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少奇在衛立煌身邊安放了怎樣一顆「冷棋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27 1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衛立煌通過與趙的接觸,感到趙榮聲是了解自己的,兩人能夠說知心的話。如此時間長了,兩人無話不說。有一次,衛立煌突然提出:「我參加共產黨好嗎?怎麼參加呢?」趙榮聲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衛立煌讓他去延安找朱德,趙說還是去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問林伯渠吧。

  編者按:《黨史博覽》發表文章《國民黨高級將領機要秘書中的三名中共秘密黨員》。文中記述中共隱蔽戰線中活動在國民黨高級將領身邊的三名秘書。他們都有大學文化背景,而幾名國民黨高級將領也都因愛惜人才且又以同鄉的因緣將他們攬為自己的幕僚。其中的一位便是衛立煌的秘書趙榮聲,他是劉少奇安放在衛立煌身邊的一顆「冷棋」,摘編如下。

  趙榮聲,1915年生,安徽安慶人。1935年考入燕京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擔任該校黨支部宣傳委員。1937年春,他與十幾個同學一起奔赴延安,而接待他們的正是當年燕京大學的學生領袖黃華。

  隨後,他們又見到了朱德、林伯渠、博古、陳賡、成仿吾、丁玲等人,還在毛澤東的窯洞里聽了毛澤東講述的抗戰問題,后又聆聽了毛澤東在延安積極分子大會上所作的「統一戰線與抗戰問題」的報告。

  不久,抗戰爆發,北平失守后中共黨組織通知趙榮聲向後方轉移,趙榮聲輾轉至上海,本欲前往延安,但因囊中羞澀,只好先回老家去籌錢。在安慶,趙榮聲組織了一個讀書會,宣傳抗日。安慶淪陷后,趙榮聲又遷徙到漢口,在這裡他得知丁玲率領西北戰地服務團已開赴山西抗日前線,遂直奔山西的戰時中心臨汾。在那裡,他找到了丁玲和彭雪楓,於是成為隨軍記者,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

  1938年1月31日,正逢農曆春節,時任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的衛立煌來給朱德拜年,丁玲讓趙榮聲赴八路軍總部去採訪衛立煌。

  趙榮聲和衛立煌都是安徽人,不過,當時他們彼此互不相識,然而不久後有所變化。原來採訪結束后,趙榮聲執筆寫了一篇《西線上的一個盛會》,隨即在《群眾》周刊上刊出,這引起了衛立煌的注意。衛立煌向部下安徽同鄉劉毓珩詢問作者的情況,並感慨說:「為什麼能幹的青年都跑到八路軍那邊去了?」

  他突發奇想,囑咐劉想法把趙找來,讓趙到自己的司令部當秘書。劉毓珩恰好與趙榮聲相識,此前他曾任清華「救國會」主席,後來他奉命到國民黨軍隊去做統戰工作,此時他也明白衛的建議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他寫信邀請趙榮聲到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部來工作。趙榮聲沒有收到信。然而,碰巧的是趙榮聲在臨汾偶爾遇到了劉毓珩,但拒絕了邀請。

  中共黨組織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鍾立即找趙榮聲談話,強調開展統戰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勸說趙榮聲接受這個邀請。接受了特殊任務后,趙榮聲奉命到山西霍縣(今霍州市) 的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部報到,當了一名少校秘書。衛立煌十分高興。此後,每逢戰鬥間隙,衛立煌便與趙榮聲交談。在趙榮聲那裡,衛立煌受到了許多思想上的影響。

  衛立煌曾令趙榮聲、劉毓珩等在西安成立「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部戰地工作團」。此後趙榮聲又回到衛立煌身邊。當時衛立煌所部與日軍交戰,衛的部隊在韓侯嶺遇挫,衛立煌打算把部隊轉移到中條山去,趙榮聲卻建議他走陝北這條路,順路去延安參觀,衛立煌同意了。

  1938年4月17日,衛立煌的車隊由延水關出發直奔延安,及至延安,延安老百姓敲鑼打鼓來迎接他,衛立煌也高興地會見了毛澤東等人。當時,毛澤東還設宴招待了衛立煌、郭寄嶠等人。衛、郭又參觀了抗大,衛立煌還特意去看了在山西前線受傷的林彪。

  不久,衛立煌從趙榮聲那裡獲知陝北急缺抗戰物資,在回到西安的次日,便下令撥發給八路軍步槍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顆,以及180箱牛肉罐頭。

  趙榮聲在衛立煌部活動,他的上級是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林伯渠。趙時常向林請示和彙報,林要求趙應經常做衛立煌的思想工作,宣傳中共的抗日民主主張,並鼓勵衛成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衛立煌通過與趙的接觸,感到趙榮聲是了解自己的,兩人能夠說知心的話。如此時間長了,兩人無話不說。有一次,衛立煌突然提出:「我參加共產黨好嗎?怎麼參加呢?」趙榮聲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衛立煌讓他去延安找朱德,趙說還是去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問林伯渠吧。

  林伯渠的指示是:「回去告訴衛立煌,好好做一個革命的國民黨員,做一個真正實行孫中山革命主張的國民黨員,這樣對於中國革命的貢獻比參加共產黨更大一些。」

  不久,趙榮聲收到一封署名「胡服」的信,約他到河南澠池晤談,趙榮聲遂趕赴澠池八路軍兵站,原來「胡服」就是劉少奇。

  劉少奇直言趙榮聲爭取衛立煌有功有失,所謂「失」,是說:「你的膽子不小,想挖蔣介石的牆腳。你知道不知道,這樣做不但對黨沒有好處,反而有危險。」最後,劉少奇指示趙榮聲:「你只要能在衛立煌身邊待下去就是成績。有事我會派人來找你,你不需要知道我在哪裡,不要到各地找黨組織。」

  果然,衛立煌「通共」被國民黨特務發覺了。1938年底,迫於蔣介石的壓力,衛立煌解散了第二戰區工作團。1939年1月,衛已升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趙榮聲繼續跟隨衛立煌,並被任命為洛陽長官部的機要室秘書。對此,衛立煌向趙解釋說:「長期帶你在身邊,會引起別人閑話。現在讓你到機要室,如果有什麼事情,隨時來找我。」

  趙榮聲在衛立煌身邊活動,自然要以衛的親信面目出現。1939年,他編寫了《衛將軍》一書,藉以為衛立煌爭做河南省主席造勢,而「衛將軍」這一歷史典故,分明是指西漢大將衛青。衛立煌當上河南省主席之後,卻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在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與新四軍發生了摩擦,衛立煌兩面為難,最後他還是將製造血案的禍首之一別廷芳教訓了一頓。而此時的山西,由於閻錫山倒向頑固派,與共產黨的摩擦反而鬧得更大了。在趙榮聲的影響下,衛立煌堅持團結抗日,嚴格約束軍隊,使衛部不介入摩擦。1940年4月,衛立煌和朱德再次會晤,雙方簽訂了駐軍防區的協議。說服郭寄嶠和平解決蘭州學潮問題抗戰時期,國民黨下令凡是國民黨軍隊里的官兵須全部加入國民黨,趙榮聲遂請示組織,組織指示他便宜行事,即在被迫需要參加國民黨的時候就參加。趙榮聲加入國民黨的介紹人,衛立煌指定為郭寄嶠。

  1941年5月,中條山戰役失敗后,衛立煌被撤掉河南省主席一職。此時顧及繼續留在洛陽對衛沒有好處,趙榮聲便請假回到老望了閑居中的衛立煌。這年11 月,衛立煌出任中國遠征軍司令,因這支部隊有許多蔣介石心腹陳誠的人,為了避嫌,衛立煌沒有帶趙榮聲。趙榮聲回到燕京大學繼續深造。

  1946年秋,趙榮聲大學畢業,聽說衛立煌新婚不久且準備出洋,便到重慶看望衛立煌。見面之餘,衛立煌讓趙榮聲談談對時局的看法,趙榮聲對國內外形勢作了詳細的分析,認為衛立煌的個人前途須與國內的民主運動結合起來,雖不能公開表示支持,但也要對它示以同情,等等。臨別之際,衛立煌囑咐趙榮聲留在上海、南京一帶,因為他確信自己不久就會回來,會有許多事要趙去做。

  1947年10月,國共內戰進入關鍵時刻,蔣介石催促在國外的衛立煌回國,讓他去接替陳誠所擔任的國民黨軍在東北的主帥職務。迫於蔣的壓力,衛立煌只得就任。此時,趙榮聲已由安徽回到上海,他在南京時遇到了表兄張友鸞(《南京人報》報人),幫了幾天忙,卻遇到了叛徒袁曉軒。為了甩掉這個「尾巴」,趙又來到蘭州,找到時任甘肅省主席的郭寄嶠,郭安排他到西北日報社擔任社長。

  1949年,蘭州解放前夕,蘭州學生髮動了旨在反對內戰的學潮。當時郭寄嶠擬武裝彈壓,幸虧趙榮聲從中周旋,向郭寄嶠力陳利害關係,終於和平解決,避免了一場流血事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