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龍貴:「專業的黃牛」折射治理落伍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2-8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運開啟,火車票牽動人心。儘管今年火車票購票時間大幅提前,鐵路部門和公安機關也祭出重拳打擊黃牛搶票倒票,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舉措並未使黃牛黨銷聲匿跡,他們從線下轉戰線上,接單生意依然紅火,部分黃牛日收入超過千元。

  一部春運史,事實上也是一部與黃牛黨的鬥爭史。以至於每到春運時期,人們腦海中浮現的除了旅途艱辛、思鄉濃烈,剩下的就是無處不在的黃牛。諷刺的是,儘管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技術手段不斷升級,但黃牛依然活躍在春運第一線。「一直在打擊,從未被滅絕」,或是對黃牛治理現狀的最真實寫照。

  最讓人感到無力的是,打擊黃牛似乎陷入了一場沒有止境的技術競賽,且常常是黃牛棋高一著。無論是2012年元旦開始實行的火車票實名制,還是隨後實行的網上購票,乃至今年春運大幅提前購票時間,政策在方便旅客的同時,能否有效打擊黃牛,一直飽受期待。然而事實證明,效果並不明顯。

  從線下到線上,從原始的「人海戰術」排隊囤票,到後面的勾結鐵路內部人員倒票,再到如今使用「搶票神器」大顯神威,黃牛在實現技術上「華麗轉身」的同時,也獲得相當豐厚的回報。「接單生意依然紅火,部分黃牛日收入超過千元」,黃牛們的幸福生活,既讓回家的人們感到心寒,也應該讓管理部門感到臉紅。

  你可以有一百個瞧不起黃牛的理由,但你必須承認黃牛的一個優點—專業和執著。黃牛為什麼能夠生存,而且生存得很好?因為他們總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總能對「顧客」提供最便捷最到位的服務。而反觀鐵路部門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及對黃牛的治理,則遠遠落在後面。

  說到底,這其實不是技術層面的比拼,而是觀念上的競爭。如果說絕大多數黃牛黨充其量只是小作坊式的經營規模和水平,而鐵路部門可以稱得上是「航母式」企業,兩者在資金、技術和資源利用上完全不可相提並論。為何幾乎每一項技術改進都被黃牛破解?原因可能還在觀念上,過度依賴和習慣於靜態的管理。事實上,沒有哪一種技術可以一勞永逸,黃牛是動態的,相關部門必須不斷更新和升級,提前比黃牛多想一步,才能真正堵上漏洞。比如「搶票神器」,技術上真就無法解決嗎?

  當然,春運的確有其獨特性。數億人次在集中的時間點集中遷徙,對運力、管理服務、治安秩序等各方面都形成嚴峻考驗。這些年來,鐵路方面做出的改進和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但對「瘋狂的黃牛」的治理,與公眾的期盼相比,似乎總是慢了一拍。這警示相關方面,還得繼續保持主動姿態,承擔更多責任。鐵路已經市場化經營,行業形象好壞和社會評價優劣,公眾心裡自然有桿秤。徹底治理黃牛需要鐵路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時也需要公眾參與進來,出謀劃策,如此才能真正維護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