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里魅族聯姻 雙方各有什麼「企圖」(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報道,阿里與魅族的資本「緋聞」傳了大半年時間。此前的傳聞是,阿里入股魅族花費了9億美元,獲得魅族科技40%的股份。當時魅族方面否認了該消息。今天阿里魅族正式宣布了前者入股後者的消息。

  今天(2月9日)一早,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與此同時,海通開元基金也將投資魅族6000萬美元。魅族將共計獲得6.5億美元投資,這也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戰略投資者。不過雙方沒有透露6.5億美元所佔股份比例。

  阿里巴巴集團CTO王堅表示,「此次入股將極大拓展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為生態內的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體驗。」

  魅族發布的新聞通稿透露,2014年10月,因為同魅族業務合作的關係,王堅南下珠海,同魅族創始人黃章見面,對魅族的產品和戰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後,阿里巴巴集團開始同魅族商討入股事宜。在王堅訪問魅族后,阿里巴巴與魅族就達成了系統層面的合作,推出了Flyme Powered by YunOS版的MX4,這實際上也是阿里巴巴同魅族軟硬體深度整合的一次嘗試。

  投資魅族后,阿里巴巴的無線戰略可以進入軟硬體深度整合新階段:無論是結合YunOS,還是深度定製應用、創新O2O服務。這一切都能同魅族結合。

  具體而言,阿里將在電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服務、智能手機系統方面、數據分析及支付等方面為魅族提供資源與支持,魅族將在智能手機系統的推廣、針對硬體和用戶在視覺和交互上的定製化、市場策略、線下銷售渠道方面為阿里提供支持與幫助,從而延伸阿里巴巴的移動網際網路優勢。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同魅族已經在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等領域開展合作。通稿稱,雙方認為進一步合作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無線網際網路產品和體驗。

  或許這幾個月的合作試水,是生性敏感的黃章在試探與阿里合作成效及阿里誠意。

  阿里與魅族聯姻,不可避免劍指小米。此前,王堅曾表示,小米在商業模式上已完成了一個完整生態閉環,但同時也榨取了閉環上的幾乎全部利潤。 「這種狀況是不正常的,長遠看也是不可能的,阿里與魅族的合作,將建立一個開放的商業模式,改變行業格局,與其他手機廠商和開發者共同分享更多利潤」。

  他們在盤算著哪些「小九九」

  另據IT時代周刊的報道,魅族接受阿里的投資,與阿里在手機和智能家居以外的更廣闊的領域合作,這些並不出乎外界的意料。因為早在去年年中時,有關二者合作的新聞就已傳得沸沸揚揚,當時甚至還傳出了阿里要入股魅族的消息。後來雖然已被證明此傳聞不實,但阿里和魅族的「姻緣」卻由此結下。

  同樣不出所料的是阿里CTO王堅對於此次合作的評價。他說,「此次入股將極大拓展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為生態內的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體驗,同時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移動網際網路布局的重要一步。」這句話可謂道出了阿里的軟肋與尷尬。筆者在此前的評論中已經說過,由於商業模式與移動終端並不是天然適配,一直以來,阿里為了建立移動網際網路的新生態系統,可謂是煞費苦心。除了大舉併購吸引外界,其實阿里在移動端上的探索並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小米的威脅與日俱增,「中華酷聯」、金立、VIVO、OPPO這些又肯定不會接受自己,那麼還有誰會與自己在手機上進行合作、且會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力呢?答案是只有魅族了。

  魅族一直與小米明裡暗裡較量,在後者的刺激下,魅族在去年年初時迎來了黃章的回歸,要改變一直以來的小眾品牌定位。魅族已經拋棄原來那種封閉做法,轉而採用更為開放的模式。魅族與阿里的合作,會幫助他們加速向網際網路企業轉變,即將傳統手機廠商的硬體思路,轉變成提供軟體+網際網路服務的思路。魅族可以強攻電商渠道拓展銷量,內置阿里的應用軟體,反過來刺激阿里的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圈子。

  而對於阿里來說,先不說那些長遠的,眼下魅族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幫助他們發展阿里雲OS.此前曾有業內人士說,如果沒有手機廠商的支持,阿里雲OS很難有更大的發展。據說現在阿里雲OS與手機廠商的合作還面臨著障礙,由於與谷歌存在矛盾,所以手機廠商現在還是不太敢與阿里合作。但如果合作,魅族精心打造的Flyme對他們自己來說至關重要,如果魅族的手機系統換成阿里雲OS等等,恐怕也會出現左右互搏,內部衝突的情況。

  但無論怎麼說,從魅族目前的產品線,以及阿里的生態圈來看,二者的「合併」,都不能不讓所有的國內手機廠商引起重視,尤其是小米,面對一個膨脹中的魅族,他們將如何應對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