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曾想武裝200萬日軍助蔣介石"掃蕩"解放軍(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11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世紀50年代,我在台情報人員發回絕密情報,稱美國為馳援朝鮮戰場,與日本達成協議,美方負責武裝200萬日軍,協助蔣介石"反攻大陸",蔣介石則將台灣"交日本管理"。

  


  資料圖:蔣介石到機場迎接麥克阿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始終對台灣野心不死。上世紀50年代,我在台情報人員發回絕密情報,稱美國為馳援朝鮮戰場,與日本達成協議,美方負責武裝200萬日軍,協助蔣介石"反攻大陸",蔣介石則將台灣"交日本管理"。

  兵員緊缺是直接原因

  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政府大規模削減軍事預算,美陸軍員額削減到63萬人,實際在編59.2萬人,編為11個師和9個戰鬥群。恰在此時,海外美軍爆發了"要回家"運動。在一股強大的裁軍潮流下,美軍人數驟減,實力大跌。

  1950 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個月里,美韓兩軍因兵力不足,短短几十天,就被趕到了以釜山為核心的幾十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內。為緩解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承受的壓力,美遠東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一方面於7月中旬三次急電杜魯門政府,要求增兵朝鮮,另一方面絞盡腦汁尋找援兵。

  絕密情報來自台灣

  時任蔣介石政府駐聯合國代表的顧維鈞曾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為解救在朝鮮陷入困境的美軍,麥克阿瑟不惜親赴台灣,與蔣介石商談借兵增援的相關事宜。蔣介石方面也積極配合,準備派出自認為戰鬥力最強的3萬餘人赴朝參戰。但美國政府又擔心蔣介石會施展渾水摸魚的伎倆,誘騙美國人進攻中國大陸,所以這個計劃沒有付諸實施。在這一計劃背後,麥克阿瑟還有一個陰謀,那就是:由美國武裝日本,以台灣主權為代價,換取日軍為蔣介石"反攻大陸"!揭開這一陰謀的是我國外交部解密的一份檔案。這份標有"絕密"字樣的檔案情報來自我方在台灣"軍統"內部的情報人員,其內容如下:

  據軍統高級特務透露,美帝因在朝鮮迭遭失敗,近曾令日本擴編陸軍200萬,由美負責裝備,原則上日已表示接納,但提出下列條件:

  (一)即刻簽訂對日和約;

  (二)准許日本參加聯合國;

  (三)准許日本有傾銷商品的市場,以解決工業產品的銷售問題,並維持日本經濟及200萬軍隊之供給;

  (四)待200萬陸軍編成后,在戰略上有充分必要時,應將台灣交日本管理,而日本則負責"掃蕩"中國大陸之共軍,其後(台灣)之統治權仍交還台蔣,但全部戰爭費用應由美帝負擔。

  因以上各項條件與蔣介石集團有重大關係,故麥克阿瑟與(蔣介石的駐日代表)何世禮返台向蔣請示。據悉,蔣對(一)、(二)、(三)三項立即表示接受,第(四)項經反覆考慮后亦同意,僅建議將說法改為"台灣主權仍以聯合國名義託管,而託管方式(為)由日本代表聯合國管理"。

  在情報末尾有一段我方人員的分析:"上述消息大致可信,但人數暫時恐不易達到如此龐大數字,麥克阿瑟日前去台應與此有密切關係。"

  武裝計劃為何夭折

  這份情報來源可靠,分析中肯。其內容雖與杜魯門政府當年的對華政策有些許出入,但極其符合麥克阿瑟一貫出人意料、特立獨行的處事風格。但這一計劃最終只停留在字面上,沒有付諸行動,其原因一是使用日軍攻擊中國大陸,不論美國政府還是軍方,都要面臨國內外強烈的道義譴責;二是裝備200萬軍隊畢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遠水難解近渴;三是麥克阿瑟此時已經下了在仁川實施登陸作戰的決心,爭取台灣這個盟友在他看來已經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