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雄莫問出處:6個大品牌的詭異發源地(組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3-4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OWERDI 於 2015-3-4 15:36 編輯

  蘋果公司誕生於喬布斯家的車庫,Facebook源自哈佛大學的學生宿舍。事實上,從雜物間和地下室這類不起眼的小地方走出了許多如今聲名顯赫的大公司。現在就讓我們跟隨本文作者,一起瞻仰一下這些著名品牌的龍騰之地吧。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是由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裡創立的。

  從車庫走出的大公司還包括亞馬遜、谷歌、美泰、惠普和微軟——創業之初,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也曾窩在新墨西哥州一家非常寒摻的汽車旅館開發軟體。

  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宿舍創辦Facebook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特別是在電影《社交網路》上映之後。另一家誕生在大學宿舍的公司是戴爾,這家電腦公司是邁克爾•戴爾在德克薩斯大學宿舍創立的。不過還有許多公司誕生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雜物間或地下室。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大企業的「龍騰之地」,以及這些地方如今的模樣。

  

  
   棒約翰比薩

  這家比薩連鎖巨頭如今在34個國家擁有4600多家門店,但這一切皆源自一個不起眼的酒吧雜物間。

  約翰•H•施德納年輕時在很多家比薩店工作過。1984年大學畢業后,他開始在印第安那州傑斐遜維爾經營一家他父親與人合辦的酒吧:Mick』s Lounge。

  施德納賣掉了他的車,買下了另一位合伙人的股權。然後,他拆掉了酒吧的雜物室,安了一個比薩爐。他至今還記得,有一天晚上他們在那間雜物室里做成了一筆2300美元的生意,他高興得上蹦下跳的樣子,彷彿他們已經變得非常富有。「就這樣,生意一下子火起來了。」

  那家Mick』s Lounge酒吧如今還在營業,但在棒約翰公司走上連鎖模式后,那間雜物室就不再屬於它了,而施德納也不再是這家酒吧的老闆。

  

  
    泛美世界航空公司

  在20世紀的相當長時間裡,紐約中央車站附近那座位於公園大道的地標性建築,也就是現在的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大廈,一直是泛美航空的總部。泛美曾經是全美最大的航空公司。

  但泛美航空的誕生地其實在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市。早在1927年,它就在那裡提供來往古巴的客運和貨運服務。這項服務使它成為「美國第一家有固定航程的國際航空服務公司」。1928年,泛美航空在邁阿密修建了泛美機場,後者現在是邁阿密國際機場的一部分。

  泛美航空在基韋斯特的木結構建築,現在變成了凱莉加勒比烤肉啤酒吧,它的老闆是曾出演過《壯志凌雲》女影星凱莉•麥吉利斯。酒吧的機翼造型象徵著此地在航空史中的重要地位。

  

  
   卡貝拉公司

  戶外連鎖店卡貝拉在全美擁有50多家大型門店,2013年它在德州韋科市的新店開張時,許多人前一天早上8點就冒雨在門口排起了長隊。

  但這家公司在1961年的起步之路卻異常艱辛。創始人迪克•卡貝拉已於2014年2月去世。

  卡貝拉最早在當地一家報紙上登廣告賣釣魚用的假蠅,但這則廣告只吸引來一位客戶。降低售價后,客戶大幅增長。之後他開始做郵寄廣告。卡貝拉和太太瑪莉最早是在內布拉斯加州查普爾市的自家廚房裡做這樁生意的。1964年,這對夫婦又將辦公地搬到了卡貝拉父親經營的傢具商店的地下室。

  又搬了幾次地方后,在1969年,他們將營業場所遷至內布拉斯加州悉尼市一座原本歸美國迪爾公司所有,面積約5萬平方英尺的建築。就是在那裡,卡貝拉開始顯露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規模。

  

 
 寶美奇

  1980年,英國造型師保羅•米切爾和護髮專家約翰•保羅•迪佐利亞四處尋找轉變職業的機會。這對朋友兼合作夥伴隨後用700美元作為本錢,成立了約翰保羅米切爾系統公司,當時的全部家當只有一個信箱和一台答錄機,然後她們找來一位女性朋友錄了應答信息。

  他們最早的產品是黑白包裝的「香波1號」、「香波2號」和護髮素,當時之所以用黑白包裝,是因為彩色太貴了,但這個傳統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1983年,他們在夏威夷買下了一片佔地30英畝,利用太陽能供電的農場。正是在那裡,他們得知夏威夷土著平時用當地的野生薑來護理頭髮,於是他們便將夏威夷白姜當作該公司護髮產品的原料之一。

  如今,這座夏威夷白姜農場仍然種植著這種作物,以及其它有機水果和蔬菜。農場和小樓也對遊客開放,旅客可以在那裡享受當地生長的食物。

  

 
 維珍集團

  維珍集團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首次創業,是與一群朋友共同創辦了《學生》雜誌。經牧師允許,他們將雜誌社的辦公地放在了一座教堂的地下室里。

  布蘭森後來又創辦了一家經營郵購低價唱片業務的公司。之所以取名「維珍」,是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業務。布蘭森隨後開起了多家實體店,並將公司更名為「維珍唱片」,它最終使布蘭森躋身英國頂級富豪之列。

  

 
 卡卡圈坊

  1937年,弗農•魯道夫在北卡羅來納州溫斯頓塞勒姆市開了一家甜甜圈店,它所使用的發酵秘方,是魯道夫花重金從新奧爾良一個法國大廚手中買來的。

  該店的第一批甜甜圈本來是想賣給當地的食雜店,但製作過程散發的香味,惹得路人紛紛駐足,要求購買。

  雖然魯道夫的這家店是租來的,不過魯道夫還是在牆上打了個洞,通過這種方式向行人售賣甜甜圈,一家商業帝國由此誕生。現如今,全球的卡卡圈坊門店多達925家。

  那個地方現在仍在營業,不過現在是一家名叫「老塞勒姆」,24小時營業的汽車餐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