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盜墓秘聞:扮成乞丐進村,盜得金銀勾村女 (圖)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5-2-10 1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作者|倪方六

  

  圈內說我是「盜墓專家」,其實有段時間未在新浪博客上談盜墓了,當然不是為了避嫌,而是覺得應該為盜墓熱降溫。近來,文壇、影視、網上「盜墓之風」又起,今天就來聊聊「老本行」,說點幾則民國盜墓雜聞。

  民國盜墓故事多。我在《民國盜墓史·內幕卷》中,已詳細列出民國年間發生的各類人類的盜墓活動情況,《民國盜墓史·秘笈卷》中便不再重複。這裡僅說點「內幕卷」中未曾錄入的幾則「另類盜墓」故事,讓讀者了解一下民國盜墓中的「花邊新聞」。

  何謂另類?不同尋常也,另類盜墓自然就是不同尋常的盜墓。民國年間的另類盜墓,其實是一種別出心裁,是一種與眾不同,乃民國盜墓者「與時俱進」的盜墓行為。

  ⊙自設黑話「挖蘑菇」

  

  圖:野外挖蘑菇

  《民國盜墓史·秘笈卷》前面揭秘了不少盜墓江湖上的黑話,其中提到了一個盜墓隱語——挖蘑菇。這句黑話頗有來歷,是民國時北平郊外一個很有勢力的盜墓團伙使用的。

  團伙頭目叫郝二,大名郝鐵,人稱郝二鐵,祖籍宛平縣龐村人。郝二出身貧寒,有弟兄三人,郝大是個老實人,膽小怕事,郝二、郝三都盜墓,郝二成為職業盜墓賊有點偶然,據說直奉戰爭時他給附近古城村陳家拉駱駝,后沒事幹回了家。路經村南古墓群時,發現一出土器物,撿回變賣得了一筆錢財。來錢如此容易,郝二遂生盜墓邪念。

  郝二雖非盜墓世家出身,但曾拜一個叫「康老頭兒」、外號「飛毛腿」的老盜墓賊為師,知道點盜墓秘笈。

  此後郝二搭班子盜墓,後來發展到上百人。為了行動安全,也不知道是不是給軍閥做過事,學會了對軍事口令那一套,郝二也在自己的團伙內部,創設了一套自己的黑話。其中,盜墓被定義為「挖蘑菇」。

  一開始,郝二是偷偷摸摸地「挖蘑菇」,後來竟弄到槍支,有了實力,便明火執仗地幹了。每到傍晚,郝二家門前便會集結數十人,打著旗幟、拿著鍬鎬錘釺、扛著洋槍,與過去生產隊社會員上工一樣,到白天踩好點的墳地上「挖蘑菇」。

  一般來說,盜墓賊怕官府,但郝二不怕,大概是北平淪陷時間最牛的盜墓賊。據北京民俗專家關續文《京畿盜墓駭聞》一文,在京郊隆恩寺「挖蘑菇」時,郝二團伙與警方發生槍戰,石景山制鐵所派出「愛護會」指導官森安治郎,召集36村保甲長開會,布署捉拿郝二。

  郝二厲害,竟然混進了會場,聽森安治郎布置捉拿自己呢,有保甲長早就發現了,卻無一人敢向森安治郎報告。

  郝二貪戀女色,有一村女長得漂亮,被他看上了,便用盜墓得來的金銀器打成首飾,勾引此女,終於得手,讓她做了自己的女人。有一回郝二在這女人家過夜,當地警方接到情報后前去捉拿,幾十名警察將他圍在院子里。郝二使用雙槍與警方對射,把帶路的偽保長也打死了。天要亮時,郝二乾脆用腳踢開大門,大喊「無冤者讓路!」眾目睽睽之下,騎著自行車溜了。

  更厲害的一次,郝二竟然帶著400人到宛平縣衙「投案自首」,實為叫板。到了縣衙前,讓人稟報縣長:「咱叫郝二,聽說衙門要捉拿咱,咱郝某人送上門來了。」縣長事先接到情報,聽說郝二要「血洗衙門」,擔心造成流血事件,只得迴避了事。從此郝二更加猖狂了,公開「挖蘑菇」,也無人敢來阻攔。

  後來,宛平縣長採取招安的辦法,給郝二加官進爵。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郝二被任命為宛平縣「剿匪總司令」,交出了他的左膀右臂以及其他同夥部下,受到縣長嘉獎。但盜墓不得好死,郝二不久被與他有過節的當地自衛團團長潘敬宗,借祝賀之名、設酒宴伏殺了。

  ⊙明修碉堡暗盜墓

  

  圖:國軍挖碉堡

  為了盜墓順利得手,盜墓賊都會使出種偽裝招術,以迷惑外界。

  唐牛僧孺《玄怪錄》(卷三)「盧公煥」條記,「黃門侍郎盧公煥,為明州刺史,屬邑象山縣,溪谷迥無人處,有盜發墓者云:初見車轍中有花磚,因揭之,知是古冢墓。乃結十人於縣投狀,請路旁居止,縣尹允之。遂種麻,令外人無所見。即悉力發掘,入其隧路,漸至壙中,有三石門, 皆以鐵封之。」

  牛僧孺所記,便是盜墓賊一種「障眼法」,這也盜墓賊最慣常使用的偽裝手法。在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有的盜墓賊便活動開了,主動承包有家不願意承包的古墓旁邊荒地,種植上高玉米這類高桿農作物,等莊稼長高了,便實施盜墓計劃。

  盜墓時的障眼法五花八門,很多,除了種植高桿莊稼,有的在不遠處造房子,有的直接在古旁邊築新墳,以行暗渡陳倉之實。但不論怎麼樣,都要因地制宜、因時而變。

  民國時兵荒馬亂,盜墓賊便以軍事活動作為幌子,行盜墓之實,如孫殿英盜清東陵便說是「軍事演習」。民國年間,民間盜墓賊也有這樣的事情。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9月22日陝西的《西京日報》報道了這樣一件事:盜墓賊以修建碉堡為名盜墓——

  在甘肅皋蘭縣天德鄉(今榆中縣來紫堡鄉)境內,有明太祖庶出第14子、肅王朱楧及其家族墓葬群,當地對肅王墓保護還是算不錯的,盜墓賊想法子實施盜掘。民國二十四年,有5個操河南口音的人,來到這裡踏勘,聲稱要在此處修建碉堡。

  附近農民聽說后,信以為真,趕緊報告保甲長,以備接洽。但第二天,人們發現墓旁被挖了一個深坑,大家這才醒悟,原來這5人是盜墓賊,便加強了防護。到了夜裡,發現陵牆上有人往來,好像是望風的。保甲長帶人上前準備圍捕,村民們聽到槍響,也聚集了過去。這5個盜墓賊都帶槍支,持槍拒捕,有兩個乘人不備逃掉了,另外三人受傷被逮到了。后被送到縣政府,交法院法辦。

  長沙「土夫子」做偽的方法更簡單,他們一般在下午太陽偏西時,才開始上山,背著鋤頭和畚箕,還帶著一副紙牌;找到「洞子」(古墓)后將人分成兩撥,安排徒弟挖土,其他的人就在附近打牌作掩護。

  ⊙盜墓「丐幫」

  除了強盜,一般盜墓賊作案都得想辦法偽裝。上面的「說黑話」、「修碉堡」是行動中的障眼法。在平時,盜墓賊也得掩蓋真實身價,不然讓人家一看就像盜墓賊,那事還能成嗎。

  盜墓賊偽裝自己的手法很多,如扮成收破爛的、算命打卦的、看地理勘風水的,其中偽裝成地理先生的比較多,因為這些人即便走在墳地里,別人首先也不會懷疑他是盜墓賊,地理先生就是看陰宅的。如過去陝西、山西人眼裡的「南爬子」、河南人眼裡的「南蠻子」,都是偽裝成地理先生的盜墓賊。

  這樣的身份特別適合於事前踩點,他們遊走於城鄉間、田野里,往往能說會道,很容易從當地人嘴裡套到附近的墓葬信息和準確位置。這些盜墓賊與長沙土夫子,名為賣黃泥、實為盜墓一樣,都是借正當職業來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民國時,有一夥偽裝成要飯花子的盜墓賊最有迷惑性。這種乞丐盜墓賊大多出現在當年山西境內。

  原來,山西人,特別是像祁縣這樣的中南部山西人,很會做生意,形成了與徽商齊名的「晉商」,不少人發了大財,成了大財主,至今還有「金襄陵,銀太平」的說法。這些土財主不像現在的山西煤老闆,知道炒房投資什麼的,他們心眼實,死後還希望在陰間也是個有錢人,往往會隨葬很多金銀珠寶什麼的,墳墓造得豪華氣派,有的現在還能看到。

  陝西、河南這些地方的盜墓賊摸准了這個信息,便來盜掘。但在外鄉盜墓是有風險的,一說話人家就知道是生人,容易被識破。這些盜墓賊便把自己扮作乞丐,這樣到有錢人家討飯,也不會有人懷疑。

  他們每年的活動很有規律,一般在農閑的冬、春兩季進入山西活動,這個時候青黃不接,也是過去窮人外出討飯最多的時候。這些盜墓賊真的像乞丐有丐幫一樣,搭班子盜墓。如在祁縣當年便出現了這樣一個「盜墓丐幫」,他們內部組織嚴密、分工明確、行動迅速,盜墓都在當夜完成,待墓主後人發覺后,墓已被挖開,隨葬品一空如洗,盜墓賊早走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