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里危機公關還處在網友水平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因為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一個抽檢數據,引發一場與阿里巴巴之間的輿論大戰。阿里由一個署名店小二的出面發表雄文,直指國家工商總局吹黑哨,並且指名道姓指稱「市場規範管理司」司長劉紅亮。緊接著,國家工商總局祭出狠招,將去年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關於協調阿里打假的一份所謂的白皮書公之於眾。於是,一來二往,雙方掐得不可開交。

  結果不出所料,這場掐架,受傷最重的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美股第二天開盤暴跌了大約9%,摺合人民幣縮水約1200億。有數據表明,短短兩天時間,阿里人間蒸發了2000億人民幣,相當於跌掉了一個京東。馬雲不僅由此退出了新晉亞洲首富的寶座,還拱手讓出了中國首富的位置。

  這是一個多麼痛的領悟!這場掐架,不僅將打假這個責任推到了一個主次不分的荒唐境地,更是將中國市場、尤其是網路營銷市場的假冒偽劣現象,不切實際地推到了國家形象、商業形象的尷尬境地。來自最新的消息,美國股東權益律師事務所已經宣布,對阿里巴巴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展開調查,並表示,這項調查將針對阿里巴巴及其部分管理人員或董事,考察他們是不是存在違反美國評判法的行為。可以說,阿里巴巴的前程,已經非常難料。

  這裡面需要釐清的,有兩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點。一,國家工商總局有沒有吹黑哨。二,打擊市場偽劣產品的責任應該由誰來擔當。

  其實阿里發雄文的店小二,所指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抽檢數據有漏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這就像淘寶上有假貨是個眾所周知的事情一樣,不需要花多少的智商去分辨。問題就出在人們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問題,還是用情緒化的眼光去審視。這一點,阿里與劉紅亮司長接觸最多,感受最深。從抽檢數據來看,可以說,不排除有選擇性抽檢、選擇性打假的嫌疑在內。在相關法律不完善的情況下,權力情緒與個人的情緒該不該介入、介入的邊界在哪裡,這是一個很難監督的現實問題。這時候,一家企業與國家的一個行政部門去頂著干,誰會佔上風,便是一個難料的事情。而事實已經證明,阿里這回,傷得實在不輕。

  毫無疑問,阿里作為網路銷售的最大平台,本身就是假冒偽劣最大的受害者。可笑的是,作為打擊市場假冒偽劣的國家工商行政部門,將這個平台上存在的假冒偽劣責任歸咎於阿里巴巴,這種荒唐的理念著實讓人難以接受。這恐怕也是阿里巴巴以情緒化對抗情緒化的原因所在。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吹之。阿里這些年一枝獨秀,想把它拉下水的人多了去了,但阿里巴巴的市場業績已經表明,消費者用自己的判斷,給阿里投了合格的信任票。然而阿里巴巴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完全有可能不是栽在競爭的同行手上,而是栽在行政的權力手上。

  國家工商部門將去年一次內部會議的內容公佈於眾,可以看出,相關部門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威信,已經將國家形象、國際信譽踩到了腳下。一個本身充滿不被信任的數據,可以成為回擊阿里巴巴的狠招,這不得不讓世人感到瞠目結舌。

  非常遺憾的是,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國家工商總局與阿里巴巴,從情緒化的這場掐架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再回到理性的、對於數據的分析與討論中去。即使現在想回到理性中去,也已經無法挽回這個難以收拾的殘局。

  2000個億,圖了一個口快和嘴爽,這對於阿里來說,也是有著十分沉重的教訓可以總結的。一個這麼大的國際化公司,一個代表中國形象、代表未來市場發展形態的標桿性企業,未必是倒在假冒偽劣的真實數據上,而是倒在口水仗上,這表明,阿里巴巴處理危機的公關能力,還停留在普通網友的水準。阿里巴巴的一部分高管,還停留在低能的水平狀態,已經無法適應這個航母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需要。阿里今天面對的,已經是整個世界。但阿里的人才儲備,卻遠遠沒有跟上發展的需要。這場血,流得太衝動,太被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