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年不遇 美國人或將迎來瘋狂加薪潮?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7 0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百年不遇 美國人或將迎來瘋狂加薪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對於經濟,從來就不缺乏各種誤讀和誤解,而其中最離譜的還得是——工資的增長速度可能過快了。

  僑報網報道稱,經濟危機結束以來,美國的工資增長一直比較低迷,然而,多種跡象表明,美國久違的加薪潮即將到來。

  有人說,工資增長就意味著企業必須提高自己產品的價格,而這將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所以,美國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辛巴威。

  工資增長 是一件大好事!

  以紙幣計量的人均工資收入,平均每5-10年增長一倍。

  但黃金是衡量人類勞動收入的最佳貨幣。

  如果將工資收入,按照當時金價,換算成黃金,像美國這樣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超級大國,在過去的100年裡,美國的人均月收入,始終保持在150克黃金的中值,這就是美國人的實際工資。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爾德斯坦曾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美國失業人口已經降低到充分水平以下,不顧一切拿多低工資都願意的人不足,就意味著通貨膨脹很快將大規模捲土重來。如果勞動者不足,企業就將不得不開始拚命爭奪人才,競相支付更高的工資,於是很快……辛巴威。

  完全可以說,如果談論通貨膨脹壓力的話,利潤增長的影響顯然要大大超過工資增長。過去五年間,更高價格所帶來的進項幾乎是完全變成了企業的利潤。

  這就意味著,未來,哪怕工資增長,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負擔起這部分成本。企業沒有理由被迫將這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所以不必擔心通貨膨脹。

  



    美國加薪為什麼這麼難?

  人人都盼著漲工資,領導人應該也不例外。普遍來說,國家元首的工資並不是那麼高。

  據了解,美國總統奧巴馬等了84年漲了5萬,奧巴馬現在年薪40萬美元。此外,與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奧巴馬夫婦也是「房奴」,他們擁有長達30年的房貸。

  在壓制工資增長的因素當中,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對於2400萬美國人而言,他們面前最重要的經濟問題就是:為什麼我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而對於1億4600萬其他的美國人,最重要的問題則是:我怎樣才能加薪?

  在美國,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了。

  根據通貨膨脹調整之後,美國的全職工作周薪中值甚至都沒有超過2001年,較之1979年,也只增加了區區1美元。

  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如果要加薪,最好還是讓你的鄰居先找到工作。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失業率增高,嚴重的產能過剩,會讓利率和通脹保持在較低水平。而對國家來說,減赤字與增就業同時兼得,是再好不過的結果。

  美國的就業制度是政治制度。歷屆總統選舉,對每個失業者的就業權益必定有所承諾,而且作為選民投票的重要條件。

   美國是時候漲工資了

  過去幾個月全球原油價格下跌超過50%,使得美國能源行業受到極大的衝擊,不少油氣企業已經計劃減少投資和開始裁員。

  貧富不公加劇,工會捲土重來要求加薪。

  工會工人們說,他們的薪水和福利在金融危機中遭重創,而這幫助美國企業和經濟維持了增長,而他們現在希望為他們曾經的犧牲得到補償。

  勞工運動的崛起的主要催化正是收入的不平等這種被從現任總統奧巴馬到共和黨總統候選熱門傑布-布希在內的幾乎所有人視作當前時代最大經濟挑戰的現象。

  工資增長,是美聯儲加息的最後一道障礙。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Torsten Slok此前曾稱,美聯儲關注五種不同的工資指標都在上升,美國勞動力市場趨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耶倫也曾明確表示過,工資的年增長速度應該有3%到4%才對。

  緩慢的薪酬增長數字被美聯儲官員作為考慮是否在2015年內就提高利率時的重要參考。

  雖然失業率已經接近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聯儲決策制定者們還是對低薪酬可能限制家庭開支表達了疑慮。

    美國加薪潮的開端

  美國商業經濟協會在1月底公布的一份調查表明,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三個月提高工資,明顯高於去年10月份的約1/3。

  而這隻僅僅只是本輪加薪潮的開端。

  當經濟復甦的動能持續增強,美國就業市場也會改善,最終將帶來工資增速的提升。

  綜上所述,美國百年不遇的工資增長提速階段即將到來,美國人將瘋狂漲工資了。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TemjoQNd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