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宇:馬雲的金融帝國規模能做多大?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29 1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要:「江南憤青」在《風吹江南之網際網路金融》中談到他對阿里金融的看法。這個曾經被寄予無限希望的金融模式,首先,它是不可複製的,既然不可複製,何來模式一說呢?要成為阿里金融,必然要先成為阿里,否則無阿里金融一說。這也就註定了這個模式不可能顛覆現有金融模式,更不可能替代傳統金融機構。其次,我們再看阿里金融到底能做多大,它是如何做的?

  阿里金融的特點之一,是針對C2C 領域裡的大量小賣家的批量放貸。阿里小貸評估模式的形成,必然經歷了較長的時間。在阿里的體系內,理論上存在四個層面的貸款客戶來源:阿里巴巴的B2B、淘寶的C2C、天貓的B2C,以及支付寶的客戶。從實踐來看,B2B和B2C 意義不大。

  阿里金融的特點之二,更有意思,就是淘寶和支付寶的客戶在事實上決定了,阿里金融做不了太大的規模。這個觀點,我在《也談小微企業融資》這篇文章里提到過,小企業融資難其實是個偽命題。什麼意思呢?不缺錢的企業不會借錢,而是整天發愁錢該去哪裡投資;而缺錢的小企業,違約率普遍都很高,不一定是誠信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你對它的評價難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到最後你看不準,也不敢給。事實上,企業能否賺錢是決定它是否會借錢的核心因素,而不是相反。一個不會賺錢的企業,事實上靠借錢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所以悖論就出現了。

  在阿里金融設定了基本的批量放貸模型之後,碰到了兩難:如果按照嚴格的放貸模型,找不到太多的模型客戶;而如果更改模型,那麼就會擔心大面積違約的出現。從實際情況來看,阿里自己號稱有2200 萬客戶,但實際只給20 萬的客戶發放了貸款。相對於1.2 萬億元交易額,事實上只給了不到25 億元貸款(這個25 億元是根據小貸的監管上限來發放的,阿里通過證券化方式,讓放貸規模有所增加,真正的放貸額它自己公布是120 億元左右)。這個數據其實是很寒磣的,怎麼都跟阿里金融想擔負起的宏偉重任不相匹配。

  再深入下去,更致命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是如果把阿里小貸的風險評估模型放在一邊,讓阿里放開手腳去做貸款,這個規模到底能做多大?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其實也不太樂觀。淘寶看上去是個金燦燦的金礦,無數個人、企業在這裡,每天都讓一堆人看著流口水,但是這個東西的轉化難度太大了。

  這裡我來闡述下自己對貿易流通行業的看法。我先問個問題:一個人在淘寶上賣衣服,每個星期進貨一次,進貨價格1 萬元,一個星期銷售完畢,銷售額大概在2 萬元。請問他年總銷售額多少,如果需要貸款的話需要多少?經過簡單計算,他一年銷售額大概在100 萬元,需要貸款多少呢? 1 萬元。也就是說在看上去極為龐大的銷售額下面,其實對資金需求極為有限。

  商貿流通業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行業。它的典型特徵,一般是靠周轉速度盈利,低買高賣,很多時候都是追求絕對的數量,單筆交易都是較低的利潤。周轉率越快越賺錢,每次賺一塊錢,周轉個一千次就是一千塊。而且越是大宗物品越可以看出這個特性。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對資金周轉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而周轉速度快了,其實就容易把規模做起來。一個註冊資本100 萬元的公司,在不需要貸款的情況下,年銷售額可能做到幾千萬元。

  一般來說,正常的貨物周轉都不會超過三個月,一年周轉四次,相對正常。那也就是說,一個銷售額1000 萬元的公司,實際需要資金大概在250 萬元,扣除自有資本,借款最多不會超過150 萬元。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其實1.2 萬億元銷售額的淘寶,實際資金使用大概也就是3000 億元,3000 億元的市場里,真正的資金需求會有多少?扣除大型商鋪(銷售過億的商家),扣除自由資金充足,扣除臨時性周轉的情況下,貸款餘額不可能做到很大。能符合小貸特徵的商家數量可能很大,但是絕對規模肯定是不太起得來的。

  我們從整個銀行體系來看,商品貿易流通領域在銀行體系裡的佔比一直不高。排除大宗商品交易,商貿流通領域貸款事實上在銀行信貸佔比甚至不到1%。銀行體系裡的絕大部分信貸都投在基礎建設、固定資產等領域,而如果阿里金融要顛覆傳統金融,首先要回答的是,阿里在這些領域裡拿什麼來跟銀行進行業務競爭?是有更便宜的資金呢,還是有更好的業務模式?我曾經說過,只有到這一天,即我們的生活都在阿里體系內運行了,造大橋,造大炮,造大樓,吃喝拉撒睡都在阿里了,才有可能實現阿里金融顛覆傳統金融機構。但是這個時候,阿里做金融幹什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金融和傳統金融機構是極好的相互補充的金融方式。阿里體系內解決的小微企業貸款領域,都是傳統金融機構目前暫時缺乏有效技術手段和足夠精力來顧及的。因此阿里金融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非常好的補充,跟傳統金融機構並非是對立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