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缺錢究竟到了何種地步?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2-11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股市究竟缺不缺錢?實際上,市場的表現早已給出了答案。

  2014年12月9日,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量能超過了1.2萬億,成就了A股史上最大的量能水平。而在此前後的一段時期內,滬深市場的整體量能依然徘徊在單日萬億元的水平之上。

  然而,時隔兩個月,滬深兩市的單日量能卻迅速萎縮至5000億元下方的水平。截至今年2月10日收盤,滬深市場合計成交量能略高於4000億元,較前期最高的1.2萬億峰值萎縮超過了大半的水平。

  由此可見,A股市場並不缺乏錢,而決定市場流動性多少的核心因素,就在於市場是否具備充分的投資吸引力。

  本周二,是本輪新股密集發行的關鍵時點。據數據統計,在2月9日至12日間,將會有24家新股發行,其中周二就佔據了17家企業。結合本輪新股發行的規模,累計凍結的資金或將高達2.3萬億以上。

  碰上新股密集發行的時點,市場也開始出現了明顯的缺錢信號。

  據統計,當天多項逆回購利率出現了大幅飆升的走勢。其中,上交所一天期國債回購利率大漲了6042.5%,達到53.440%的年化收益率。而深交所的一天期國債回購利率也大幅飆升了9899.33%,達到29.998%的年化收益率。

  按照以往的規律,每逢月底,季度末或者年末的時點,相應的回購利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飆升。即使將周期縮短至較短的時點,回購利率也多在一周中的周四前後出現回升的態勢。

  然而,針對此次回購利率的大幅飆升現象,其核心原因也只能歸根於新股的密集發行。

  不可否認,回顧前幾輪新股發行的時點,都存在著回購利率大幅飆升的現象。

  2014年6月18日,新一輪新股發行工作正式啟動,期間共9隻新股發行,累計凍結資金達到9222億元。受此影響,期間交易所相應的回購利率出現了大幅飆升的走勢。其中,上交所一天期回購利率一度觸及30%的年化收益率水平。

  2014年7月底,第二輪新股發行啟動,期間共11隻新股發行,累計凍結資金達到了8187億元。受此影響,期間交易所回購利率也出現了大幅飆升的局面,而當時一天期的回購利率也攀升至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水平。

  時隔一個月,又一批新股密集發行,期間累計凍結資金近9000億元,同時也是伴隨著回購利率大幅攀升的現象。

  顯然,當下市場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即每逢新股密集發行之際,回購利率也將會出現大幅攀升的走勢,市場缺錢的現象尤為突出。

  正如上文所述,A股市場從來不缺乏資金,缺乏的是投資的信心。那麼,在多輪的新股密集發行中,又為何頻現市場缺錢的問題呢?

  事實上,在新股密集發行的背後,早已削弱了市場的投資吸引力。與此同時,因新股的賺錢效應相當明顯,大量的存量資金紛紛轉戰去「打新」。毫無疑問,這是市場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典型表現,同時也是A股市場中的一大悲哀。

  近年來,無論是新股發行監管紅線的出台,還是註冊制度的全面鋪開,其本質也是為了緩解新股惡炒的行為,以促使市場重歸理性投資的氛圍。

  不過,遺憾的是,在實際操作中,諸多的改革政策並未讓市場的投資傾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相反,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在去年年中,管理層為控制擬發行公司的發行市盈率,給擬發行公司設定了一條監管紅線,並實時監控相關擬發行公司的市盈率水平。

  確實,在新股發行監管紅線政策出台之際,或多或少會對部分高發行市盈率現象給予約束。但是,在最終操作中,卻引發了新股爆炒的行為,而散戶也基本無緣參與到其中的上漲行情。

  與此同時,期間滬深交易所還修改了IPO打新市值配售辦法,對投資持有市值的計算口徑改為按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市值進行計算。由此一來,卻加快了打新資金的規模膨脹,進一步刺激了市場打新的局面。

  顯然,在二級市場投資吸引力下滑的大環境下,市場資金更熱衷於「打新」。而從前幾輪新股上市后的平均漲幅分析,基本能夠保持較好的投資收益率。換言之,一旦投資者中籤,則能夠獲取翻番的機會,遠勝於其在二級市場上的操作交易。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市場缺錢現象的上演卻給予部分參與回購操作的投資者較好的保值空間。

  以本周二最高65%的年化利率進行對比,確實遠勝於寶寶類理財產品,同時也趕超了不少的P2P理財平台。

  然而,市場的缺錢現象並不具有持續性,待本輪新股密集發行過後,回購利率也將會回歸常態。同時,在本輪凍結的巨額資金得以解凍之後,也將會給二級市場帶來新的流動性補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