.005%(質量分數),國內汽柴油品標準要遠遠高於這一數值。現在國內汽油含硫量至少在150ppm,柴油硫含量350ppm。歐盟和日本已經將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降至10ppm,美國是30ppm。這意味著中國當前的汽油標準是歐洲、日本的15倍,美國的5倍,柴油則是歐日標準的30餘倍。

  雖然北京已經開始執行國V標準,與歐盟、日本的標準相同。但中國油品的質量究竟如何?是否等同於歐盟、日本標準?恐怕連幾大能源巨頭都不敢正面回答。

  中國進口的原油含硫量很高,因為這種原油價格低廉,幾乎是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的一半!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北海布倫特原油,國內根本就不會購買,儘管國內油價是盯著北海布倫特原油,但中國從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基本上都是低質高含硫原油。

  近日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透露的信息也再次佐證了這個說法,據欽州檢驗檢疫局統計,2015年1月,欽州口岸共進口原油82.5萬噸,同比增長90.9%,全部為硫含量在2.0%以上高硫原油。隨著中國石油廣西石化高硫原油加工設備成功運行,從2014年6月開始欽州口岸已經從之前的低硫原油轉變為中東產的高硫原油,高硫原油已經成為欽州口岸進口油品的新常態。據了解,2014年欽州口岸共進口原油988.045萬噸(含保稅進口),其中過駁原油總量 941.584萬噸,過駁高硫原油200多萬噸,連續三年成為全國最大的原油過駁口岸。

  全國政協委員、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曹湘洪坦言:在國五標準以前,國四以下(含國四)的油品里都有錳劑添加。錳劑可以讓煉油企業用較廉價的手段實現汽油標號的提高,煉油企業一噸的加劑成本為30元,但標號提高后每噸能多賣100多元。按照國四標準,汽油中加入每升8毫克的錳劑,以汽油牌號表現的辛烷值可提高1到1.5個單位。加入錳劑的油品會排放氧化錳,氧化錳是顆粒污染物,不僅污染大氣環境,也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高標號汽油,不過是從高含疏原油中提煉再添加了錳劑的產物,其品質根本跟歐美等國的油品相比。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只有徹底打破壟斷,重新制定嚴格的油品國家標準,實行嚴格的監管措施,然後象香港那樣引進BP,美孚,CALTEX等國際巨頭,讓其參與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中國的油品質量才有可能大幅提高,霧霾才有可能減輕,城市車輛尾氣排放污染才有可能減少。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發展新能源汽車、提高油品質量、淘汰黃標車,算是回應了與人們切身健康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相信很快會有相應的政策出台,國內的油品質量也會大幅度提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