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病去印度」拷問中國醫療制度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月25日有媒體刊登了一篇訪談,就一種藥物在中印之間的巨大差價及其形成原因向讀者作了介紹。

  該訪談稱,中國有慢粒白血病患者近1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約為1.3萬人;而胃腸間質瘤患者人數雖沒有統計數據,但依年發病率約在1/10萬— 2/10萬之間的數據估計,患者總人數應高於前者。對這兩種絕症,瑞士諾華製藥研製的藥物格列衛堪稱是有效率很高的對症藥物。不過,在中國,一個病人服用這種藥物的月花費為23500元,且絕大多數省份都沒有將此葯列入醫保報銷目錄。

  不過,對於中國病人來說,「救命稻草」來自印度。上述訪談稱,印度仿製、但療效與瑞士原廠產品幾乎相同的「格列衛」的藥物單價最低只有200元人民幣,最高也不過千餘元。但是,在中國,這種葯卻被判定為「假藥」,患者不能合法購買,只能冒著買「假藥」的風險從海外代購。然而,近幾年,通過淘寶或者其他渠道為病人代購此葯的人,已經被抓起來好幾個……以致受訪談的患者對記者說:「如果有選擇,讓我生病去印度吧!」

  據患者收集的國內媒體的相關報道說,格列衛在中國的價格之高為全球之最。如果以人民幣為單位,那麼,格列衛在中國香港的價格為17000元,美國為13600元,澳大利亞為10000元左右,日本為16000元,韓國則為3000元……但是,實際上,由於這些國家醫保制度幾乎覆蓋了所有被權威認定有療效的藥物,所以患者自己負擔的部分非常小,比如澳大利亞參加醫保的居民,其個人為格列衛負擔的部分只有不到200元人民幣/盒。

  為什麼會如此?上個月26日,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曾直言中國醫療制度的弊端之一就是「越是貴重的葯、越是進口的藥物、越是一些療效好的葯,都不報銷」。高強指出,中國現行的醫保制度「對居民的健康權益卻設置了種種的限制」,醫保規定的看病報銷醫藥費目錄,只可以報銷一部分藥品和服務,且報銷部分的佔比也不高;而相當多的藥品和服務是在目錄外的,對此則全部不予報銷。對此,高強建議,「凡是與治病救人有關的費用和服務都應該納入到報銷的範圍」。當然,這個所謂「納入」,不過是許多國家醫保的通例罷了。

  據《中國醫藥體制改革報告》介紹,2009年—2013年,中國財政對醫療衛生支出累計為30,682億元人民幣,2014年財政預算為 10071億元。但是,也正如高強在同一個場合所表示的那樣,「國家投那麼多錢,怎麼老百姓就沒感覺」?「給人感覺是,政府的投入並沒有有效的減輕居民個人的負擔」,「政府的投入錢哪兒去了」?作為業內擔任過最高行政官員的高強,指出這其中的「問題在於政府的投入中,很少用於改革公立醫院不合理的創收機制」,而「如果政府撥款只用於改善醫院的基礎設施條件和購買大型設備,其結果只能是進一步增強醫院的創收能力和水平,很可能進一步加重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

  不僅如此,兩年前曾有報道稱,在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十六次年會上,有官員報告說,到2012年底,中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已累計結餘7644億元,除2010年外,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餘率都在20%以上,其中2001年的結餘率竟高達到35%……而實際上,中國醫保基金相對於巨大的人口基數及其實際需求還顯得相當弱小。但是,即使這樣,基金還仍然結餘了巨額款項。這其中當然有體制效率的問題,但是對醫療服務和藥品的覆蓋面過小,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