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克強開啟「雙引擎」,將面臨哪些挑戰?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近日舉行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年會全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特别致辭,以及馬雲、任正非等企業家的發言都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李克強總理關於「要對傳統思維『說不』,為創新體制『叫好』,關鍵要推進結構性改革,創新宏觀調控,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增加消費,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福祉」的表態,以及為中國經濟發展實現「雙中高」目標而提出的「雙引擎」思路,對下來中國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更具很強的現實意義。

  何謂「雙中高」?即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作為一個國民經濟長期處於粗放式發展中國家,要實現「雙中高」目標的難度,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那麼,李克強總理的應對之道是什麼呢?這就是「雙引擎」。

  何謂「雙引擎」,且聽李總理下面一番話:

  「中國經濟要實現『雙中高』,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開啟『雙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民智民力,增進大眾福祉,實現人生價值,推動社會縱向流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二是要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補齊『短板』,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同時加大投融資、價格體制改革,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環境。」

  所以,李克強總理上面一番話,不但是對當前中國國民經濟存在問題、矛盾和挑戰提出的解決之道。也即是為實現「雙中高」目標而提出的新思路。

  李總理開啟、打造「雙引擎」的新思路,無疑要面臨現實的嚴峻挑戰。當今中國國民經濟存在的諸多問題、矛盾叢生、危機潛伏。這些問題、矛盾和潛在危機,都是開啟、打造「雙引擎」的挑戰。而最大挑戰,則來自大型國有壟斷企業在國民經濟體制結構中比例過重、過大這一極為棘手難題。理由如下:

  當今中國,大型國有壟斷企業在國民經濟體制結構中比例過重、過大,還長期存在高投入、高產值、低利潤這一老大難問題。有不少還長期存在嚴重虧損狀態——2014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顯示:去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91家中國大陸企業,絕大多數是靠壟斷資源、能源和價格,主要市場和利潤都在國內,幾乎毫無國際競爭力可言的國企(其中國資委監管的央企47家,地方國企37家),真正代表一個國家國民經濟活力的民企只有7家。更糟的是:中國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91家企業中,有16家嚴重虧損;中國500強企業中,有43家出現嚴重虧損現象(有19家虧損超過19億元)。其中42家是國企,只有一家是民企。國企成為虧損重災區。而最奇的是:普遍被國人認成是暴利行業的中石油、中石化,竟是兩家長期靠政府被貼過日子的企業:今年上半年,中石油一次以51.74億的天量補貼,雄踞十大補貼榜首位,而中石化獲得的補貼為7.9億元,位居第四。近十年,「兩桶油」共獲得政府財政補貼1258.83億元。

  於是,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便擺在政府面前:要改變大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體制結構中比例過重、過大現狀;要扭轉其高投入、高產值、低利潤,以及嚴重虧損局面,對國有企業進行大規模重組,或將其民營化,就勢在必行。否則,「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開啟『雙引擎』」便將遇到難於逾越的障礙。而自朱鎔基、溫家寶以來,歷屆政府都試圖對國有企業進行大規模重組,或將其民營化,然而,在巨大阻力面前,最終不了了之。之所以如此,對國有企業進行大規模重組,或將其民營化,不但在面對意識形態的強大壓力,要遭遇既得利益集團的狙擊,還面臨幾千萬國有壟斷企業現有員工和退休人員的重壓 ——因為要改組或民營化,他們昔日優異的工資福利極可能跌至低谷。所以,稍不小心,就可能引發較大不安定因素。乃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所以,大型國企問題的嚴重性和棘手性,要超乎太多人的想象。而李克強總理開啟、打造「雙引擎」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也超乎太多人的想象。但願以習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會眾志成城,促成李克強為首的本屆政府能超越前任,實現新的歷史突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