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叛逃前心態解析:與其束手待斃不如破釜沉舟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3-6 0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北戴河,處於蕭條冷落之中,林彪卻還在夏天經常到此居住。1971年夏天,他和葉群住離北戴河西海灘兩公里處的聯峰山松樹叢中的一幢兩層小樓,這就是中直療養院62號樓(原為96號樓)。由於人們的習慣,通常還是稱其為「96號樓」。

  林彪在北京日常居住之處主要有二:一是自己住所毛家灣,二是北京人民大會堂。毛家灣四周都是高牆,北部並不臨街,設有解放軍出版社,即平安里三號。當時交通部門想設立115路電車,終點站就在毛家灣和平安里三號之間,但沒有得到毛家灣的同意,原因是怕聲音大影響林彪。

  夏天天氣炎熱時,如果北京有事,他便搬到大會堂住上兩三個月。在人民大會堂,林彪通常住浙江廳。他怕光、怕風、怕水、怕劇烈的聲音,怕驟變的溫度,怕人多,怕疲勞,怕唆,怕很多常人不怕的東西。他不喜歡熱鬧,有人說是性格變異,有人說這是戰爭負傷留給他的毛病,並滲透到心理和神經之中。

  當然,如果夏天在北京沒有事,林彪經常到大連和北戴河去住。至於春天,他喜歡住在蘇州,江南的春天最叫人神往,有時一直在那裡度過春天。

  林彪的生活習慣,在當上「副統帥」后仍是十分古怪,每日的主要內容是沉思,在無聲、無光、無色彩的氛圍里,他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地靜默著,如老僧入定。沉思和寡言,是同他接觸過的黨內領導人的一致印象,不過那時大家都沒有向陰險方面聯想。

  據林彪的秘書張雲生寫的回憶錄稱:林彪有時也在屋裡走動,自言自語著,咀嚼著炒熟的黃豆。有時他一根一根地接著划火柴,直至整盒被划光,臉上才露出一絲笑意……

  按照林彪通常的規律,每天坐五六個小時,上午3小時,下午少則2小時,多則3小時,只有在無風的黃昏,他才到院子里走一會,光線強烈時絕對不行,即使睡覺。在夢中,他也不會停止思考,他有時突然從床上爬起來,叫秘書記錄夢中思考的結果。為了防止出現考慮不周,他又給周邊的人立下一條規矩:所有他批閱的電報和文件,一律押3個小時后再發。

  了解林彪生活習慣的人都說,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別人突然打亂他的思路。突然的干擾能使他產生一種情緒反射,平時最不能控制的就是這種情緒,連葉群都說不清那種情緒是什麼。這種情緒不經常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就會顯示出兩個非同尋常的癥狀:一是心悸流汗,二是大小便失禁。在這種情況下,林彪什麼都不能做,不僅不能看書、聽彙報,連吃飯都有困難。遇到這種情況,林彪只能絕對卧床休息,而且經常要休息四五天才能恢復正常。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除了拉自己的幫派之外,林彪奉行的原則是「毛主席同意我同意」、「毛主席划圈我划圈」的「緊跟」策略,自己輕易不出頭。接見外賓時,他一向不願意去,只是毛澤東出場要他作陪時,才勉強走一下。平時,林彪沒日沒夜地考慮問題,在陰暗的屋子裡制定大大小小的軍事和政治方案。他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通常是聽秘書講文件並由秘書代他在文件上畫圈。表示同意時,他就掄起胳膊在面前畫一個圈子,秘書就在文件上劃一個同樣的記號。如果有話要說,就由秘書記錄。他不同意時,就說「不予答覆」,或者做一個的手勢。

  後來「批林」時揭發材料說,林彪所「圈閱」過的文件,其實都是秘書畫上去的圈,這講的是實情。

  在很長時間裡,林彪活動的方式是「轉車」,即坐上汽車開到野外狂奔,在顛簸中感到一種快意。而到了1970年秋天以後,這種僅有的外出活動也變得很少有。

  廬山會議的失策,使林彪陷入深深的懊喪煩躁之中。他本來就不苟言笑,現在更加沉默寡言了,除了不定期聽秘書講點兒中央文件外,其他方面的文件很少聽。他減少了會客,常常是一個人關在房間里踱步,一圈接著一圈,不停地轉。

  此時,毛澤東對林彪和他手下的大將採取了保批兩種政策,不過在組織上保林彪的同時還是逐漸加大了對黃、吳、李、邱「四大金剛」和葉群的批判力度。由於廬山會議批判的只是陳伯達,林彪及其手下一夥的問題還未被黨內軍內高級幹部完全知曉和引起警惕,於是毛澤東開始採取一些「消熱」措施,多方「打招呼」,給「永遠健康」的「林副統帥」澆冷水。他頻繁地接見各大軍區司令員、政委、省、市、自治區黨政負責人和群眾團體的領導人,向他們個別打招呼。毛澤東在周恩來的幫助下,採取了從輿論到實權逐步削弱以至於瓦解的策略。當時批評黃、吳、葉、李、邱,其矛頭所向,林彪心裡最清楚,一些領導幹部也隱約地能感覺出來。

  1971年1月,當時被認為是受陳伯達影響並被林彪控制的北京軍區改組(後來對此定性有不同看法)。同年4月,毛澤東親自派人參加過去由黃、吳、李、邱控制的軍委辦事組,實行了「摻沙子」,林彪一夥在此的一統天下被打中旬,批陳(伯達)整風彙報會召開,林彪手下「四大金剛」和葉群的檢討及毛澤東的批語在會上散發。5月下旬,《毛主席會見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談話是1970年12月進行的)在各級領導幹部中逐層傳達,其中重要的是提到「四個偉大」(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的提法「討嫌」,而這一提法恰恰是林彪所最熱衷的。7月1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誌同時發表文章,告誡全黨警惕「現在正睡在我們身邊的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

  此前幾年,已經把劉少奇定為「中國的赫魯曉夫」(歷史證明這是一大冤案),這時又要警惕「睡在我們身邊的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矛頭所指自然不是一般人物!

  1971年7月9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會談結束后,周恩來帶著總參謀部副部長熊向暉去向毛澤東彙報。剛剛入座,他們便想彙報這次會談的情況,然而意外的是,毛澤東卻朝周恩來擺擺手,說:「那個不忙。」然後轉向熊向暉,問起軍委辦事組作檢討的事:

  「黃永勝和他那個軍委辦事組——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還有葉群,他們在廬山搞鬼,黃永勝講了沒有?」

  當時熊向暉一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前他認為,這些可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問題。於是他據實報告:「沒有聽黃總長講過。」

  毛澤東聽到此話,馬上追問:

  「有沒有看過黃永勝等人的檢討?」

  熊向暉回答:「沒有。」

  毛澤東轉身問周恩來:

  「那五個人的檢討,發給總參了沒有?」

  周恩來馬上回答說:

  「發了,總參和軍委一共發了60多份。」

  毛澤東馬上想了一下,60多份,應該發到了熊向暉這一級幹部手中,而他竟然不知情,這說明了什麼?經過片刻沉思,毛澤東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突然提高聲調說:

  「他們的檢討是假的,廬山的事情還沒有完,還根本沒有解決。這個當中有『鬼』。他們還有後台!」

  這話說完,室內空氣一下子緊張起來。接著,毛澤東針對周恩來講自己在歷史上也犯過錯誤一事,特彆強調說:「你犯錯誤是陽謀,他們是陰謀。實踐證明,他們的檢討是假的,是陰謀,連熊向暉這樣的幹部都不讓知道,這不是陰謀?我歷來主張,黨內允許有公開的反對派,絕不允許暗藏的反對派。黃永勝他們搞陰謀,搞分裂,他們是暗藏的反對派。搞陰謀,搞分裂,就是搞修正主義。真正搞馬克思主義的人,就要講團結,就要光明正大。黃永勝他們光明正大嗎?完全不是,總而言之,廬山的事,根本沒有完。」

  講到這裡,毛澤東停了停,別有意味地問熊向暉有秘書沒有,寫報告、起草文件是否由秘書代勞,聽到熊向暉說是自己動手時,毛澤東便說:

  「那好。我這裡的文件,就是一個秘書管的,他的任務就是收收發發。文件來了,我自己挑選重要的看。需要提點意見的,我自己動手寫,從來不讓秘書代勞。共產黨員一要動手,二要動口,就是要動腦筋。現在一些大官、小官,自己不動手、不動口、不動腦筋,什麼事都靠秘書,聽說連科長都有秘書,搞成了『秘書專政』。有的人讓自己的老婆當自己的辦公室主任,這不是共產黨的作風,是國民黨的作風。」

  將老婆當自己的辦公室主任批評為「國民黨的作風」,這在當時可算得上是非常嚴厲且性質極為嚴重的。熊向暉聽了心裡也是一驚,他知道:讓自己的老婆當自己辦公室主任的人,這指的就是林彪。

  1971年夏季來臨,這一年北京的天氣格外熱,林彪又到北戴河避暑。不過他手下的「四大金剛」卻坐鎮北京,兒子林立果也東竄西跳,向他時時報告情況,特別是毛澤東的動向。

  這一年8月15日至9月12日期間,毛澤東到南方巡視,主要目的又是向各地的主要領導幹部「打招呼」。在南巡期間,毛澤東幾次強調的一個話題是:「廬山會議開過近1年了,但廬山這件事,還沒有完。」他同時點了林彪的名,還直接批評把林立果捧為「超天才」一事,這可以說是進行粉碎林彪集團的準備工作。

  8月15日,毛澤東乘專列從北京出發,16日抵達湖北武昌。被稱為長江三大「火盆」之一的武漢三鎮,當時天氣炎熱。專列一停靠武昌車站,毛澤東便找武漢軍區政委劉豐和汪東興談話,17日又找了河南省委負責人劉建勛、王新,還有劉豐等人繼續談話。

  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除了強調黨內團結和不要搞分裂(「分裂」一詞大有深意),還說:不要把自己的老婆當自己工作單位的辦公室主任、秘書。林彪那裡,是葉群當辦公室主任。還有黃永勝那裡是不是?

  當時有人回答說:黃永勝那裡早就不是了。後來了解這個回答的情況是假的,實際上黃永勝的老婆項輝芳當時還在當黃永勝辦公室的主任。

  毛澤東馬上強調說:做工作要靠自己動手,親自看,親自批。不要靠秘書,不要把秘書搞那麼大的權。我的秘書只搞收收發發。文件拿來自己選,自己看,要辦的自己寫,免得誤事。只有兩個文件,當時因為身體不好,我口述,別人記錄,最後還是經過我自己修改印發的。其中一個就是《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毛澤東所講的這篇文章,是解放戰爭時寫的一篇重要報告。

  隨後,毛澤東又找湖南負責人華國鋒,在談話中解釋了去年在廬山會議時所寫的《我的一點意見》中「大有炸平廬山之勢」這句話:「說大有炸平廬山之勢是有用意的,空軍才能炸平。他們發稱天才的語錄,不給李德生同志發,他們幾位是井岡山山頭一方面軍的。一次當著他們的面,我說李德生你好蠢呀,不是一個山頭的,寶貝如何能給你呢?會上念的稱天才的語錄,事先也沒有談過,也不知是哪本書、哪一頁的,是說假話嘛。」

  毛澤東在這個講話中,直接把矛頭指向「空軍」,這正是林彪父子及吳法憲想控制的重點單位,寓意更進了一步。

  接著,毛澤東又講了解決九屆二中全會出現的問題的措施,特別說如何解決北京軍區的問題,並具體地說:我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打石頭、挖牆角、摻沙子。看到38軍的報告很高興,當即批了。把24軍、21軍、38軍整得厲害,特別是把38軍整得苦。還批了濟南軍區反驕破滿的文件和劉子厚的檢討等文件,這是打石頭。改組北京軍區是挖牆腳。中央警衛團、北京衛戍區,他們沒有插進來。摻沙子,摻了李德生、紀登奎。還少,叫李先念參加軍委辦事組。不能不管軍隊,開會不一定到,中南也要有人參加,可以不到會。你們要過問軍事,不能只當文官,要當武官。

  這裡提到「打石頭、挖牆腳、摻沙子」,並點到目標是「軍委辦事組」,顯然是要解決林彪手下「四大金剛」的問題。不過毛澤東當時在談話中,雖說了林彪的責任,卻表示還要保他一下。在談九屆二中全會的問題時,毛澤東聯繫當時提出來的「黨的歷史上的10次路線鬥爭」的提法說:廬山這一次的鬥爭,同前9 次不同。前9次都作了結論,這次保護林副主席,沒有作個結論,他當然要負一些責任。我看他呀,那些人幫了他的倒忙。那些人也不和我通氣。你們經常和我通一通氣,也可以嘛。

  毛澤東在長沙找廣州軍區的負責人丁盛、劉興元等談了話。由於廣州軍區的部隊差不多都是四野的老底子,在此「打招呼」顯得非常重要。毛澤東在同這些人談話時,還叮囑不要把內容外泄,其實也就是防止讓林彪一夥提前知道。

  此時住在北戴河的林彪,預感到毛澤東在南巡時會向幹部談到自己的問題,便千方百計想了解行蹤,並探聽毛澤東同沿途各地負責人談話的內容。9月5 日,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顧同舟聽到毛澤東在長沙談話內容的傳達后,立即密報給林立果。9月6日,武漢軍區政委劉豐也不顧毛澤東的叮囑,把毛澤東在武漢談話的內容告訴了陪外賓到武漢訪問的李作鵬。

  李作鵬當天回到北京,立即將此內容告訴了黃永勝。當晚,黃永勝又打電話,將毛澤東談話的內容密報給在北戴河的林彪和葉群。

  林彪得到這些消息的內心反應,自然可想而知。以林立果為首的「小艦隊」馬上採取行動,準備以武力「保衛首長」,其方式就是想謀害毛澤東,實行所謂「571工程」即「武裝起義」計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