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頑童:英國管子工的繼任者 斯特林衝鋒槍(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二戰期間英國的斯登衝鋒槍有著管子工之稱,因為這支槍看起來就像是一根根管子製成的,雖然斯登衝鋒槍結構簡單,但是性能卻不錯,深得英軍喜愛,在斯登衝鋒槍之後,英國人又研製出了一款和斯登類似的衝鋒槍,他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野果斯特林衝鋒槍。

  斯特林衝鋒槍作為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有著「管子工」之稱的司登衝鋒槍的繼任者,以其更加簡潔的設計,更加現代化的製造工藝,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博得了士兵的喜愛。

  

  斯特林衝鋒槍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與司登衝鋒槍基本相同,二者均採用前衝擊發方式,開膛待擊。此外,其彈匣均是水平放置在槍身左側,所以新手需要用一定的時間來掌握射擊時的槍身平衡技巧。在此,來看一下斯特林衝鋒槍的單、連發發射過程及保險過程。

  

  斯特林衝鋒槍是英國人喬治·威廉·帕切特於1942年設計出一種衝鋒槍,后以其名字命名。後來,他與位於北漢普頓的斯特林工程公司合作,對該槍進行不斷改良和發展。二戰結束前,被稱為「斯特林·帕切特」的衝鋒槍樣品試製成功,並在空軍部隊進行了試裝備且受到好評。斯特林衝鋒槍以其更加簡潔的設計,更加現代化的製造工藝,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博得了士兵的喜愛。

  

  提到英軍歷史上裝備的衝鋒槍,即會聯想到大名鼎鼎、有著「管子工」之稱的司登衝鋒槍,其優缺點並存,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終究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傑出貢獻。而斯特林衝鋒槍正是司登衝鋒槍的繼任者。兩者交替之際,正是二戰結束后軍用衝鋒槍發展的黃金時期。斯特林衝鋒槍自誕生以來得到了長足發展,武器推陳出新,產品形成系列。該槍除英國使用外,還向90多個國家出口。由於設計、生產時間緊迫,倉促上馬的司登衝鋒槍外觀相當粗糙。質量和尺寸偏大,槍托不能摺疊,最致命的是它的保險極不可靠,以致經常發生意外走火。鑒於司登衝鋒槍的缺陷,雖然英軍不得不大量採用司登系列衝鋒槍,但一直認為其與英國軍隊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傳統不夠相符,有損英軍的威嚴形象,因此迫切要求開發一種外形能夠與英軍形象相符的衝鋒槍。

  

  1945年~1953年之間,為更替原有的老式武器,英國舉行了裝備選型試驗,「斯特林·帕切特」衝鋒槍參加了一系列內容非常廣泛的測試,並且最終以明顯優勢戰勝了其他競爭對手。英國隨後宣布將其作為大不列顛帝國的基本防禦武器之一,定名為L2A1 9mm衝鋒槍,因為是在斯特林公司進行生產,故又稱斯特林衝鋒槍,商業名稱則是MK2。

  

  從1953年起,英軍部隊開始用斯特林衝鋒槍來替代司登衝鋒槍。最初的產品根據部隊的使用意見進行了一些改進,1955年誕生了L2A2衝鋒槍,商業名稱為MK3,1956年又進一步改進為L2A3衝鋒槍,商業名為MK4。1956年,L2A3批量裝備英軍,司登衝鋒槍被全部淘汰。

 
 

  此外,斯特林衝鋒槍還有一些拓展型號,主要供給執法機構和民間射擊愛好者,包括MK6警用卡賓槍,MK7 C4/C8半自動手槍、MK7 A4/A8衝鋒手槍以及一種閉膛待擊的半自動版MK8衝鋒槍。MK6警用卡賓槍的主要改變之處是使用了長達410mm的長槍管,槍管像司登MK2衝鋒槍一樣,從機匣內向外伸出一段,自動方式也改為僅能單發發射,有效射程為200m。由於槍管較長,相對於標準型號來說,其射擊精度有明顯提高。

 
 

  斯特林衝鋒槍在英國之外使用也比較普遍,其中又以標準型L2A3的使用最為廣泛,大約有60多個國家購置過這種衝鋒槍,如加拿大、紐西蘭、馬來西亞、迦納、印度、利比亞、奈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海灣部分阿拉伯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還獲得了此槍的生產權。其中加拿大的仿製品稱為C1 9mm衝鋒槍,是1958年在對L2A3衝鋒槍進行局部改進,由加拿大軍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二者主要差異是C1的標準彈匣改為30發,另配有一種10發短彈匣;C1配用加拿大生產的FAL步槍刺刀,在快慢機處用A、R、S三個字母分別標示連發、單發和保險位置。此外,C1的槍管、機匣后蓋和發射機構部分零件的製造工藝有所改進,使其成本略低於L2A3,但零件強度不及後者。澳大利亞的F1衝鋒槍是將本國生產的歐文衝鋒槍和L2A3的一些特點相結合,於 1962年研製成功的,由新南成爾士州利思戈輕武器工廠生產。該槍保持了歐文衝鋒槍上置彈匣的特徵,不過在1960年代末期即遭淘汰。

  

  總體來說,斯特林衝鋒槍的設計是很成功的,較司登衝鋒槍有了很大進步,其保留了司登衝鋒槍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的優點,同時減小了全槍的體積和質量。斯特林衝鋒槍的瞄準基線更長,射速更低,對提高射擊精度有利,側向安裝的彈匣降低了火線高度,有利於減小卧姿射擊時射手的暴露面積。該槍另一優點是彈匣容彈量大,火力持續性好,而且其發射機採用模塊化設計,安裝和更換都很方便,槍機表面的突筋對提高動作可靠性有較好的作用,只是加工相對麻煩一些。斯特林衝鋒槍的小握把設計在全槍比較靠前的位置上,槍托安裝位置也比較靠前,所以即使槍托展開時全槍也不是很長。斯特林衝鋒槍的摺疊槍托結構雖然複雜,但設計得非常成功,摺疊后衝鋒槍前部增加的體積很小,展開后又比較穩固。

  

  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斯特林衝鋒槍的身影。

 
 

  軍艦旁執勤的印度水兵-手握斯特林衝鋒槍的印度兵。

  該槍的主要缺點是採用左側的水平彈匣供彈,使得該槍的徑向尺寸增大,攜行不便,同時影響到全槍的左右平衡性,並且會隨著彈匣內槍彈的數量不同而隨時有變化,這點需要射手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掌握。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弊端,就是這種設計不適合左撇子射手使用,更換彈匣時非常不便。

  斯特林系列衝鋒槍參加了著名的馬島之戰和第一次海灣戰爭,在英國軍隊中一直服役到1990年代初。除英國使用外,該槍還向90多個國家出口,其生產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後期,總產量達到50萬支以上。

  時至今日,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東南亞和非洲的部分國家地區,仍在裝備和使用斯特林衝鋒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7: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