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巡視組指出環保部有「紅頂中介」到底是誰?(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近日,中紀委官網曬出了去年對環保部、文化部、全國工商聯和南航集團的巡視「清單」。

  中央巡視組指出,環保部「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後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把關不嚴、批而不管、越權審批不僅導致污染隱患,而且加大權力尋租空間」。而對環保部「有的領導幹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的披露,尤其引人矚目。

  

  中紀委對於環保部的巡視「評語」,話頭不可謂不重,語氣不可謂不強烈,由此暴露、曝光的環保部的諸多問題,亦不可謂不嚴重。

  或許是鑒於此,2月12日,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陳吉寧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環保部黨組宣布,成立以陳吉寧任組長、潘岳、周英、何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成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整改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

  相信未久,環保部的巡視整改工作定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而在這之前,人們關心的是,中紀委所指「紅頂中介」,究竟姓甚名誰?

  一般而言,中紀委的巡視清單,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是挑最有代表性、問題最嚴重的方面,集中加以披露。對於環保部,集中到一句話,那就是,「紅頂中介、花錢辦證」。

  「紅頂」,原指清代官帽的特有款式。自清以來,借指高官。「紅頂商人」,就是「官商」,亦官亦商,權錢互換。官是明面上的,商是私下裡的。官為商謀,商由官來。呼風喚雨,兩頭通吃。王熾、胡雪岩、盛宣懷……無一不是響噹噹、如雷貫耳的大人物。

  顯然,這裡用「紅頂中介」來點出環保部的問題,已然不太可能是指一般的官員,,很有可能是比較高級別的官員。並且,中紀委一定是有非常具體、明確的指向,一定是心知肚明。

  具體來說,中紀委很有可能已經掌握了某些或某個高級別官員的親屬、家人、朋友或屬下,打著「紅頂」的名頭,或直接戴著「紅頂」官帽,進行所謂的「中介」活動 ——「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這實際上已然說得很明白、清楚,「紅頂中介」乾的是尋租腐敗的勾當,從事的是損公肥私的行徑,實質上同樣不脫此次巡視對其他部門的一個語彙描述——「吃裡扒外」。

  由此,利益輸送從源頭到中端到末梢,一條清晰的利益鏈條,已然呼之欲出。

  人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實則,中國當下的很多事情,亂成一鍋粥,紛飛一地雞毛,看似全無頭緒,無可救藥。其實不然。羊群大亂,壞就壞在頭羊身上。是故,牽牛扭住牛鼻子,打蛇掐住七寸,方可撥亂反正、綱舉目張。

  結合此次中紀委巡視環保部反饋情況中附及的,「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有關部門處理」的語句來看,我們相信,這其中隱含著的內容,必定多多少少與「紅頂中介」有關,或極有可能牽涉到「紅頂中介」的問題。

  而上級有關部門的全面、綜合考量、處理,與環保部針對巡視情況成立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上下結合,兩相觸「碰」,一定就會得出最終的結論,一定就會有最終的查處結果。

  到那個時候,「紅頂中介」的謎底,或即能最終揭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3 1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