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海均:縣委書記不能做未來的罪人!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16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由於看了習近平總書記與縣委書記座談會的電視新聞。其中有些問題在筆者看來事關重大,不得不思之論之。

  習近平執政兩年多來,其言行,其所作所為得到國內外一片讚揚喝彩聲。下午筆者同一位退休的老同志還在一起議論,免不了點贊。這裡不用多說,光說好話難免有拍馬之嫌。

  習總就職兩年多來,開了多個座談會,有經濟的,有黨建紀檢的,還有文藝工作座談會等,可以說,每次座談會習近平的講話都是妙語連珠振聾發聵。近日,作為總書記的習近平召開了縣委書記座談會,在縣委書記中引起反響和熱議,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習近平的談話和24年前與之相關的一篇文章的一個觀點:習近平談縣委書記責任:官不大責任不小,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由於事關重大,想發表點看法。

  筆者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改革是一次最失敗的成功》,筆者這樣認為,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國社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改革不能算非常成功,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實際。改革最大的不盡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意識形態亂了,人心浮躁,思想混亂,金錢就是一切,沒有是非標準。也許有人會不贊成這樣的看法,也可能認為這是全球化多元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這樣說筆者也認同,但主流價值觀缺失是事實。中國意識形態搞亂是從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開始的,至今為官不仁,為富不仁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一點不會有人否認。

  筆者還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城市化質量決定中國未來發展高度》。中國改革的第二第三個十年是工業化的二十年。從農業經濟到工業化文明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改革第三、四甚至第五個十年是中國的城市(鎮)化階段。改革一開始是由上而下推動的,在第二第三個十年裡,市委書記是第一主角,省委書記,縣委書記是主要配角。在這個階段市委書記是中國權力最大的官,他們是管著一方生殺大權的地方大員,省委書記比不了,縣委書記更比不了。中國經濟走到今天,成就很大,問題很多,都與市委書記有關,他們的素質高低,眼界決定了中國的今天甚至包括明天。

  如今上下班,包括平時走在城市的大馬路上,心想起來,最可恨的就是市委書記,因為他們曾經是市長(基本上可以這麼說),曾經是縣委書記。中國幾千年來有歷史遺跡,中國未來可能沒有,因為最近的二十年內,中國城市的許多建築早已不知道拆過多少回,扒過多少回。就拿筆者居住的城市和辦公樓來說,一個彈丸城市,每天上下班塞車,坐車上下班可能還不如步行來得快。辦公大樓電梯質量差、數量少,樓前沒有停車場,每天上下班近三十層的大樓,近百家公司,電梯只有三部,經常壞。很多人上下班都要像爬山一樣需要爬樓梯,筆者曾經觀察過不少地方多個辦公寫字樓,可以說大都差不多(除了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很多居民樓的質量和設計規劃都好不到那裡去,過不了幾年都要拆遷。至今,大多企業都死不死,活不活,這都與城市的書記市長有密切關係。可以說城市建設是一任書記一個想法,走到哪裡說到哪裡。至今,中國的很多城市都變成死城,堵城淹城,有些地方還是鬼城,這類官員,大都根本不懂經濟,或者說是不了解實際,貪大求洋,決策都是靠拍腦袋,大搞形象工程。

  改革的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個十年是城鎮化階段。這個階段,經濟重心下移,縣委書記是第一主角,市委書記和鄉村長是主要配角。如今你走到哪裡都會看到縣城有很大變化。大樓林立,千城一面。他們招商很積極,只會督促著建高樓,因為高樓就是政績,高樓就是GDP,高樓就是財政。筆者所在的城市已經有十四個村被列入國家傳統村落名錄,古代人還建了許多有特點的村寨,而我們的城鎮化就是修立交,賣地,蓋樓,土地財政。

  不可否認縣委書記壓力很大,那是什麼壓力,是經濟指標,是要升遷的壓力。因為大多都是想著趕快搞出點名堂,快點提拔。很少有人想著做點長遠打算。筆者從八十年代初參加工作至今三十餘年,這個城市的市委書記已經換了九任,平均不到四年一任。現在的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級別的官員都像走馬燈似的,誰都不願在新提拔的崗位上多呆,都想急著升遷。從縣長到書記,從市長到書記……換了一個崗位看著下一個更高的職位。

  總書記當過縣委書記,但那時八十年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從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中國的官場生態從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發生了重大變化。好官變壞,壞官更壞,萬慶良、楊衛澤、季建業……不是最好的例子嗎!

  總書記說縣委書記是芝麻官,筆者不完全贊同,如今,在中國權利最大的就是縣市委書記,只是他們總是嫌自己的官小。中國有2800多個縣,幾百個市,他們都是這個國家的槽頭王。中國有幾個人能當上這樣的官。正因為不把縣委書記當官看,所以,當了書記就急著往上竄。中國的各級幹部很多,按說只有縣長、市長、省長才能算「官」,其它只能算「吏」。二十多年來,中國的官吏不知道增長了多少倍,他們都自以為是多大的「官」。在美國,副總統到一個城市視察市長可以置於不顧,因為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事情。市長只對市民負責。市長也是一個職業,不是一個了不起的「官」。只要在本職業上做得好,照樣可以「光宗耀祖」。在中國,誰都想當官,因為有了官也許就有了一切,金錢、美女……應有盡有!

  前面,筆者已經說過,二十年前,市委書記(市長)決定著中國今日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在今天,縣委書記(縣長)決定著中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質量,從而決定著中國未來的高度。可以說,縣市委書記是中國很大並且最有權力(權利)的官,他們不但決定著當下中國的高度,更關乎和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正好前些天,筆者還在與一位老書記談鄉鎮級縣區長的重要性,退休后他也有了這樣的感受。就此來看,縣委書記的座談會非常的及時和重要。

  「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3000多個縣(現2800餘個縣市區旗)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鬆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蕩;』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因此,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二十四年前,習近平談縣委書記責任的這篇文章《「芝麻官」千鈞擔》可以說是高瞻遠矚。

  但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的官場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時候雖然焦裕祿只有一個,但是焦裕祿式的幹部很多。其實,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焦裕祿式的幹部也很多,只不過他們說是要當清官。但是當今中國,這二十多年來楊衛澤、萬慶良、季建業、雷政富式的「官」很多。

  官媒有文章批中國最大腐敗對象:失控的縣委書記生活。說在中國,縣委書記、縣長擁有的權力大得讓人難以想象。在中國之所一些官可以為所欲為,就是因為他們是「官」,並且不是「芝麻官」,而是權利最大的官,如果他們要是真正靜下心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國決不會問題成山。中國問題成山,與縣市委書記關係最大。可以說,中國經濟的今天書記市長是最大的罪人,那麼,縣委書記不能成為未來的罪人!

  如果縣委書記做得都很好了,中國的問題就會少很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