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美國和中國一樣都是靠右行駛,總的駕車習慣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可是真的坐在車裡,剩下的就只是會控制車輛了,路牌、開車規矩還有默認的規矩都是雲里霧裡。今天,小編從車主的角度出發,聊聊在美國開車涉及到的一些細節。
Part One:租車
我們在這11天中,所用的車輛都是從租車公司租賃的,一共從三個租車公司租了三輛車,從網上預約到提車再到還車,有不少值得說一說的事。
租車公司內車輛長時間怠速令人費解
在租車公司的停車場,見到了很多車輛都處在怠速的狀態下,從排氣管結的冰來看,已經怠速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車輛不下數十台,絕對不是粗心忘了關閉發動機,哪位朋友知道原因可以跟帖告訴我。
Part Two:道路標牌
在國外開車上路,遇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路牌的問題,除了各國標識習慣不同外,習慣了漢字的表達對英語的提示牌反應會慢很多,這讓開車在異國的路上心裡很沒底。
在一些沒有紅綠燈的丁字路口、停車場以及鄉間公路路口,通常會有圖中的」Stop Sign「如果要轉彎或者駛入主路,一定要按照規定在路口停3秒,確保不會影響到主路上的車輛或者行人。在經過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時,誰的車先到路口並停下車,誰就先開動車。
Part Three:駕駛習慣
國內的交通狀況所有人都會心知肚明,即便在北上廣這些開車相對文明的大城市中,加塞、鳴笛、不讓行人等現象也很普遍,在小一點的城市這些不文明現象更嚴重,如果你習慣如此,那麼在美國開車就會很彆扭了。
除了紅綠燈位置跟國內不一樣容易壓線以外,美國很多紅綠燈在強烈時,不太容易分辨哪個燈正在亮起,可能是紅綠燈表面反光的原因。對於視力略差的人來說,很容易會發生誤判。
此外,「轉彎讓直行」的規矩在美國被很普遍的遵守,丁字路口車輛需要轉彎時,如果他看到主路上有直行的車輛,即便離路口還有很遠的距離,轉彎車輛也會等待直行車輛全部通過後才會轉彎。
Part Four:油價/加油
美國油價便宜已經是盡人皆知了,但是實際看到加油站打出的價格時還是讓人感嘆不已,相對國內連續降價后的油價也已經相當相當便宜了。
熟悉在美國加油流程后,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加油時也不需要排隊,沒有專門的加油員給你加油,基本都是自己動手。唯一區別較大的是,國內是先加油再交錢,美國加油站會先凍結信用卡中一部分錢,在加油機選擇具體標號的汽油加滿后,多餘的錢會退回到信用卡。
Part Five:高速公路
美國很多高速公路都是免費的,但根據不同的州的規定會有一定路段的收費公路,此次我們從出發至弗吉尼亞的562英里(約合905公里)路上就歷經了兩段收費高速公路。此外,美國高速公路的路況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好,有些路段甚至還不如國內的一些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