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那些中國人的良知不值錢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人內心深處隱藏著兩種東西,一種是良知,一種是私慾。當慾望越來越大,最終淹沒良知的時候,一個人基本上就沒有資格再稱為人了。當良知越來越大,最終心靈透亮,世事洞察,靜定如常時,一個人就是偉人或聖賢。

  每一個人的良知本來是一樣的。只要有心就有良知。即,人人可以成為聖賢。但是在物質利益甚囂塵上的時候,有些人的良知已經完全被慾望淹沒,只剩下一具私慾的軀殼,有些人的良知被慾望淹沒了一部分,僅存的良知勉強能夠維持人的稱號。

  良知是有價值的,但不同的人,他的良知的價格是不一樣的。生活中,越是有良知的人,他的良知越是值錢,越是沒有良知的人,他的良知越是不值錢,甚至一分不值。

  比如,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有些中國人為了活下去,為了個人、家庭的利益,不惜做了漢奸。但就是這些做了漢奸的人也仍然有著巨大的差別。有的漢奸為了討得主子的歡心,壞事做盡,殺害了許多無辜的同胞,而有的漢奸雖然在日本人那裡幹活,則盡量不殺自己的同胞,還有的在日本人手下幹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起義。

  又如,文革時期,有人為了表示對領袖的忠誠,得到上級的表揚,不惜舉報自己的父母、妻子,說他們說了反政府的話,而最終把自己的親人送上死路。記得我村就有這樣一個男人,他舉報自己的妻子,晚上說了不滿中央領袖的話,後來,大家都來批鬥他的妻子,最終導致夫妻離婚。這個男人雖然當上了村革委會主任,但此後一直沒有成家,被村民視為狗屎。直到老年,貧苦一生,孤獨一世。

  又如,一個年輕男子為了在戀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力量,暴打不相干的路人。又如,五名中學生為了試試身手,無辜打殺一名乞丐。更有的人為了領導的一句表揚,上級的一個嘉獎,甚至為了一個鼓勵的眼神,廉價的讚許,就失去自我,失去定力,失去良知,違背良心說話,顛倒是非,指鹿為馬,陷害好人。這時候,一個人的良知非常賤,不值一分錢。但是,對於那些在生活中受過磨難的人,靜修過的人,深思過的人,大痛過的人,他們已經懂得良知的價值,所以,即使你用重金收買,他也不為所動。而這時候的良知是無價之寶。

  記得一篇文章曾經描寫過這樣一個故事,納粹德國的官員,命令一名特工監視一位詩人。這個特工在監視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個詩人心地善良,尤其在閱讀了詩人的一首詩歌之後,忽然良知發現,淚流滿面,從此,再也不為納粹賣命。

  一個人喜歡結交道德水準極低的人,一個人的朋友幾乎都是缺乏良知的人,他的良知肯定不會高到那裡。因為,一個良知光明的人,雖然不說話,但是心裡明鏡一樣,他能夠清醒地識別那些人是珍珠,那些人是垃圾。

  一個人的良知一旦被慾望遮蔽就會顯得焦躁、驕傲、狂妄或者自卑、自弱,自賤。最明顯的表現是,對世俗的名利、虛榮、金錢,超出正常範圍的喜歡和追逐。這樣的人一旦掌權,不管權力大小,馬上就會顯得不可一世,沾沾自喜,甚至風光無限,相反,一旦失去權勢,他馬上就會顯得低人一等,自矮三分,甚至自我貶低,猥瑣起來。

  一個人的良知被慾望遮蔽,並不是說這個人就沒有良知。只是他的良知在某一種特殊環境下暫時隱身。木蟲記得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自己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爭當少先隊員,就把家裡的鑰匙拿來交給老師,並欺騙老師說是自己撿到的。木蟲還記得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把自己養的小白兔和好朋友養的小黑兔交換; 後來,大人們說,我吃虧了,因為我的小白兔重,木蟲就反悔,把自己的兔子又換了回來。就是這樣兩件小事,曾經在我的內心深處掀起極大的波瀾。前一件事情,被人戳穿之後,好長一段時間,感覺沒臉見人,后一件事情感覺自己太過計較,丟掉了信義。

  這說明,即時在很小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深處就有良知,只不過是被眼前的利益遮蔽了。如果說,那時候我們還小,沒有自制能力,那麼,等我們長大了,是不是就能夠控制住我們的內心的慾望。實踐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慾望也在增大,而我們的良知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再增大。因此,木蟲認為,一個人的良知是一個定數,而慾望是一個變數,當慾望小於良知時,一個人是我們所說的人,而此時此刻,他的慾望是積極的,是推動一個家庭或社會發展的;而當一個人的慾望大於他的良知時,他就是我所說的人渣。而更多的人,既有慾望又有良知,良知和慾望基本持平,這是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小時候,我們為了一點利益而放棄了誠實,但由於年齡的原因,很少干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成年以後,我們很有可能為了個人利益,而去干一些違法亂紀、傷害他人、道德淪喪的事情。我們很可能成為虛榮、獎勵、面子、自尊的犧牲品,甚至為了得到上級的認可,為了周圍人群的羨慕,干一些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的事情。

  當我們開始羨慕那些依靠黑社會發家的惡人,羨慕那些依靠暗箱操作而步步高升的官員,羨慕那些憑藉欺詐使壞而暴富的富人;當我們是非不分,良莠不辨,黑白顛倒;當我們指鹿為馬,羨慕虛榮,陷害好人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良知已經開始被遮蔽了。一個人越是光鮮的不可一世,越是權傾一方,越是牛逼哄哄,他的良知越是在大打折扣。我們可以從他的言行中,從他的追求中,頓悟到他的良知是幾斤幾兩。

  一個失去良知的人,最終是可憐的人。即使他坐在權力的頂峰,即使他擁有億萬家產,那最終也不過是過眼煙雲,而他在遮蔽良知的過程中要經受自身的折磨。這種折磨是一生一世的苦,即使是在臨終的一剎那,他還會對自己的良心進行譴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