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談佛德與知行和一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東方台觀音堂


佛德就是具有佛的品德,我們做人要具有佛的品德,要具有佛的道德和具有佛的性德。佛果就是具有佛的果報和果位。無我果,真正修得好的人連這個果都是空的,無我果就是沒有果,沒有果就是真正有果,而有果就是沒果。佛的品德,道德和性德都是最高的境界,是無上正等正覺,修成的是大覺圓滿,就是完全覺悟了,智慧圓融了。要用肉身之光加上智慧之光,把兩個光合二為一,就是佛之光。肉身之光是吃素,腦子乾淨,不動壞腦筋,身體乾淨等,即肉身乾淨。要修成肉身之光,即把肉身修出光,然後再開啟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加上肉身之光,就是佛之光。如果身上骯髒,腦子裡骯髒,行為上骯髒,靈魂上骯髒,那裡會有佛之光,佛光也無法普照進去。尤如一個包著的東西,陽光能照進去嗎?如果是玻璃透明的,陽光自然就照進去了。

    知行和一,就是知道道理要去行動,學佛法如果知道了很多道理,不去行動,不去做,就不是知行合一。行為和知識要合二為一,你所修的行和你所學的佛菩薩的知識,要合二為一,就是要用知識去為行為服務,在修行中,求知識,一邊在做善事,在勸導人家時,會學到更多佛法的知識的,在一邊做善事的同時,一邊悟道理,增佛理,長知識。你們每一個人在勸說人家學佛法的過程中,都能增長佛的智慧,用行為,行動來得到知識。知識再多而不行動,你有再多的佛法知識講,說出來一套一套的佛理,有了這麼多知識而不去做,不去應用,等於無知,視為無知。記住你們學了之後,要去救度眾生。

    佛說:「凡執著某一見解的人,而藐視其他見解,視為卑劣。」也就是說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執著於自己認為的事情是對的,而認為他人的見解都是錯的,藐視他人,即視為卑劣。世上有太多的人執著於自己的理論,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執著於自己所學的東西,而藐視其他的東西,智者稱他為纏裹,聰明的人說這些執著於自己的觀點,而不肯接受他人觀點的人是纏裹,就是把自己纏起來,裹起來捆幫起來。佛法不是純理論,佛法是實實在在要去做的,如果學了佛法之後,不實實在在的去做,就不會相應佛菩薩。

    要知道不是閑人,閑不得。如果這個人不是閑人,閑不得。是閑人,非等閑人。從這幾句話悟出一個道理,做事情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如果做任何事情是做在善上,做在一個事上,你是沒有功德的,你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這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功就是從心裡發出的,超出正常善事範圍的才稱為功。用你的佛心去做善事,用佛德,德就是道德,佛菩薩的德性。在加上你自身的佛德,所做的事情稱之為功德。

    人應當自做皈依,皈依自性三寶,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法、僧,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還有誰可以做你的皈依?你本身已經是佛菩薩了,皈依誰呀?學佛不能貪愛,貪愛能令人無惡不作,因為你的貪心,你的愛,可以令你無惡不作。所以聖人,賢明是克念做聖,有修為的人稱為聖人,能剋制自己的念頭才能成為聖人,凡夫則以妄念做凡,凡夫就是因為妄念太多,才會成為凡人,最後告戒徒弟們的是,愚者求師之過,而智者從師之長,就是在社會上不要去看人家的短處,要看別人的長處。三人之中,必有我師,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今天時間關係,就講到這裡,合十。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