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中美職場「潛規則」差異…

[複製鏈接]

1311

主題

1354

帖子

264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lkylove 發表於 2015-1-24 0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些公司會對即將派駐海外的管理人員提供跨文化培訓,但有些公司卻指望人們自己解決文化差異問題。靠自己克服文化差異非常困難,因為即便是經常出國旅遊度假的美國人,也弄不明白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開展業務。

法國國際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管理學教授艾琳•邁耶說: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全世界美國人的商業準則是以『任務』為導向的。管理者們專註於工作。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希望完成工作而已。」

但在其他許多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以及墨西哥、巴西和奈及利亞等國家,這種方式卻並不適合,相反,這被認為是一種徹徹底底的冒犯行為。

邁耶說:「在那些國家,『生意』與『個人』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能在那些國家成功的管理者,都會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同事,」

例如,經常在一起用餐,但在飯桌上並不討論業務問題。

許多美國人會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但邁耶表示:「其他國家的同事首先需要了解和信任你,然後才能與你一起共事。」

邁耶出版的一本引人入勝的新書《文化版圖:打破全球商業隱形壁壘》(The Culture Map: Breaking Through the Invisible Boundaries of GlobalBusiness),或許值得你細細品讀。

此外,對於在中國,如何比前任做的更好,尤其是如何讓人們開誠布公地向你反映問題,我有三條建議:

1、首先要理解的一點是,在中國,老闆的角色與在美國並不相同。

邁耶說:「中國老闆更像是一個家庭中的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你需要了解每一個人,並且要擺脫美國管理者的習慣做法,要更多參與到他們的個人生活當中,包括解決他們的個人問題。」

她補充道,要突破亞洲員工最初的羞澀和自我保護,需要有耐心。但這值得投入時間,因為你的投入會給你帶來忠誠和信任,讓人們在工作中更願意遵從你的指示。

而且同樣重要的是,鼓勵人們對你坦誠相待(例如,關於你所提到的「嚴重的生產故障」)。

2、其次,邁耶表示:「學會辨認無言的拒絕。」

「在更注重等級的文化中長大的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對權威說『不』是無禮的行為。

你的前任似乎吃了一番苦頭之後才終於明白了這一點,而這也是為什麼他或她的理念或指示得不到執行的原因。」

例如,在美國的會議中,老闆通常會首先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要求其他人提出意見。

邁耶說:「在中國或其他更注重等級的社會,如果你這麼做,所有人只會感覺應該同意你的觀點,」即便他們很清楚你錯得離譜。

這種口是心非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其他可能造成災難的溝通方式中。

邁耶說:「如果你問一名中國員工:『你能在兩周內把這項工作完成嗎?』

他或她會這樣說:『是的,我們會盡量。』而這通常只是出於禮貌。如果對方有任何猶豫或嘆氣,那麼他們真實的意思可能是:『根本不可能。』」

她補充說,如果「感覺存在任何否定的意味」,這表明「你需要深入挖掘真實情況」——而如果已經與對方建立了親密關係,這項工作便會容易得多。

3、中美文化的第三個主要差異在於,在中國,集體的意見高於個人觀點。

邁耶說:「如果當場詢問,你不可能得到誠實的回答。員工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需要先在私下裡彼此協商。」

所以,按照在美國的方式召開團隊會議,比如逐個要求員工或希望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中國可能行不通。

相反,邁耶建議:「建議團隊在你不在場的情況下,進行一次簡短的討論——例如在15分鐘的休息時間,你可以離開會議室,之後要求他們向你報告他們對當前情況的看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