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紀委頻「雙殺」:南京書記市長皆落馬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紀委官網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再上「頭條」,其手機客戶端第一時間發布了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被調查的「重磅」消息。

  六朝古都南京這兩年落馬的重量級官員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年多以前的市長季建業。有媒體當時戲稱再次印證了楊衛澤的「近淤泥而不染」 法則,即其從交通廳到蘇州、無錫的政壇拍檔均先後落馬,而楊卻都能全身而退。可惜這一法則最終被證明無效。被中紀委公開點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楊衛澤,坐上了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後一趟高鐵,去面對那些早已成竹在胸的反腐「獵手」。

  市長市委書記均告落馬,中紀委「雙殺」牌再現南京。2014年,中紀委「雙殺」違紀違法幹部的情況總共出現過3次——2次出現在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省委秘書長聶春玉),另1次是江蘇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少麟和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何家成。

  中紀委的「雙殺」,直接體現的是其貫徹習近平「猛葯治苛、重典治亂的決心,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指示的力度。但靜下心來一想,更體現了工業化、城鎮化高速推進大背景下我國腐敗形勢的嚴峻複雜。

  腐敗的嚴峻性在於,但凡工業化高速發展期,一定會腐敗易發高發,這是世界各國共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腐敗分子在經濟上大搞權錢交易、利益共同體,必然就會在政治上搞團團伙伙,朋黨營私。貫穿封建社會幾千年的朋黨之禍,實質就在於此。中國傳統文化特別看重人情、看重關係,藉此披上老鄉、朋友等溫情的外衣后,腐敗小圈子會更加隱蔽地「隨風潛入夜」,毒化著中國的官場文化,反過來又成為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不納腐敗「投名狀」,就難以進入圈子,獲得晉陞的機會。

  腐敗的複雜性還在於,塌方式腐敗還會有變種和升級,並不都是簡單的朋比為奸,比如楊衛澤和季建業。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楊與季的關係並不是太和睦,早於楊來到南京官場的季建業,同樣是一個性格強勢的領導。季建業強推的「雨污分流」工程,雖楊衛澤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不滿,甚至在南京市委機關報《南京日報》上有過隔空交火,但依然未能阻止。

  通常來說,一二把手互相不滿,會構成一種奇特的監督關係,讓他們都更加謹慎,不敢腐敗。可惜,這一定律似乎在楊衛澤和季建業身上失效了。之所以如此,根本還在於楊和季二人的互相不滿甚至半公開的「不和」,不是出於公心,而很可能是一種爭鬥。同樣腐敗,同樣的違紀違法,互相還要爭鬥,這就是腐敗表現形式的複雜性。在季建業落馬後,楊衛澤處處展現自己對反腐的重視。據媒體公開報道,12月29日,楊衛澤還親自帶隊檢查了玄武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並強調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複雜的腐敗形態,會給中國正在激蕩的反腐風暴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那些暗室里進行的交易,通常並不為人所知。表面道貌岸然的腐敗分子,常常把反腐敗、把國計民生掛在嘴邊,平常甚至會互相爭鬥,表演出正人君子的一面。然而,一旦遇到真刀真槍的反腐利刃,他們又一定會團結起來,向反腐提出這樣那樣的詰難,比如可能影響經濟、比如導致為官不為、比如會影響黨和國家的形象等。

  明白了這一點,去年12月12日,王岐山同志在會見外賓時強調的「反腐敗要保持定力,要有靜氣、不颳風,不搞運動、不是一陣子,踩著不變步伐,把握力度和節奏,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一步步引向深入。」就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開弓沒有回頭箭。縱觀18大以來波瀾壯闊的反腐敗鬥爭歷程,輿論雖然眾聲喧嘩,但民眾的主流聲音是明確的,那就是在腐敗易發高發的當下,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希望各級黨委、紀委都能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責任扛起來,亮明旗幟,讓反腐的風暴颳得更猛一些,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更加公平、清廉的政府公共服務。民心不可違、民願勿使空。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不能將反腐進行到底的後果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腐敗的複雜形態決定了反腐需要決心,更需要大智慧。腐敗分子必然是狡猾的,甚至是能力出眾的。面對他們,聽其言更要察其行。唯有如此,才能一步步抽絲剝繭,透過現象發現本質,讓其受到應有的懲罰,真正體現法治的尊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