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親眼所見的西藏

[複製鏈接]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5-1-28 0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親眼所見的西藏

作者:謝剛、侯林

西藏,不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越來越熱,在人們的印象中那裡遠離塵囂,自然風光奇特美麗,天湛藍、水清澈,空氣清新(其實是空氣稀薄),雪山巍巍,異域風情濃郁,更有無數人稱它為天堂,什麼宗教聖地,然而就本人在西藏工作近20年的所見所聞,我無法承認那裡是什麼天堂或者聖地,如果天堂就象這樣的話,大家還是不去天堂為好。

三十多年前入藏工作,坐著大卡車一路上塵土飛揚遮天蔽日,顛簸一天下來就像從灰堆中爬出來一樣,只有眼睛、牙齒是乾淨的,連吐出的口水、鼻涕都是黑色的。空氣特別乾燥,鼻子出血、口唇乾裂、臉上脫皮、頭重腳輕,一系列的高原反應,那時是冬天,冬天的西藏毫無生機,大多數地方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寸草不生。當時的國道、縣道都是土公路,九十年代末,我離藏回內地時,才在鄰近內地的高原地帶有了一段一段的柏油路。當時的區、鄉、村是沒有公路的,相當閉塞,辦事只能騎馬。信件送達平均耗時二十多天或一個月。

藏民的耕作方式、生活方式極其落後,原以為他們養著大群的氂牛、騾馬是為勞動生產所需,在親眼看見他們的勞動場面后,我的習慣思維被徹底顛覆了。一天下午,圍牆外傳來此起彼伏的歌聲,以為當地村民在搞娛樂活動,爬上牆頭,牆外的情景讓我目瞪口呆:一群女人正在石頭地里耕地,一個女人肩頭套著繩在前面拉犁,一個女人在後面扶犁,兩人一組邊干邊直著脖子唱歌,一群壯實的氂牛卻悠閑的在地邊尋草吃……原來藏族人民不知道用牛耕地。

藏族女人非常辛苦,耕作、收穫、家務事、生孩子、餵豬餵羊,打柴背水,還要侍候幾個丈夫。四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足有六、七十歲,在鄉村,最要命的是還一直沿用一妻多夫制。一個女人嫁去夫家,如果這家人有幾個兒子,這個女人就是幾個男人共同的老婆,包括還是兒童的小男孩,長大后順理成章進入這個女人丈夫的行列。單位附近有個村莊,時間久了與村上一些人關係比較好,村長的女婿告訴我:他有兄弟三個,他是老大。男人的責任就是到遠處的山上放牧,一次,他老婆快要生產了,但他們的規矩是如果幾個男人都在外面不同的地方放牧,這個女人就要七天或者十天一次輪換著到每一個放牧點去。那次剛去老大那裡幾天就生孩子了,山上風雪很大,在帳篷里呆了三天就該到另一個男人那裡去,而且無人護送,獨自一人抱著小孩冒著風雪下山……藏族人民對禮義廉恥等文明是不知道的。

在那個閉塞、蠻荒、近乎原始的地方,沒有任何文化生活,偶爾有單位放電影,因為聽不懂普通話,藏民們就在放映場地打鬧,隨地大小便,他們自己生活的場所也是遍地人畜便穢,蚊蠅飛舞。

藏民的生活環境、衛生狀況也非常差,農村民居基本上是幾個柱子支撐起來的吊腳樓,樓上住人,樓下圈養牲畜,跳蚤遍地跳躍,個頭大得讓人詫異。他們幾乎不洗澡不洗頭,牛羊肉血淋淋的生吃……

在縣城裡,政府出資修建了廁所,但沒有人習慣去廁所,倒是廁所外面堆滿了糞便,讓上廁所的人無處下腳。記得一次在縣城旁的國道上,看見一個藏族女人旋轉身子蹲下去,開始以為她要在地面撿什麼東西,等她站起身,才發現腳下有一灘水,原來是在此小便。

更讓我驚詫的是:一次我們單位奉命接待某活佛,藏民從四面八方,甚至千里之外如潮水般湧向這裡,接受活佛的摩頂並向活佛捐錢。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摩頂祝福,單位專門為活佛搭了一個大桌子,讓活佛可以把手放在桌沿,人們從活佛的手掌下一一走過。摩頂結束,活佛的隨侍者端出一個一尺左右的用紅綢布包裹鋪墊而成的木箱,裡面盛著活佛的大小便,箱中之物被信徒們分食而空。我當時就想,天啊!幸好我不是藏民!而且,看到這個情景,我對西藏的宗教絕沒有一絲一毫的好感。

政府對藏族農牧民非常優待,藏族子弟在當地上學一切費用全免,穿衣吃飯住宿均由政府免費提供,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不願意去讀書,因為他們沒有讀書的習慣。

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熱衷於西藏「文化」?如果西藏就是這樣的「文化」,用得著多少時間來研究?獵奇於愚昧和落後,大概是當今社會的時尚吧,我是無法跟上和理解這種新潮了。

寫於2010-08-0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