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喬志峰:銀行存款「失蹤」背後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2-6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官方揭秘多地儲戶存款失蹤:所謂存款「失蹤」其實是「被騙」。對多地發生銀行存款丟失的案件,2月4日,銀監會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所謂存款「失蹤」原來是「被騙」》稱:近來,銀行巨額存款「失蹤」成了網上一個熱門話題。銀行存款真的會失蹤嗎?銀行素有「三鐵」之稱,鐵賬、鐵款、鐵算盤,在各行各業享有盛譽。確切地說,上述存款不是「失蹤」,也不是「被盜」,而是不知不覺中「被騙」了。在案件告破之前,有人描述成「失蹤」、「丟失」,好像很神秘的樣子。其實詐騙存款的案件早已有之,既不新鮮,也不稀罕。隨著ATM機、POS機、網銀、手機等支付方式越來越普及,通過銀行渠道或冒充銀行詐騙成了一些騙子們的首選。(2月5日《東南早報》)

  最近,不止一個地方儲戶銀行存款被曝「失蹤」,讓老百姓感到很惶恐:難道錢存在銀行里也不安全了嗎?銀監會「所謂存款『失蹤』原來是『被騙』」的回應,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存款失蹤的更多細節和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在澄清事實、穩定儲戶人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這樣的回應特別是其中的一些措辭,也引發了公眾新的疑慮:儲戶的錢屬於「被騙」,那麼錢是否還能追回來?如果追不回來,難道就要自認倒霉?相關問題和詐騙案在多地都有發生,說明並非個案,存在也不是一天兩天,銀行和銀監會對此是否也有責任?如果他們警惕性強、早點出手打擊,怎麼會讓騙子那麼容易得手?特別是在有些案例中,銀行內鬼充當了詐騙的關鍵性角色,銀行難道不該負責任嗎?即使是利用ATM機、POS機、網銀、手機等支付方式、通過銀行渠道或冒充銀行詐騙,是否也說明銀行的某些環節存在安全隱患和管理不嚴的漏洞?既然銀行素有「三鐵」之稱,為何近年來時有問題發生?即使存款「失蹤」其實是「被騙」,銀行和監管部門也都難辭其咎。

  在1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2014金融改革等情況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銀行都必須加強自身管理,有義務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這樣的態度值得歡迎,但關鍵還是要付諸行動,一是要查清每一起案件的真相,為儲戶挽回損失;二是要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公眾增強對詐騙行為的警惕性和免疫力;三是要排查銀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堵塞漏洞,讓銀行存款更安全、讓儲戶更安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