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想對於這個170多萬解釋一下。在你放一筆錢到共同基金里,你買到了一定的基金股數。你的這些投資會得到紅利(dividend),這些紅利再投資(Dividend Reinvest)可以使你得到額外的股數,這時你的總股數就會增加。另外,因為共同基金里會進行投資的買賣,產生一定的capitcal gain, 因為稅的原因,這些captical gain會分配給股東。當一個共同基金分配captical gain時,它的價格面額會下降,而股東的股數相應增加(captical gain reinvest),股東的資產並不因此而改變(稅除外)。在我前面提到的170萬里,有15.4萬是因為共同基金價格面額的增加,120萬是因為captical gain所得到的額外的股數,38萬是因為紅利所得到的額外的股數。如果在Yahoo查尋Sequoia Fund時,你只會看到那個15.4萬,但這其實和實際投資所得的回報相差萬里。
William Ruane是巴菲特1950年在Columbia的同學。他們一起上了Benjamin Graham的Security Analysis的課。所以他的投資風格和巴菲特與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非常耐心的投資者,當他們買了一種股票以後,他們往往持有許多年。另外他們不講究diversification, 這也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股票選擇充滿信心。比如,William Ruane的Sequoia Fund 有34億美元的資產,這些資產只投資在22種股票里。其中最大的六種股票就佔有總資產的73%。這也體現了William Ruane的投資哲學,其實只有一句話:」make concentrated investments in a limited number of companies that have superior long-term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at sell at attractive prices「. 這短短的一句話其實概括了價值投資觀的根本. 其中兩個部分非常重要:companies that have superior long-term economic prospects 和 (companies) that sell at attractive prices. 第一部分說的是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最好公司,這個公司提供好的產品或者服務,在行業里有競爭力,最重要的是能長期給股東帶來利潤。第二部分說的是在你買這公司的股票時它的價格一定要合理,要有安全余量(margin of safety). 這兩部分缺一不可,如果你買了低質量的公司,長期下去你肯定賠錢. 如果你花了過高的價錢買了高質量的公司,你同樣賺不了錢。
make concentrated investments in a limited number of companies that have superior long-term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at sell at attractive prices---good point.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