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的最後一年與歷史地位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羊年伊始,這一年也將成為馬英九任內能夠再整裝出擊、再有所作為的最後一年,因為明年此時台灣大選已有結果,根據慣例新領導人將會在「五二〇」就職,在此之前的四個月即邁入卸任之前的看守時期。

  馬英九的執政環境在馬年的最後數月急速惡化。先是馬率領的執政國民黨在11月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遭遇歷史性挫敗,隨後辭去黨主席一職;時至歲末,心腹的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相繼求去;與此同時兩岸關係波折連連,諸如馬多次發表聲明支持香港市民爭取普選的運動,惹來國台辦首度「說三道四」的直接批評,而象徵著兩岸事務最高層級對話的第三次 「王(郁琦)張(志軍)會」則因大陸划設M503新航路,衝擊台海中線而臨時取消。

  在此內外環境急轉直下之際,許多台灣媒體將此時的馬英九政府形容為「日落西山」的「跛腳政府」,並對馬英九未來一年的作為不表期望。然而,馬日前接受《聯合報》系採訪時,表明未來一年多仍會繼續推動一系列內外政策,展示不淪為「跛腳政府」的負責任態度。

  事實上,「九合一」選后馬英九仍是台灣最高領導人,既使內政交由行政院長負責,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決策包括兩岸關係與外交仍是最高領導人的職權。拒絕「跛腳」,避免國政外交空轉,符合人民的期待。

  馬英九在除夕夜發表題為〈社會和解、朝野合作、兩岸和平〉的談話,揭示了馬在最後一年的政策重點,即把「藍綠和解」擺在首位。此一表述,既延續元旦文告的精神,同時也正面回應了「九合一」選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有關朝野和解的呼籲。

  台灣自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形成「藍綠」對立的政治生態,朝野在政治上不斷內耗,經濟民生的長遠發展深受影響,也使國家安全陷入多重危機。春節假期過後,「國是會議」或將登場,朝野和解的戲碼如何上演,備受關注。

  「藍綠和解」屬說易行難的概念,倘若馬英九能在任內最後一年啟動和解工程,終止二十年來朝野難解的噩夢,不僅是對台灣有功,亦將為馬英九的「歷史地位」增添絢麗的一筆。

  過去兩年,兩岸媒體對馬英九的「歷史地位」議論紛紛,台灣媒體聚焦在「習馬會」能否實現,大陸輿論則寄望馬英九在任內開啟兩岸政治對話,並在此基礎上籤訂《兩岸和平協定》。不過,筆者向來對此不以為然,因為馬英九的「歷史地位」已有定論。

  馬英九在2008年入主總統府後,率先處理多年來持續緊張的兩岸關係,與胡錦濤總書記共同掀開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新頁。先是迅速恢復停滯多年的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准官方」對話機制,其後隨即打開「三通」新局面,且不畏眾議地,迎來大陸的觀光客與大陸學生,將單向轉變為雙向,開創了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人民之間未曾出現過的交流型態。兩岸關係因此大幅度和緩,呈現兩岸分治一甲子以來最祥和的氣氛,也使兩岸和平指數升至歷史新高。此即為馬英九的「歷史地位」。

  至於「習馬會」未能實現、兩岸政治對話未能開啟,責任不在馬英九。兩者皆關乎台灣社會的氛圍,並非民選領導人所能獨斷。

  此外,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新的調查分析,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指數」增加至57.1%,顯示馬英九執政七年的增速比陳水扁政府時期還快;同時,「兩岸統獨指數」更創歷史新低,達到負14.7。然而,如此結果更非堅持捍衛中華民族尊嚴與強調中華民族利益的馬英九之過。

  眾所周知,不僅台灣,近年來香港社會亦同樣呈現對大陸明顯的離心力。兩者的均涉及「中國崛起」本身的問題,即在國力高速增強之際,大陸在政治制度方面發展並不全面,仍未有足夠吸引力使台灣與香港社會歸心。

  馬英九在任內推行各項政策及處理各類危機時,間或出現不符合社會氛圍與民意走向的多重問題,包括過於強調法治,使其在處理「太陽花學運」與「王金平關說事件」上,受到社會乃至黨內的嚴厲批評。這些執政能力與價值取向上存在的問題,已使他在「九合一衝擊」中得到教訓。

  一九四九年後台灣歷任領導人各領風騷。蔣介石在狂風巨浪中「保住中華民國」的命脈,為大陸留下一面鏡子;蔣經國成功讓台灣擠進「四小龍」,並在晚年打開社會自由化的大門;李登輝實現台灣政治朝向民主化的憲政改革,締造了華人世界的第一個民主政體;陳水扁使「台灣社會的民主與自主意識」獲得鞏固,也引發爭議。

  而馬英九,則成功開啟了兩岸分治以來暌違六十年的和平新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