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摸著石頭怎麼過河?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2-6 1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摸著石頭怎麼過河?
 
來源: 阿黃007

我以為一個好的政治制度是允許人們最大限度的參與,卻又最大化的讓人覺得不需要參與。說白了就是大家如果覺得現狀挺好,可以不必說什麼,大家如果對現狀不滿,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說不,從而改變現狀。中國目前的制度是最小限度的允許民眾參與,而曾經的文革則是所有人必須以指定的方式參與。那時候你不想說毛主席好社會主義好是不行的,你不想說林彪壞也是不行的,你必須表態。那個時候的中國共產黨和現在的極端伊斯蘭恐怖組織有一拼,只要不跟毛主席走的都是打倒的對象。這事只要想想都會令人心有餘悸,也難怪我們的上兩代人不少都有政治恐懼的後遺症。

今日中國很多人不關心政治,沒有關心政治的習慣,沒有關心政治的思維方式,沒有關心政治的文化。這些都是專政領導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這樣他們當初說的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失敗了也沒人追究,他們把社會主義搞成了資本主義大家也不會有意見,他們再把資本主義又搞出了中國特色,搞得全世界都很詫異。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關於「摸著石頭過河」的說法。想到這我實在忍不住都笑出動靜了。人類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先建一座橋或者先造一艘船再過河比較安全,儘管出現過泰坦尼克號這樣的重大事故,但藉助交通工具還是比摸石頭過河風險低。建了一座橋造了一艘船即使老弱病殘也能輕鬆過河,這就是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寫到這裡我特意搜了一下「摸著石頭過河」,我在人民網下面的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裡找到了關於這個提法的來龍去脈。我本以為這個提法已經是過去時,哪知道文章第一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講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時均強調,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也明確指出:「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

看到這些我感覺窒息,頓時思路短路,只想大吼一聲。

「摸石頭過河」的說法最早出自陳雲在1950年4月7日,第27次政務會議的發言。六十五年過去了,從陳雲到習近平還在摸石頭,我想問大爺們幾個問題:摸石頭是目的還是過河是目的?規律摸出來了嗎?摸出的規律對過河有指導意義嗎?適合過長江還是黃河?

「摸石頭過河富有中國特色」。可不是嘛,黨的幹部全都摸成特色的狼了,過河的本事沒有拆橋很在行。我看你們摸了幾十年,我都能替你們總結規律:那些號稱摸石頭的王八蛋全都渾水摸沉魚落雁去了。我再替你們展望一下未來:你們這些王八蛋最終都會變成沉入歷史長河的石頭。

寫到這裡,我想起小學課文《趙州橋》。中國人民的建橋水平不是很早就世界一流了嘛,誰能回答我,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從此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我想這足以讓世人看清,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為人民強迫服務的中國政府的智商和德行。

不能再寫下去了,我覺得自己快要語無倫次,我無法理解這麼滑稽可笑的事情。從建國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幾十年過去了,麻煩你們不要再去摸石頭,請你們摸摸自己的胸口,還有沒有一顆心在跳動。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們六十多年還在河裡,其實你們是從來就不想上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