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貴口水仗」打出多輸格局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為中概股中的明星股阿里巴巴,日前遭遇了其自去年9月19日上市以來最猛烈的下跌。1月28日、29日兩天,該股票分別下跌4.36%、8.78%,市值分別損失110億美元與220億美元,兩天損失市值多達2000億元人民幣。

  是什麼導致了阿里巴巴股價的大幅下挫?阿里巴巴1月29日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報不如預期是原因之一,該公司2014年四季度的交易額為7870億元人民幣,2014年全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台實現商品成交總額2.3萬億元人民幣。雖然營收有40%的增長,但是利潤則同比下滑28%。

  而與此同時,雅虎「搗亂」也是造成阿里巴巴股價大跌的又一原因。1月28日的一則消息顯示,雅虎為了避免在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時繳納高達35%的聯邦稅,將成立一個獨立的新公司,並將手上價值400億美元的阿里股份注入到這家新公司中。而這家新公司會獨立上市,其股份將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給所有的雅虎股東。瑞信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這隻新的可交易股票將成為投資者對沖阿里巴巴股票的一種替代投資工具,雅虎此舉意味著阿里巴巴股票供應的增加,勢必給阿里巴巴股價帶來壓力。

  當然,阿里巴巴股價下跌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該公司就假貨問題叫板國家工商總局。也即阿里巴巴與國家工商總局「打嘴仗」,從而使得這場嘴仗成為「史上最貴的口水仗」,並最終打出多輸格局。這場起源於1月23日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路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認定淘寶網正品率僅為37.25%的嘴仗,雖然最終在1月30日由於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握手」而「言和」,但這場嘴仗造成的多輸格局卻是無法改變的。

  作為國家工商總局來說,輸掉的是執法部門的形象,以致執法權力嚴重受損。在這場「口水仗」中,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的情緒執法是顯而易見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口水仗」中,工商總局發布的《白皮書》顯示,2014年7月16日網監司行政指導工作小組就阿里巴巴網路交易平台長期大量存在的違法經營問題,聯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場監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開了一次行政指導座談會,提出了阿里系網路交易平台存在的五大問題。但為了不影響阿里繫上市前的工作進展,該座談會以內部封閉的形式進行。這意味著為了對阿里巴巴的上市負責,工商總局既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犧牲了投資者的利益。

  不僅如此,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與馬雲的「握手言和」,也是對行政執法權力的一次損害。雖然劉紅亮情緒執法並不妥當,但作為國家工商總局來說,打假是義不容辭的。畢竟淘寶網上的假貨是一種客觀存在,這是否認不掉的。而在張茅與馬雲「握手言和」的同時,工商總局進一步認定對淘寶《白皮書》為會議記錄,無法律效力,這更是對行政執法權的一種否定。雖然說將會議記錄作為《白皮書》是有不妥,但這畢竟是一次行政組織行為。作為國家工商總局來說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的,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行政權力的。所謂「無法律效力」,難道是「7.16」會議不合法?是工商總局網監司無執法權?總之,一場「口水仗」,讓國家工商總局丟人丟到家了。難怪就連淘寶網的一個店小二都可以對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的執法權力發起挑戰。

  而作為阿里巴巴來說,更不是這場「口水仗」的贏家,甚至可以說是輸得更慘。一方面,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兩天損失2000億元,甚至連累整個中概股損失市值600億美元(含阿里330億美元),不僅讓包括馬雲在內的阿里巴巴全體股東損失慘重,而且也連累了中概股的投資者。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市場形象因此受損。假貨問題本來就是阿里上市潛在的一個巨大隱患,而這場「口水仗」則將阿里巴巴的假貨問題再一次暴露在世人面前。作為阿里巴巴的投資者來說,會質疑阿里巴巴的誠信問題,以及信息披露問題,甚至因此再次損害在美國股市上原本就形象不佳的中概股形象。而作為阿里巴巴的消費者來說,將會因此質疑阿里巴巴的信譽問題。畢竟淘寶網正品率僅為37.25%,這是一個很傷害消費者感情的數據。更何況在這場「口水仗」中,淘寶網的各種問題也集中大曝光。甚至因此連累整個中國電商所存在的問題都得以集中曝光。如新華社播發的中國電商調查,列舉假貨等9大痛點,這其中就包括:低價文化、惡性競爭、假貨帽子、誠信危機、稅收漏洞、創新之困、物流短板、融資之難、監管之痛等。這不僅引發消費者對阿里巴巴的信任危機,也會引發消費者對整個電商的信任危機。

  此外,尤其重要的是,這場「口水仗」有可能讓阿里巴巴背上集體訴訟的官司。雖然在國內市場上,工商總局「顧全大局」,或者說阿里巴巴擺平了工商總局,但這種中國特色的「擺平」顯然是很難在美國市場發揮作用的。去年9月,美國股市可以伸出雙手擁抱阿里巴巴赴美國上市,但其嚴厲的市場監管同樣會對阿里構成沉重的打擊。

  如這場「口水仗」打響后,馬上就引發五家美國律所著手調查阿里巴巴假貨風波。雖然國家工商總局最終認定「白皮書」只是會議記錄,並無法律效力,但 「7.16」會議的召開卻是事實,而且阿里巴巴集團主要負責人員及核心部門管理團隊參與了此次會議也是事實。但阿里巴巴並沒有將此次會議對其所存在問題的集中解剖進行相應的信息披露,因此,阿里巴巴即便不構成欺詐上市,至少在信息披露上也是不全面的,有隱瞞的。如此一來,一旦美國律所的調查取得進展,不排除集體訴訟接踵而來。或許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這場「口水仗」引發的更大麻煩還在後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