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快報》一篇題為《深圳原常委蔣尊玉給家人買42套房存款等超2億元》的文章報道,廣東省政協委員、省紀委副書記鍾世堅介紹,深圳落馬政法委書記蔣尊玉為家人先後買入了42套住房,存款和投資股票銀行資金有兩億多元,巨額資產來源不明。
媒體稱「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蔣尊玉被查」或許名不副實,就如經常有各級政協副主席、人大副主任被查一樣,他們犯事其實與這些職務無關。蔣尊玉或許也是這樣,他自2013年4月履新至2014年10被查,18個月的時間裡,或仍處於「撈足」后的調整階段。因為此前有媒體披露,蔣尊玉被查或涉大運會工程腐敗。
筆者一直感到納悶,中國人緣何那麼重視競技體育?不但國家養了那麼多的職業運動員,地方上也不同程度地花錢養著運動員;一些在競技場上獲得過一些成就的運動員退役后,還會安排很高的職務。而最為荒唐的是,當初管雜耍的成為正部級單位時,管全民食品藥品安全的還僅僅是副部級單位。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隊憑藉主場優勢而獲得「金牌第一」,曾讓諸多國民陶醉,筆者曾以博文《冷眼看奧運:體育強國比金牌大國更重要》向他們「潑了一盆冷水」,認為中國人過份看中金牌,那是「東亞病夫」後遺症,是「弱國心態」。現在看來,應該還有一個利益集團在其中綁架國民,綁架政府。因為有了「拿金牌是為國爭光」的由頭,為了迎合奧運會、全運會、省運會、市運會,各地就得建設大量的體育場館,而在工程腐敗極為嚴重的當今,這些工程就會給貪官們帶來滾滾財源。
筆者一直在呼籲,除申請世界性運動會以外,國內的省運會、市運會都應該固定在已有大型體育場館的城市舉辦,絕不該再投巨資建設「一次性體育設施」。筆者甚至以為,這類比賽「醜聞」不斷,還是全面取消最好。
令筆者欣慰的是,中紀委近期對「金牌榜」的態度,或能改變國人「金牌至上」的理念,還體育原有的「健身」屬性,但同時也看出因利益關係,國家體育總局官員對「金牌榜」戀戀不捨的心態。
1月26日,體育總局向社會公布巡視整改情況時明確表示:「今後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
可4天後,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公布的《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的通知》卻讓「金牌榜」死而復生;9天後,公布的《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競賽規程》再次出現了相同的內容。
不少網友認為國家體育總局這是公開向中紀委叫板,我以為他們還沒這個膽子。出現這樣的「烏龍事」,反映出的只能是該局機關內部管理的混亂不堪。
對於建設體育場館頻繁出現的腐敗,筆者在《大型運動會,咋成官員的「滑鐵盧」?》一文中曾列舉多個大型運動會出現的「腐敗案」,還曾歸納深圳因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所帶來的官場「地震」:
2009年7月中旬,許宗衡本計劃率團赴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出席第25屆大運會閉幕式,並代表深圳接受大運會會旗,可在一個月前卻被中紀委宣布調查,后被以受賄罪判處死緩。
2012年12月,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被查,此前曾擔任深圳大運會執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執行局局長,負責大運會籌備組織工作。媒體披露其嚴重違紀或與大運會經費問題有關。
同年7月,大運會執行局副局長趙廣華被調查。
此次蔣尊玉被查,媒體披露深圳主辦第26屆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正是蔣尊玉在主政深圳龍崗區期間,大運會主場館及大運村都在龍崗。
而蔣尊玉能在房價畸高的深圳為家人購買42套住房,存款和投資股票銀行資金仍有兩億多元,無疑是來源於國家為「爭金牌」而大建體育場館,在工程建設中「權錢交換」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