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魯迅為何不受權貴歡迎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2-18 2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魯迅為何不受權貴歡迎(2015-02-16 22:08:39)轉載


▼標籤: 原創春在拂曉教育文化時評 分類: 草根講壇  
    魯迅這個名字應該是家喻戶曉吧。

    特別是他的文字,切中時弊的文字,以及他在舊社會與進步人士參與的新文化運動,使得中國封建制度下的書面文言文有了演變,即現代白話文,接著又有後來者的繼續文字革命,於是有了我們現在口語話的白話文。

    有時候想想中國歷史上的各朝代,真不容易,翻來覆去,都是少數人佔有多數人的財富,都是少數人有話語權,把多數人的N個權力悉數收入囊中。你說怪事不怪事,為什麼會是少數人掌握大多數人的財富支配權?為什麼?為什麼?

    看魯迅的文章,《孔乙己》《祝福》《阿Q正傳》《傷逝》《高老夫子》《故鄉》還有諸多的文章,以前在學校念書,課本里有他的文章。記得每次讀,總感覺裡面很深奧,看得蠻累人的,特別是老師布置寫讀後感,我總是寫得浮淺。一直到畢業,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多年,才發現,我在學校念書念得不聰明。念得不聰明原因在於沒有一點社會經驗積累,若有,再讀魯迅的文章,就有意思了,就有真正地收穫。

    不過,有一點,我知道,魯迅是文化人的楷模,是個了不起的敢寫文人。正因為他的文章故事含蓄得有鋒芒,於是不受權貴歡迎。你看他在短篇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記》中,將中國人的封建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表現的淋漓盡致。現在再看他的這些作品,會有新的感悟,原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裡,有一幫愚民,被封建世俗纏身的愚民。從《狂人日記》中,我又看到了一位中國人對現代白話文小說的貢獻。

    人到中年的一天,忽然想起魯迅這個人物,想起以前在課本上認識他,僅是通過讀知道一段歷史而已,畢竟咱生活的環境不是他那個時代,哪知後來搞改革開放搞市場經濟,開始的時候,咱滿心歡喜,後來越看越鬧心,想起讀過魯迅的文字,也許是忘記了才有了不知不覺地受點影響,於是,咱寫草根聲音總帶一點刺。但咱不像魯迅有迂迴有道白有含蓄的旁白,咱直接了當地更加口語話加地方語言的白話文。雖然寫的廢話太多,雖然生怕看字的人智力不夠發達,於是在不斷加強口語話的過程中,拐來拐去,最後總算是接近了魯迅角色。

    時代向前走,是不是,道路有迷霧籠罩,有崎嶇不平需要消除與剷除。是啊,時代有時候故意咯哩咯嗒,也許是想讓利益團隊做實了財富后再搞普世價值,當一批批的權力更迭時,又有新情況有問題派生,於是財富分配有點亂,於是又把中國歷史朝代中的一些故事泊來演繹,於是財富像一把尖刀,你不小心的話,可能會刺穿你的喉嚨。

    這人啊,不管怎麼說,都難逃脫天生一點私慾的控制。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能擺脫私慾的控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學魯迅是可以學的,當魯迅,當不了,因為我總是後知後覺,我總是慢一拍感悟,而這樣那樣的慢一拍,有時候是要命的關鍵。

    看魯迅文章,好比看一部電影,如《這樣的戰士》里——  

    那些頭上有各種旗幟,綉出各樣好名稱:慈善家,學者,文士,長者,青年,雅人,君子......頭下有各樣的外套,綉出各式好花樣:學問,道德,國粹,民意,邏輯,公義,東方文明......

    想當魯迅,真的,我當不了。學魯迅,只能試試,或穿越那個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