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幕僚治國 習近平的七大智囊如今都在何方?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1-29 0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幕僚治國 習近平的七大智囊如今都在何方?(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追蹤:習大大最新動態
  日前有香港媒體爆出消息,稱在2014年10月份的文藝座談會上,習近平的講話底稿,起草人是福建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李書磊。這也間接證實了現年51歲,曾在中央黨校工作30年的李書磊是習近平團隊的重要智囊人物。多維新聞在2013年習近平上任不久,曾在《觀察站:習近平的七大智囊》一文中總結過圍繞在習近平身邊的智囊人物,其中也包括當時仍名不見經傳的李書磊。時過近兩年,習近平智囊團隊的人物今何在,這兩年中南海層面的舉措有多少出自他們之手,觀之一二,就可看出這些智囊對於領導者的重要意義。

  在多維新聞曾經總結的習近平「七大智囊」中的人物,栗 戰書仍然在中辦主任的位置上兢兢業業,與他搭檔的習辦主任丁薛祥也按部就班,曾一度引起外界猜測的朱國鋒繼續隱身。而「三朝元老」、「紅牆第一智囊」王滬寧,則延續這他的政壇傳奇,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13年,並在十八大后,只要習近平出訪,他與栗戰書必定陪同左右「護駕」。但這些都是「定數」,此外,還有 一些人的人生經歷在這兩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李書磊離開黨校「下放」地方鍛煉,何毅亭「接班」;卸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赴黨校擔任副校長,而鍾紹 軍則意外的進入了解放軍,甚至可能已經成為少將。

  李書磊:下放地方鍛煉 負責習講話稿

  關於李書磊,眾所周知的是他畢業於北大,有「神童」之 稱,傳其在西安掛職時認識了習近平,並在習成為「儲君」,擔任當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后提拔其為副校長。1980至1990年代,李曾致力於研究古典文學及當 代文學,在文藝批評界有一定影響力。而在最新的媒體報道中,點出了李書磊與習近平的關係「匪淺」,更可稱之為「筆杆子」。因為習近平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 多篇講話就是出自李書磊之手。二在2014年1月15日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中,丁薛祥主掌的「習辦」特地點名李書磊負責起草講話稿,而李書磊又找到了曾在 《南方都市報》副刊任職的謝有順合作,接到起草講話稿任務后,謝先寫了草稿,李修訂潤色后再交「習辦」。當然媒體報道稱因為謝有順起草的習近平文藝講話有 濃厚的「黨管文藝」色彩,因此隨後被故友割席斷交,當然這是后話,此處不予細談。只是要注意的是,「習辦」能將這份被認為是習近平對文藝工作具有指導性方 向的講話交給李書磊起草,足以證明李書磊的「地位」。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書磊

  此外能夠證明李書磊「被信任」的信號,還有其仕途的升 遷。李書磊與王滬寧一樣,都是一個理論性的學者,但是就在2014年的2月份,官方宣布李書磊「外放」,赴任福建,擔任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成為了名 副其實的「學者型官員」。1964年出生的李書磊,在他5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省份的常委,或許對於他來說,王滬寧將是他仕途路徑的最佳參照。

  何毅亭:從理論到黨務

  在李書磊離開中央黨校這個中共理論陣地后,他的接任者 是另外一名具有理論專長的學者,曾擔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何毅亭。他在中央政策研究室任職期間曾多次陪同習近平到各地調研,當輿論認為他在十八大後轉正接 替王滬寧成為政策研究室主任之時,未曾想到一紙令下,何毅亭被調往黨校擔任副校長。

  中共中央黨校是輪訓培訓共產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和馬克 思主義理論幹部的最高學府,是中共中央直屬的重要部門。該校除了培養幹部,還是理論和大政方針的重要研究和儲備中心,通常為國家進行重大的戰略決策提供理 論準備。由此,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一職在整個中共組織體系中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尤其是入多維新聞此前分析的那樣,雖然同在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論、政 策及草擬文件的中共最高智囊機構中央政策研究室,但是和擅長馬列理論的王滬寧不同,何毅亭在黨建以及官員公共形象方面有其獨到見解。而習近平在十八大之前 擔任黨校校長之時,就在「黨建」議題上提出「純潔性」的說法。在十八大之後又高調提出「習八條」,並在中共黨內掀起一股以「反腐」為主要方式的整風活動。 而習近平在上任之後的「南巡」、外訪以及貼近民眾方面也呈現出一種高頻率,並藉此在中國民間贏得了巨大聲譽。這種在黨建和公共形象建設方面表現出的有條不 紊,相信是讓何毅亭作為「棋子」,進入中央黨校的重要原因。

  劉鶴:聲名鵲起

  雖然李書磊和何毅亭看上去「星光熠熠」,但是他們絕沒 有另一個十八大后崛起的「學者型官員」耀眼,那就是被稱為「財經文膽」的中財辦主任劉鶴。「中財辦」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簡稱,為每年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作準備,為屆時總書記的講話組織起草工作,視作該辦公室最重要的任務。劉鶴與韓俊所服務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在今天,是推動「習近平新常態」的最核心 機構,小組組長,也是習近平。而這個主導中國經濟的重要機構真正的核心人物是一名「老將」——劉鶴。

  在多維新聞發現劉鶴后的四個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之 前,伴隨「改革」之名,劉鶴突然聲名鵲起,成為當時大陸輿論最為炙手可熱的任務。當時的報道稱,在2013年5月,習近平曾向來訪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 隆(Tom Donilon)介紹身邊的一位「身材高大、有著學者風度的助手」,說:「這是劉鶴,他對我非常重要。」該報道認為,劉鶴的工作是「勾勒中國的經濟前景, 而這一前景將指導中國未來10年的行進方向」。

  在那之後到三中全會召開的節點時間內,劉鶴以「經濟智 囊」的身份,成為中國媒體的「寵兒」。經過越來越多的報道,媒體驚訝地發現,這個已經六十歲的經濟學家,如同金庸小說的「掃地僧」一般,默默無聞後面是身 手絕倫。在資歷上,劉鶴並不弱於被外界稱為「帝師」的王滬寧,他不僅對中央經濟規劃和大陸經濟實際情況了如指掌,從「第八個五年計劃」到「第十二個五年計 划」都曾親身參與,更是曾輔助過江、胡,為二人起草過經濟講稿。尤其是在「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方面的研究,劉鶴鑽研頗深,此領域恰是習近平對於中國 經濟的重要構想。

  除了工作上的身份之外,習近平與劉鶴還具有校友情誼。 劉鶴早年畢業於高幹子弟雲集的101中學。彼時,習近平也在這所中學就讀。早在60年代,劉鶴和習近平兩人在北京101中學上學時就已經相識。事實證明, 劉鶴對於習近平真的很重要,從那之後,無論是國內調研還是外訪,只要行程中涉及經濟問題,習近平的身後,劉鶴必定跟隨。劉鶴「智囊」之名,已然無人質疑。

  鍾紹軍:進入軍隊

  當然,作為智囊,並非所有人都要站在台前,隱身幕後更 為方便其出謀劃策,與習近平同樣來自浙江的鐘紹軍即是此類。而鍾紹軍走了與他的同僚們不同的仕途之路,進入了軍隊系統。習近平由福建調浙江時,未帶秘書, 任他秘書的是浙江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鍾紹軍,據說鍾當時才30出頭,是衢州開化縣人。習近平2007年調任上海市委書記時,鍾也跟隨去了上海,任市委辦公 廳副主任;當年秋天習近平晉陞政治局常委,又將鍾帶入中南海,一直在「習辦」工作,併兼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政治組組長。

  而在2014年,媒體發現,鍾紹軍在解放軍中可能再次 獲得提升。據路透社報道,在2013年習近平不尋常地拔擢過去擔任文職的鐘紹軍為解放軍大校,並任命其為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后,現年46歲的鐘紹軍在今 后可能被提升為少將,不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則拒絕立即就此發表評論。報道中也透露了鍾紹軍更多的信息,稱鍾是浙江衢州開化縣人。浙江大學碩士學位,清華大 學博士研究生。2007年他追隨習近平調任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同年秋天調入北京工作,兼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政治組組長。2013年6月,央視新聞聯播 顯示,鍾紹軍跟隨習近平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神十發射,軍服顯示他已經是大校軍銜。

  對於政壇的分析,必然缺少不了觀察圍繞習近平和整個中 央決策層周圍的「智囊」們。就像多維新聞一直認為的那樣,這群人遠不如一般官員那樣受人關注,他們隱身幕後,低調行事,但是這一批人卻圍繞在中共最高權力 核心的周圍,把控著中央辦公廳、總書記辦公室、國家主席辦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編譯局等機構,為中共執政出謀劃策,提供治國方略,其政治能量完全可 以影響整個政壇。他們是中國文人「為帝王師」傳統思想在當代中國官場的具體體現,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君為臣綱」的人治思想今天依然存在於中國官場文化 之中。對於「幕僚」的觀察,將是成為觀察習近平政治綱領的重要切入口。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QA96jzoJ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