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環保部長剛上任 就遇上了柴女神......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2 1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保部長剛上任 就遇上了柴女神......(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吉寧,註定無法在被任命為環保部長之後,做幾天安靜的美男子了。

  前天剛獲得任命的他,如果昨天打開朋友圈,會發現自己被迫切需要。因為,一個叫柴靜的前央視主持人,一歲孩子的媽媽,自掏腰包花了100萬,用了一年時間,趕在兩會之前,製造出了有霧霾以來,最讓人躲不過去的一次全民熱點。

  據陳部長自己對媒體說,他昨晚認真看了柴靜的片子,今早專門給她發了簡訊表示感謝。不愧是在清華待了30多年。

  不過柴女神的意義,可遠不止朋友圈裡手指刷僵都避之不及的霧霾。

    柴靜的意義

  從前,體制內成就了柴靜,在國家電視台當主持人,讓她獲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盛名。這次的節目,沒有從前的央視背景,她幾乎沒有可能採訪到這麼多人。

  如今,離開體制同樣成就了柴靜,以一個媽媽身份做出來的節目,強調「私人恩怨」,強調「自掏腰包」,反而成為她個人歷史上傳播力度最廣的節目,沒有之一。

  乍看起來,她和體制的這樁婚姻,唯一的受害者是……體制。畢竟,柴靜這個節目,在人們根本停不下來的刷屏中,一定會有不少人將憤怒的矛頭,指向過去許多年的發展思路,和一些不作為的部門。

  不過島君反而覺得,這是柴靜對體制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反哺。如果說過去的節目,無論深刻或是矯情,主要是工作行為,那這次的節目,是一次極為成功的公民參政議政的嘗試。

  我注意到一些細節。

  她說,把一年的採訪所得發給了全國人大法工委,希望對正在修訂的《大氣防治法》有所參照,結果是「他們逐字看完,附上建議,返還給我,並打電話表示感謝,說會在修訂時考慮相關問題。」又把資料發給正在制訂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小組成員,「得到的反饋也讓我很意外。他們提出的唯一意見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談得更多……」

  她還給一個叫12369的舉報電話反映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問題得到了處理。她要不說,對於123開頭的電話,島君還真只知道個12306。下次有空,從12301開始挨個打。

  這說明什麼?決策部門和執法部門早有這樣的需求,一直沒有人來幫他們啊。我們的輿論,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肉食者」,卻有太多人不願以行動,促使事情變得更美好。

  柴靜很聰明,將發布時間選擇在了兩會開始前,不光給了陳吉寧部長上任后第一份大禮,還給那些即將踏著元宵節煙花來京議事的代表委員,一個根本沒法繞過去的話題。她給兩會設置了議程,影響的是中國真正的決策者。

  柴靜遠未到解決問題的層面。這不是調查類節目的使命,也不在她的能力範圍內。在第一波熱潮過後,網上出現了許多冷思考,對於她的專業性也有質疑。

  這就是為什麼影響決策者們如此重要。就像剝洋蔥,柴靜花一百萬,錄下了自己剝開第一層時涕淚橫流的樣子,下面的第二層、第三層,要靠即將開始的兩會來剝。社會的進步,時代問題的解決,從來都是這樣遞進的過程。

  雖說並不確切,但柴靜讓我想起雷切爾·卡遜,她1962年出版的名作《寂靜的春天》,是人類關注環境問題的開創性作品。儘管從問世至今,此書爭議不斷,但這本書讓環境保護問題提到了政府面前,促成了各類環保組織的成立,甚至促成了10年後聯合國召開的「人類環境大會」。

    公共領域的新常態

  忍忍吧代表委員們,如果柴靜此舉讓你們很被動,相信我,你會習慣的。這樣的事兒,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在去年多次提及協商民主的過程中,習近平有句大白話流傳很廣,「我們要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

  這話並不是客氣,因為他在不同場合變著花樣強調過幾次政治協商,據島君了解,後來下發的相關文件也很給力。一個話題,領導人講一次有可能是因為工作,反覆講一定是因為真的在乎。

  政治協商需要人的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擺出來的花架子。對抗霧霾是柴靜的個人訴求,也是無數人的個人訴求,公民提出個人訴求,最終成為公共議題,肯定會成為中國未來政治生活的常態。

  實際上,這種通過公民或自組織,參與到政治和社會重大議題的現象,已經開始展示出生命力。島君想起,鳳凰周刊前記者鄧飛,這幾年折騰的免費午餐、大病醫保;想起柴靜的前同事崔永元自費去調查轉基因問題;想起中國有許多的環境組織和記者,可能沒那麼知名,但做的事兒讓人欽佩。

  今天看到有分析說,柴靜在做的是類似西方的「院外遊說集團」,為特定利益集團影響民意;有分析說,這裡面每一步都充滿了算計;有分析說,這種做法反映了中產階級的保守……

  總之吧,鍵盤黨什麼都能寫出來。要麼不了解國情,要麼不相信人性。

  如果不對這種公民或組織表達訴求的方式予以鼓勵,在這個國家通往現代化的路上,我們一定會吃各種各樣的苦,才能明白這有多重要。許多問題,是行政手段解決不了的;許多行政手段,是要被人民的願望催生出來的。

  如果你要看不尊重這種規律的後果,昨天似乎就有個現成的例子。

  全國總工會某領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境外敵對勢力滲透加劇,與工會爭奪職工。我們知道,一說境外敵對勢力,先在政治正確上站穩了腳跟。可這是對現實太過簡單的回應。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爭取不來職工?只過年過節發點洗髮水和大米,職工的訴求就解決了嗎?

  其實,應當學習對方做群眾工作的成功方法,而不是在政治正確的圈子中止步不前。

  我想起前一陣看過的一位農民工寫的詩,他那時是富士康的員工,在有員工連續跳樓之後,他這樣寫。

    《紙上還鄉》

  少年,某個凌晨,從一樓數到十三樓

  數完就到了樓頂

  他

  飛啊飛

  鳥的動作,不可模仿

  少年劃出一道直線,那麼快

  一道閃電

  只目擊到,前半部份

  地球,比龍華鎮略大,迎面撞來

  速度,領走了少年

  米,領走了小小的白

  而大大小小的工會組織,應當好好想想,哪些工作缺位了,才提供了這樣的境遇,讓他們寫出了這麼直抵人心的詩。(文/司徒格子)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TCa4JjQ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