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為何不召回在美國的600噸黃金?(轉)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5-1-24 1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邱 林



中國人沒做到的事情,卻讓德國人、荷蘭人做到了——從美國召回屬於自己國家的黃金儲備。德國中央銀行——聯邦銀行1月19日宣布,2014年德國央行從國外召回120噸黃金,其中,從美國紐約聯儲和法國巴黎銀行分別召回85噸和35噸,存放到德國央行位於法蘭克福的總部。



之前的2014年11月,荷蘭央行發布聲明稱,已經從美國紐約聯儲的金庫中召回超過120噸黃金儲備。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荷蘭央行總共持有黃金612.5噸,占其全部儲備的50%,價值約235億美元。召回120噸黃金后,荷蘭央行存於紐約聯儲的黃金比例已從51%下降至31%。



德國和荷蘭的舉動,令市場大為震驚。通常一個國家央行做出這樣的舉措是為了平衡存於全球各地的黃金,然而,德國、荷蘭從美國召回大比例的黃金儲備顯然事出有因。況且,荷蘭從美國召回的120噸黃金儲備時,存於加拿大和英國的黃金儲備並沒有任何變動,這著實引人深思。



想一想,如果沒有危機感,這兩個國家應該不至於急著決定把黃金運回國內的。只要仔細解讀德國聯邦銀行官員的話就明白了。「一旦遭遇貨幣危機」,顯然在說歐元還有發生危機的可能性,一旦危機出現(歐元垮台),德國可以立馬發行自己的貨幣,並用儲備黃金來購買新貨幣,使其迅速成為歐洲強勢幣種。



那麼荷蘭央行取回黃金儲備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呢?業界人士認為,唯一的理由可能是為了恢復公眾對央行的信心,毫無疑問公眾認為只有央行持有更多實物黃金,且存於本國之內才可以被賦予更多信任,這似乎有些回歸金本位的意味。



這兩天,國內媒體對德國從美國召回黃金作了大量報道,但對中國600噸儲備黃金寄存於美國,何時召回卻隻字未提。如果不是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金融報》2012年12月的報道透露此事,國人也不知道中國曾有600噸黃金儲備運到美國(藏於紐約美聯儲銀行的地下金庫里),更不知道是何時運到美國的。



人們目前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央行能否像德國、荷蘭央行那樣,將這600噸黃金儲備運回國內呢?儘管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寄存美國的黃金儲備出現安全問題的概率非常小,黃金儲備在整個外匯儲備中僅佔到了1.6%,我們更應該關心美國國債的安全,這才是重頭戲,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關心黃金儲備的安全當然很有必要。



事實上,黃金儲備的意義不能僅以「量」來衡量。如果中國的黃金儲備都攥在人家手裡,絕大多數的外匯儲備都存在美國銀行里,我們還能有什麼民族自信心?即然存有那麼多黃金在美國,中國有權檢查在美國的儲存情況,更有權隨時將其召回。



自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為了轉嫁危機,開始了漫長的寬鬆政策,印鈔機大作之下,大量美元流入市場。由於美國近幾年推行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其可行度和誠信度都在下降。



在這樣情況之下,手拿著黃金的實物,比賬目上的黃金數字要來得踏實和靠譜。為此,一些國家近年來發起了「讓黃金回家」活動,正是在這股這浪潮中,一些國家陸續將存於美國的黃金召回。



2011年8月,時任委內瑞拉總統的烏戈·查韋斯宣布,將國有化委內瑞拉黃金礦業,同時收回存放於美國和歐洲銀行、市值大約11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而委內瑞拉從美國等國運回黃金的費用達4億美元。



現在,看到德國、荷蘭將黃金從美國召回,牽動著國人的心。許多網民很擔心中國寄存的600噸黃金,會不會被美國賴賬給賴掉。中國的黃金加上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都在不確定之中。只要美國想不給,就可以不給。美國對待自己的盟友都是如此,那麼對待中國肯定下手更狠。



可以說,600噸黃金儲備繼續放在美國,這是中國金融安全的重大隱患。因此,許多國人呼籲政府決策層採取具體措施,儘快召回存放美國的這些黃金。現在最要緊的是,中國央行不能只相信美國存貯機構的一紙證明,而應派員到美國檢查這些黃金存放情況,並保證與賬麵價值是否相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4: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